定陶王墓地 编辑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定陶王墓地定陶王墓地

定陶王墓地(王陵),位于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马集镇大李家村西北约2000米,是汉朝时期的古遗址。

定陶王墓地(王陵)至少包括3座大型汉墓,其中最大的是一座大型积沙“黄肠题凑”墓葬。 墓葬现存封土分两部分。核心部分位于墓室上部,呈三层台基式,逐级上收,平面基本呈方形;外围铺以斜坡式堆筑夯土封护。从夯窝判断,所用工具为平头夯具,有的是集束棍夯,有的成排成列夯筑。2010年秋,对定陶王墓地(王陵)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竹笥一个,竹笥用丝织品包裹缠绕,里面叠放着一件深色的汉代丝质女性长袍,长袍背部缝有一块玉璧,长袍和玉璧保存基本完好。定陶王墓地(王陵)黄肠题凑墓葬是中国考古已发现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结构独特、保存最完整、最具典型性代表意义的一座汉代黄肠题凑墓葬,是黄肠题凑葬制发展到最为成熟的晚期阶段的典型代表,是研究西汉帝陵的唯一实体标本。其复杂的墓葬结构、建筑的考究都反映墓主身份至少属于王一级的墓葬,又明显高于以往发现的同时期汉代诸侯王墓的规格,这对于推断墓主人身份和定陶王室与西汉王朝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价值,对研究汉代“黄肠题凑”葬制葬俗更是宝贵的实物资料。

2013年3月5日,定陶王墓地(王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定陶王墓地(王陵)

地理位置: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马集镇大李家村西北约2000米

所处时代:汉朝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号:7-0602-2-086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历史沿革

编辑
2010年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牵头,联合市县文物部门,对定陶王墓地(王陵)进行抢救性发掘。

2012年6月,专家们“黄肠题凑”墓葬主墓室门前的地板下面发现了一件古代用竹子编制的盛器——竹笥。

遗址特点

编辑
综述

定陶王墓地(王陵)挖掘现场定陶王墓地(王陵)挖掘现场

定陶王墓地(王陵)至少包括3座大型汉墓,其中最大的是一座大型积沙“黄肠题凑”墓葬。 墓葬现存封土分两部分。核心部分位于墓室上部,呈三层台基式,逐级上收,平面基本呈方形;外围铺以斜坡式堆筑夯土封护。封土直径约150米。从夯窝判断,所用工具为平头夯具,有的是集束棍夯,有的成排成列夯筑。

“黄肠题凑”墓葬

“黄肠题凑”墓葬

“黄肠题凑”墓葬现存地表封土直径90余米,墓葬整体结构呈“甲”字形,斜坡状墓道东向。墓圹近方形,边长约28米,墓圹上部封土下,用青膏泥进行封护,青膏泥之下为封沙,厚约1米左右。封沙之下方为墓室顶部的封护青砖,墓顶封砖共两层,用砖计1.3万多块,完整的有1.1万余块。绝大多数砖上面有文字,文字有朱书、墨书、刻写、戳印四种形式,还有刻划符号等。青砖之下为大型木椁。墓葬椁室大致呈方形,椁室边长约23米,顶部及四周用青砖垒砌封护,顶部两层青砖下,有薄木板编制覆盖墓室顶部第一层枋木。木椁室包括黄肠题凑、回廊外12个侧室、回廊、前室、中室、后室以及前、中、后三室的8个耳室、各室间甬道以及4个门道。前后室的耳室各有一壁龛。中室内有一漆木棺。整个墓室结构南北对称。外围的黄肠木20994根,长1.15米。各侧室壁皆为黄肠木垒砌,长约70厘米,共12006根。回廊内、中室四周也由长约1.15米的黄肠木叠垒,共2412根。黄肠木基本都是三根薄枋木穿榫连接成一组。椁室顶部及底部各垒砌5层宽窄不均、厚30~40厘米的枋木。木材总量约2200余立方米。木质保存较好。

墓室上方第一层枋木

黄肠题凑汉墓墓门向东,有前、中、后三个墓室,整个墓室共有大小房间23间,其布局完全对称。墓葬中室为主室,有梓棺一具,梓棺外表髹漆,有漆画和彩绘。主墓室门口有一处器物坑,内藏竹笥一个,竹笥内有丝袍一件,丝袍后背处缝有透闪石玉璧一枚。经专家判断,主墓室前发现器物坑,这在汉代考古中尚属首次;发现的丝袍也是中国北方地区考古已发现最完整的织品,其后背处缝制玉璧的葬制形式也是首次发现。

文物遗存

编辑
丝袍与玉璧

丝袍

定陶王墓地(王陵)黄肠题凑汉墓主墓室门口有一处器物坑,内藏竹笥一个,竹笥用丝织品包裹缠绕,里面叠放着一件深色的汉代丝质女性长袍,长袍背部缝有一块玉璧,长袍和玉璧保存基本完好。竹笥长49厘米、宽29厘米、高20.5厘米。丝袍呈酱紫色,上有红色花纹。玉璧和丝袍是采用四分法,通过丝带从内穿连接到一起的。玉璧外圈直径18.6厘米,内圈直径5.1厘米,厚0.2厘米,属于体型较大的一类。玉璧通体墨绿。玉璧主体纹饰为谷纹,还刻有龙凤纹,这种纹饰一般只有帝王级人物才可使用。

青砖

朱书青砖朱书青砖

定陶王墓地(王陵)黄肠题凑汉墓顶部及周边使用了大量青砖用以封护,仅墓葬顶部的青砖就多达1.3万余块,连同周边的封护用砖初步估计约有3万块。这些青砖90%以上都带有文字,形式包括朱书、墨书、戳印等,内容以汉代的书法艺术、人文地理等为主。

历史文化

编辑
黄肠题凑

黄肠题凑黄肠题凑

黄肠题凑是西汉帝王陵寝的一种独特形制。它由剥去树皮后优质坚固的黄心柏木组成,故称“黄肠”;而墓内四壁均为柏木层层堆垒,且木头皆向内侧,称为“题凑”。千百年来,对于“黄肠题凑”,人们只是从古典文献里有所了解,却从来没有发现过实物。直到20世纪70年代,北京发掘出大葆台汉墓,才第一次向世人证实了“黄肠题凑”的真实存在。时隔30多年,在定陶发现的“黄肠题凑”汉墓,无论从规格、等级,还是豪华程度上,都超过了大葆台汉墓。

研究价值

编辑
定陶王墓地(王陵)黄肠题凑墓葬是中国考古已发现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结构独特、保存最完整、最具典型性代表意义的一座汉代黄肠题凑墓葬,是黄肠题凑葬制发展到最为成熟的晚期阶段的典型代表,是研究西汉帝陵的唯一实体标本。其复杂的墓葬结构、建筑的考究都反映墓主身份至少属于王一级的墓葬,又明显高于以往发现的同时期汉代诸侯王墓的规格,这对于推断墓主人身份和定陶王室与西汉王朝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价值,对研究汉代“黄肠题凑”葬制葬俗更是宝贵的实物资料。

保护措施

编辑
2013年3月5日,定陶王墓地(王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获荣誉

编辑
2012年1月,定陶王墓地(王陵)被公布为“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

2013年4月,定陶王墓地(王陵)被公布为“2012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定陶王墓地(王陵)位于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马集镇大李家村西北约2000米。

定陶汉墓博物馆

交通信息

自驾:自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定陶王墓地(王陵),路程约19.7千米,用时约30分钟。

下一篇 永丰塔

上一篇 安邱堌堆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