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自齐 编辑
周自齐(1869年11月17日-1923年10月21日) ,字子廙,出生于单县 (今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单县单城镇牌坊街人,祖籍浙江秀水 ,北洋政府第五位国家元首、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教育总长。
明朝时迁至成武县孙寺镇周郑庄(原属单县)。其曾祖父周鸣銮清嘉庆己巳恩科进士,后任广东分巡雷琼兵备道;祖父周毓桂,清道光丙戌科进士,后任广东雷州知府。
光绪二十年(1894年),周自齐应京兆试,科顺天乡试副榜。历任驻美公使馆参赞、领事,外务部右丞、左丞,山东都督兼民政长、中国银行总裁、 交通总长、陆军总长、财政总长、农商总长。1922年3月,署理国务总理。1922年6月2日,摄行大总统职务,十月11日,黎元洪复职大总统,周退出政界 。1923年10月21日,病故于上海 。
出生地:山东省菏泽市单县
出生日期:1869年11月17日
逝世日期:1923年10月21日
主要成就:创办清华学堂
本名:周自齐
外文名:Zhou Ziqi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毕业院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
祖籍:成武孙寺镇周郑庄(原属单县)
总述
周自齐,山东成武郑庄人(原属山东单县), 祖籍浙江秀水,明朝时迁至成武县孙寺镇周郑庄(原属单县),一生活跃于晚清民国政坛。他早年出使海外,后创办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1912年出任山东都督,1922年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兼教育总长,还曾短期代行过民国大总统职务。作为一个受过西方教育的旧官僚,他有爱国的一面,做过一些对人民有益的事情;同时他又拥护袁世凯复辟帝制,反对革命力量。正是这种悖行的双重人格,铸就了他矛盾而又复杂的传奇人生。
身在海外情系中华
周自齐
周自齐出身官绅世家,天资聪颖,刻苦勤奋,兴趣广泛,自幼在父亲的教导下打下了牢固的国学基础。20岁那年,他考入广州同文馆因为周自齐有外交经验和游美经历,在袁世凯统治时期打下的政治基础,所以逃亡回国后,受到北洋政府的继续重用。1920年曾任职靳云鹏内阁财政长,1921年12月6日,作为出席华盛顿会议代表高等顾问周自齐电请辞职,维护了国家主权。1922年4月8日,被徐世昌任命为署理内阁总理兼教育总长。同年6月2日至6月11日,徐世昌被逼下台后,周自齐带领内阁阁员摄行大总统职,避免了中国的“无政府状态”。
退出政界
黎元洪复职后,周当了财政整理委员会的挂名职务。此时,他对政治已心灰意冷,遂退出政界,去美国游历。其间他考察了美国的电影工业,筹办孔雀电影制片公司。他邀请中国第一部电影年鉴的主编程树仁担任译制工作,译制了第一部影片《莲花女》,这是外国影片配上中文字幕的开端,对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历史开创意义。
此外,1918年2月,他还参与创办了天津扶轮公学;1918年12月周自齐为南开大学创办认筹40万元公债票;1920年7月,改组北洋保商银行,任董事长;同年,创办中国经济讨论处,实为中国近代政府经济调查之滥觞;1921年,投资枣庄矿区中兴矿局;周自齐对家乡《单县志》的编修极为关心,并于1922年4月捐赠大洋一千元,亲任督修;成为新中国成立以前最完备的善本;周自齐十分喜爱李簧的诗,亲自校点李簧《梅楼诗存》,并编印作跋。
1923年10月,周自齐在上海病故,移葬于北京西门头沟。
周自齐戎装照
周自齐(1869年—1923年),男,汉族,字子廙,山东单县人,出身官绅世家,书香门第,其父周镐秀曾任广东候补巡检。1896年赴美留学。曾任清政府驻美公使馆参赞、游美学生监督、外务部左丞、左参议、学部丞参上行走,1909年7月任游美学务处总办,1911年2月兼任清华学堂监督,1911年2月至1912年1月出任清华学堂监督,1923年病故于上海。周自齐在任游美学务处总办和清华学堂监督期间,主持考试选派直接留美生三批共180人;主持筹建游美肄业馆(后改名为清华学堂),择定拥有30余公顷的清华园作为校址,聘请教员,招收学生460人,清华学堂于1911年4月29日正式开学。 (以上资料录自清华大学)
周自齐
一生活跃于晚清民国政坛。在晚清时期出使海外,创办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民国初建历任山东都督、中国银行总裁、交通总长、陆军总长、财政总长、农商总长、盐务署督办等要职。1922年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兼教育总长,代行过民国大总统职务11天。1891年报考了广州同文馆,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1894年周自齐赴京应京兆试,录光绪甲午科顺天乡试副榜。
1896年,京师侍郎张荫桓把他推荐给中国驻美公使伍廷芳,历任驻美国公使馆书记官、参赞,驻纽约旧金山领事,并任出使美、日、秘鲁等国的使臣。
1903年,周自齐调任美国旧金山中国总领事,同年,旧金山发生地震,一些华侨受灾严重,周自齐亲自带头募捐,重挫反华势力,帮助华侨度过了难关,受到驻美华侨广泛赞颂。
1908年,周自齐从美国返回,任职外务部。
周自齐担任驻纽约领事时的照片(1900年)
1909年6月成立了游美学务处,周自齐出任总办;1911年清华学堂正式开学,周自齐是学堂的监督(校长)。1910年随海军大臣载洵访美
1911年11月16日袁世凯任命周自齐为袁内阁度支部副大臣。
1912年3月25日任山东都督。
1913年任交通部总长、代理陆军总长。
1914年2月任财政总长,税务处督办兼中国银行总裁。
1915年4月任农商总长。
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时他被委任为“大典筹备处”委员。
1916年5月任财政总长。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周自齐被列为帝制祸首之一,被通缉。周自齐亡命日本。
1918年特赦后,任参议院副议长、总统府高等顾问。12月任总统府财政委员会委员长。
1919年任币制总裁。
1920年8月任财政总长。
1922年4月任国务总理兼教育总长。
1922年6月2日至11日摄行大总统。
黎元洪复职后周自齐因不满直系军阀,退出政界。
1922年8月-1923年1月以中国政府“考察实业专使”身份赴欧美考察实业,引进外资以发展民族实业。回国后拟筹办孔雀电影制片公司。
1923年10月21日(癸亥年九月十二日)在上海病故。
周自齐墓地
北京市门头沟区有许多名胜古迹,仅城子村西九龙山的山坡上,原来就有两处。一处是龙泉寺;一处是周家坟。“龙泉寺”(崇化寺)位于城子村西(偏北)二里许的“春化庄”(崇化庄)。该寺原为潭柘寺的下院。此寺具体建于何年,不详。但好像绝不会晚于元代。1958年前,这座寺院还有残破不堪的院墙(上有“潭柘寺下院”字样,字黑色、二尺见方、褚遂良体;横排)、山门、大殿和数间禅房(当时已经作了生产队的牲口圈),院中有两棵巨大的银杏树和清流湍涑的山泉,寺院后山上,有两三座残存的小佛塔和经幢,这些小佛塔高约不足两米,形状极像白塔寺的白塔。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僧人的坟墓了。总体印象是,这座寺当初的规模,一定不亚于现今的广济寺和白塔寺。龙泉寺东南不远处就是“周家坟”。“周家坟”不大,但建筑极为讲究。尤具民国时期建筑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登上一个30多级青石台阶的宽阔甬道,就是一个平台。平台前面两侧分立着两根巨大华表。华表中间是一座气派凌霄的青石牌坊。当时,这座牌坊在我们这些孩子眼里,绝不比中山公园里的“保卫和平牌坊”逊色。石坊上刻有康有为、靳云鹏等名人的联、句和题额。穿过牌坊就是汉白玉的香案、香炉、石墩及用铁环相连的石护栏。这些物件上面的浮雕都雕刻的别有韵致。再往前,是一个方形柏树林带。柏树林带里是园形的墓围墙。墓围墙高约一米五,磨砖对缝,精致的如玉镯一般。墓围墙里中心处,就是坟墓主体了。墓体直径约4米多,高约4米多。墓体下半部,四周镶有汉白玉的雕花石板。墓顶为水泥封盖。此墓周围松柏苍翠、山花烂漫、流泉汩汩,俊羽啾啾。景色确实很美。50年代,放羊、割草、采摘的山民常在这坟前的石供桌、石凳上歇脚纳凉;星期日,孩子们也常在老师的带领下,来这里或到龙泉寺过少先队队日。
当地百姓传说,“周家坟”的墓主人是晚清的一个大官,因被仇家所杀,所以无头。墓里葬的是一颗金头。后来,才知道,墓主人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经济学家、实业家周自齐。
周自齐墓坐西朝东,背靠横亘的九龙山,前望滔滔的永定河,左右山势舒缓而秀美。整个墓地东西长200余米,南北宽150多米,已被铁丝网围住。墓区内松柏成林,枝叶苍翠。墓依山势逐渐升高,最前方是一座气派的四柱三间青石牌坊,中门上额写有楷书“周氏墓道”,左为“安宅”,右为“佳城”,署名“三水梁士诒题”。坊柱上刻有对联,上联为“控山带河奠灵城”,下联为“镇燕绍鲁衍华祁”,据说是民国总统徐世昌的手笔。
整个墓丘状如堡垒,是典型的民国早期墓制。墓前还有石供桌和石香炉,墓后小山包上植有百余株白皮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