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朱公传说 编辑
陶朱公传说是源于山东定陶的民间文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陶朱公传说主要是关于陶朱公居陶十九年间理财、散财的民间传说,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陶朱公本名范蠡,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相传吴越战争结束之后,范蠡弃官离越,经齐国西行至陶(今山东定陶),认为此地“天下之中,诸侯四通”,遂定居于陶开创伟业,定陶之名由此而来。
2008年6月,山东省定陶县申报的陶朱公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是I-42。
中文名:陶朱公传说
别名:范蠡传说
批准时间:2008年6月7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申报地区:山东定陶
遗产类型:民间文学
遗产编号:Ⅰ-42
保护单位:菏泽市定陶区文化馆
陶朱公之墓
范蠡(约公元前518年~公元前445年),字少伯,楚宛三户(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末年政治家、军事家、大商人,后世尊称为“商圣”。
史载:“文种为宛令”,闻其贤“得蠡而悦”,后同至越国出仕,共同辅佐越王勾践,俱为著名越国大夫。
公元前494年,吴越两国发生战争。吴王夫差大破越军,勾践偕妻入吴为奴,范蠡伴越王赴吴为人质。范蠡用计取得吴王信任,使勾践得以顺利归国。归国后,辅佐勾践卧薪尝胆,以图强雪耻。经过十余年努力,越国终于转弱为强。公元前479年,吴王夫差率精兵北赴黄池会盟诸侯,留太子与老弱守国。在范蠡建议下,勾践发奇兵伐吴,袭破吴都(今江苏苏州)。公元前473年,终于灭吴兴越。
在功成名就之后,范蠡激流勇退,乘舟浮海到达齐国海滨,改称鸱夷子皮,在海滨耕作,围海煮盐,捕鱼养殖。经过苦心经营,终积资达数十万,名声远扬。这时,齐人发现了他的才能,又请他出任齐相三年。范蠡具有“富好行德”思想,曾对人说:“治家能置千金之产,做官能至卿相之位,这已达到极限了,长期享受这样的荣华,是不吉利的。”于是,他归还相印,散尽家财,赠送亲友和乡邻,又悄悄离开了海滨,到陶地定居,重新经商,又拥资产千万,成了远近闻名的陶朱公。
身后事,在河南商丘柘城县引龙聚水,以文韬武略为千百年后可继承其从商衣钵埋线伏笔。
范蠡在经营上“夏则资皮,冬则资纟希(细葛布),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等朴素的中国古典经济理论,千百年来被历朝历代的商贾所尊崇、效法,一直在影响着后人,被中外经济学家奉为圭臬。
关于范蠡在定陶经商致富的史实,不少历史著作和文艺作品中都有记载。权威当属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于贫交疏昆弟”。注解中《孛隐》服虔云:“陶,今定陶也。”《定陶县志·人物志》以1010字长的篇幅记载了范蠡在陶隐居经商、生少子、救中男未果、卒老于陶等内容。
主要内容
定陶的陶朱公传说主要是关于范蠡居陶十九年间的民间传说故事,内容上可谓丰富多彩,既有关于其出身来历的传说,又有其经商致富和处世理家的传说,还有和陶朱公有关的地方风物传说。陶朱公传说在定陶民间流传很广,主要存在于当地百姓的口耳相传中,在与他有关的众多典故、风物中也多有记载和反映。这些传说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陶朱公的为人哲学和经商思想,也体现了人们发家致富的愿望和定陶乃至鲁西南一带的风土人情。
在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已收集到 《陶朱公商训》《陶朱公贩马》《陶朱公造秤》《猗顿拜师》《陶朱公散财》《聚宝盆的传说》等传说故事百余个,内容大多与陶朱公经商理财有关。
《陶朱公传说》蕴涵着陶朱公的商业道德及商业智慧,透射出理性经商的思想光芒,时至今日仍能给人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如《陶朱公贩马》的故事,讲述的是陶朱公为了贩运马匹,他巧借别人的商道,利用自己的商品——马匹作运力,免费替别人运送货物,最终与合作者实现了“双赢”。《陶朱公造秤》的故事则表现出陶朱公经商的道德观,他告诫商人要诚实待人,买卖公平,价格公道。经商者若欺人一两,则会失去福气;欺人二两,则后人永远得不了俸禄;欺人三两,则会折损阳寿!《陶朱公商训》是对陶朱公商业理论及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内容涉及商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如关于用人,《陶朱公商训》提出“能用人,因才器使,任事有赖”;并告戒“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在商务交往中提倡“能接纳,礼义相待,交往者众”,“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陶朱公商训》在定陶一带被称作“商经”,至今仍被商家视为“经商座右铭”。
艺术特征
通过对陶朱公传说的研究分析,陶朱公传说产生形式,无不与陶朱公出身、学习、习武、经商、理财、养殖、种植有关联。具有故事性强,通俗易懂,口语性强,易讲、易记、易懂、易传等特征。
陶朱公传说深深扎根于民间,其中所涉地理位置、农家民俗、引典佐证、历史记载都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
陶朱公传说经过口头传讲,没有固定的作者、说讲者和传承师徒,也没有强制性的传承方式,说讲都是靠个人爱好和志趣旁听侧记、口耳相传。
传承价值
《经商十八利》《经商十八忌》《陶朱公造秤》《陶朱公名的由来》等传统民间传说故事,已成为陶朱公文化与研究的重要来源。加强对陶朱公传说的研究和保护,有利于倡导儒商文化和富而好德的传统美德,也有利于发展和弘扬传统民间文化。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菏泽市定陶区文化馆获得陶朱公传说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淅川县文化馆干部刘国胜经过多年的挖掘普查,搜集出数十万字的范蠡传说资料,整理筛选近百篇范蠡在淅川的故事传说,编著出版了《一代商圣范蠡故里趣闻》一书。主要内容有范蠡学文习武的,有范蠡佯疯潜心博览群书、探讨济世兴邦之策的,有疾恶如仇、惩恶扬善的,有养殖种植的,也有反映范蠡智慧的,还有诚信经商、富行其德的等。还有部分范蠡传说选入吴云贵主编的《范子研究》和习诏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淅川卷》等书。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陶朱公传说”项目评估合格,菏泽市定陶区文化馆获得“陶朱公传说”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其基本精神是“道德经商”和“智谋经商”,主张以义取利,并且重视商业运行规律,注重经营策略和经营技巧,因而成为民族商业文化的主流。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