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颈斑鸠 编辑

鸠鸽科斑鸠属鸟类

珠颈斑鸠珠颈斑鸠

珠颈斑鸠(Spilopelia chinensis) ,别名花斑鸠、珍珠鸠、花脖斑鸠、鸪鹪,是鸠鸽科斑鸠属鸟类。 体型中等,体长27~34cm,体重120~205g,雌鸟和雄鸟羽色相似,但雌鸟不如雄鸟羽色亮泽。 珠颈斑鸠前额至头顶羽色稍淡,为灰色或粉灰色。颈侧及后颈羽毛基部黑色,顶端白色,形成清晰且密集的白色珍珠状羽斑。上体大都褐色或粉褐色,两翼飞羽黑褐色。尾较长,中央尾羽褐色,外侧尾羽黑褐色,末端白色,飞翔时明显。下体粉红色,仅尾羽下覆羽为灰色。

珠颈斑鸠广泛分布于亚洲南部,从印度、斯里兰卡东部到中国南部、东南亚等地,也见于美国洛杉矶、澳大利亚墨尔本、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等地,为引入种。 在中国,珠颈斑鸠为常见留鸟,分布于华中、西南、华南、华东、华北和东北西南部等地区。

适应多种生境,栖息于有稀疏树木生长的平原、草地、丘陵和农田地带,特别是人类聚居地附近的耕地、林地、城镇及乡村等常见。城市内的公园、绿化带、次生林等也常能观察到珠颈斑鸠。栖息环境较为固定,如无干扰,可较长时间不变。

珠颈斑鸠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16 年)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2021 年)中均被列为无危(LC)。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珠颈斑鸠

拉丁学名:Spilopelia chinensis

别名:花斑鸠、花脖斑鸠、珠颈斑鸠、鸪鹪

外文名:Spotted Dove

界:动物界(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鸟纲(Aves)

目:鸽形目(Columbiformes)

科:鸠鸽科(Columbidae)

属:斑鸠属(Streptopelia)

种:珠颈斑鸠(Spilopelia chinensis)

亚种:5亚种

分布区域:广泛分布在亚洲南部的开阔林地、农地、都市等地区,从印度、斯里兰卡东部到中国南部、东南亚等地。该种还被引入美国的洛杉矶地区,于1860年被引入到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以及印度尼西亚、新西兰地区。

命名者及年代:Scopoli,1786

保护级别:无危-LC

同义学名:Streptopelia chinensis

栖息环境:珠颈斑鸠适应多种生境,栖息于有稀疏树木生长的平原、草地、丘陵和农田地带,特别是人类聚居地附近的耕地、林地、城镇及乡村等常见。城市内的公园、绿化带、次生林等也常能观察到珠颈斑鸠。

形态特征

编辑
珠颈斑鸠体型中等,体长27~34cm,体重120~205g,嘴峰长15~19mm,翅长137~163mm,尾长123~165mm,跗跖长20~26mm。

珠颈斑鸠雌雄羽色相似,但雌鸟羽色不如雄鸟亮泽。 前额至头顶羽色稍淡,为灰色或粉灰色。颈侧及后颈羽毛基部黑色,顶端白色,形成清晰且密集的白色珍珠状羽斑。上体大都褐色或粉褐色,两翼飞羽黑褐色,多数覆羽具较细的灰色羽干纹,不甚清晰,但个别亚种(如分布于云南的S.c.tigrina)的翼上覆羽羽干近乎黑色,且宽,十分清晰。尾较长,中央尾羽褐色,外侧尾羽黑褐色,末端白色,飞翔时明显。下体粉红色,仅尾羽下覆羽为灰色。虹膜橙色,喙黑色,跗跖红色。

珠颈斑鸠(Spilopelia chinensis)珠颈斑鸠(Spilopelia chinensis)

栖息环境

编辑
珠颈斑鸠适应多种生境,栖息于有稀疏树木生长的平原、草地、丘陵和农田地带,特别是人类聚居地附近的耕地、林地、城镇及乡村等常见。城市内的公园、绿化带、次生林等也常能观察到珠颈斑鸠。栖息环境较为固定,如无干扰,可较长时间不变。

分布范围

编辑

世界分布

广泛分布在亚洲南部的开阔林地、农地、都市等地区,从印度、斯里兰卡东部到中国南部、东南亚等地。该种还被引入美国的洛杉矶地区,于1860年被引入到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以及印度尼西亚、新西兰地区。

中国分布

在中国为常见留鸟,分布于华中、西南、华南、华东、华北、东北西南部等地区。

2016年,中国东北部地区吉林省长春市观测并记录到珠颈斑鸠,并连续四年观察到该鸟,推测该鸟已经在吉林省内繁殖,此为珠颈斑鸠首次在吉林记录。

生活习性

编辑

社群行为

珠颈斑鸠常成小群活动,有时与山斑鸠等其他鸠类混群。它们常分散栖息于树枝上,夜宿时多成对并头紧依,偶尔也会出现4只挤在一起的情况,单独夜宿较为罕见。如无干扰,其夜宿地点较为固定。 珠颈斑鸠也常成对出现在开阔地面,受惊时会迅速飞至附近的树上,但飞行距离不长。

觅食行为

珠颈斑鸠是典型的陆生鸟类,主要在地面上觅食,如草地、农田中。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喜食禾本科(水稻、小麦、大麦等)、豆科(大豆、绿豆、豌豆等)、十字花科(油菜等)等植物的种子,亦食少量动物性食物(蜗牛、蝇蛆等)。有水时也会喝水、清洗身体,采用俯身喝水的方式。

珠颈斑鸠每天主要是在清晨和傍晚觅食,清晨离巢前常鸣叫一阵。

交流行为

珠颈斑鸠鸣声轻柔,重复数次,“咕咕咕、咕——”,最后一声明显拖长,一分钟可连续鸣叫十多次,晨昏时鸣叫较为频繁 。它们在鸣叫时常伴有鞠躬的动作。

珠颈斑鸠在繁殖期占据领域时会发出两种鸣声。一种是一般占据鸣声,是繁殖期主要鸣声,由三个音节组成,第三个音节长于前两个音节,全句持续时间较短。另一种是召唤配偶共同占据鸣声,在配偶停止鸣唱时发出,也由三个音节组成,但第二个音节长于其他两个音节,全句持续时间较长。两类鸣声雌雄有所区别。

孵卵期间,雌鸟在傍晚回巢接替雄鸟时,会在巢穴外与雄鸟同鸣,并同时俯身低头互动约10次,随后雄鸟飞离,雌鸟入巢继续孵卵。

珠颈斑鸠的鸣唱具有应答性,其鸣唱节律每日变化较大,可能与取食、食物领域防御、能量和时间分配有关。

领域行为

珠颈斑鸠在繁殖期具有较强的领域性,同种巢穴间距通常较远,但也存在巢穴距离很近的情况,但它们的繁殖时间一般不会重叠。在繁殖初期,种内竞争激烈,珠颈斑鸠也会驱赶和攻击入侵其领域的异种鸟类。

一旦领域确定,雌雄鸟常停留在领域内的栖息点,通过频繁的领域鸣唱来宣示领域,防御同种和存在资源竞争关系的异种个体的入侵,以确保繁殖期内拥有充足的空间和食物资源。

生长繁殖

编辑

生长特性

刚出壳的雏鸟全身密被米黄色绒毛,头顶、肩、背、翼等部位簇生几根黄白色绒羽。雏鸟此时双目紧闭,眼泡灰黑色,体重均值为11.5克(9.8~12.8克)2日龄的雏鸟,跗跖呈肉色,嘴峰呈灰黑色。 7日龄的雏鸟,体羽变为灰黑色,羽根明显,眼睛刚睁开。 9日龄的雏鸟,体羽呈暗灰色,上覆一层灰白色绒毛,喙呈黑色,先端白色。 15日龄的雏鸟,全身被覆灰色羽毛,上有稀疏的胎毛,嗉囊大如球状,跗跖呈黑褐色,覆羽丰满,体型与亲鸟基本相似,但颈部两侧还没有出现白色珍珠状羽斑。再经过25米,但仍需要亲鸟继续喂食5~8天进行巢后发育,之后逐渐远离亲鸟,开始独立生活。

繁殖方式

繁殖

珠颈斑鸠一年四季均可繁殖,雌雄交配多发生于春秋两季,产卵与孵卵没有明显的季节性。

求偶

雄性珠颈斑鸠求偶时,会围绕雌鸟行走或原地回旋,并不断点头、鞠躬、鸣叫。每走5步左右,雄鸟就会鞠躬一次,鞠躬时,它会伸直颈部,然后低头,使颏和喙贴在颈部,颈部随之胀缩,随后膨出,颈羽竖立。鸣叫前,颈羽会随着颈部的胀缩而抖动,这在求偶过程中起着炫耀和表态的作用。如果雌鸟停在原地不动,或移动幅度不大,雄鸟会不断重复上述动作。如果雌鸟试图逃离,雄鸟会追赶,并在追赶过程中不断鞠躬、鸣叫。

珠颈斑鸠在繁殖期时有“婚飞”行为,雄鸟不停地向雌鸟点头、鸣叫,突然向高空绕圈猛飞,约飞到50~60m高时,翻身滑翔而下,雌鸟跟着起飞,在空中绕两圈后,升至25~45m后,滑翔而下。之后,雄鸟继续向雌鸟点头、鞠躬、鸣叫。

当雄鸟求偶接近雌鸟时,雌鸟会蹲伏,尾羽略微上翘,雄鸟从侧面踩上雌鸟背部,双翅略微下垂并轻微抖动,尾羽偏向左下方,进行交配。

营巢

珠颈斑鸠巢址常选在树上、矮树丛间或灌木丛间,在中国南部省份也发现其在龙舌兰叶子上及山边岩石缝隙中筑巢。

城镇生活的珠颈斑鸠常选择人工绿化带的树上筑巢,也有在高层居民楼外窗台和空调外机支架上筑巢,巢址高度多选择在五六楼,距离地面15~20m左右。

雄鸟选定巢址后,会通过鸣叫吸引雌鸟。配对后,雌雄鸟共同参与筑巢,营巢期约7~8天。 珠颈斑鸠的巢呈平盘状,结构较为简陋,主要由细树枝、禾本科植物枯茎、莜麦秸秆等材料堆叠而成,有时也会利用废弃的花盆、窗台等处营巢。

珠颈斑鸠倾向于重复利用位置较高、安全性好且结构稳固的旧巢。虽然重复利用旧巢会增加巢址暴露的时间,提高被捕食者发现的概率,进而增加被捕食的风险,但这种行为在珠颈斑鸠中较为常见,这说明旧巢在其他巢址资源方面可能弥补了被捕食的风险。

孵化

珠颈斑鸠在筑巢完成后开始产卵,隔天产一枚,每窝产两枚卵。 卵呈椭圆形,白色,大小约为27.8×20.6毫米,重量约为7.4克。

珠颈斑鸠产齐2枚卵后,立即开始孵化,中国观测到的孵化期为17~19天,北美的孵化期14天。雌雄鸟共同参与,以雌鸟为主,一只孵卵时另一只常在60m以内觅食,并担任警戒任务。如无干扰,孵化期间珠颈斑鸠很少离巢。雄雌珠颈斑鸠孵卵期间都有翻蛋、改变体位方向和理巢行为,偶会补充新的筑巢材料。翻卵时间多在早晨和下午,每日翻3~8次。

育雏

珠颈斑鸠育雏可分为三个阶段:

暖雏期(1~6天):雏鸟出生约2小时后,雌鸟开始饲喂幼雏。亲鸟会分泌鸽乳哺育雏鸟,喂雏时,亲鸟用喙衔住雏鸟的喙,嗉囊不停蠕动吐食,每次约为10s,重复7~8次。该阶段,雌雄亲鸟交替入巢暖雏及哺育雏鸟。

守护期(7~10天):随着雏鸟的生长发育,亲鸟分泌的鸽乳量逐渐减少,雏鸟的食物也逐渐转变为鸽乳和植物种子。喂食时间和次数也逐渐减少,雌鸟不再在巢穴中过夜。雏鸟的活动能力逐渐增强,能够在巢穴中扇动翅膀、互相啄击,偶尔会走出巢穴,在附近活动。

巢周活动期(11~18天):雏鸟可以出巢穴,在巢区周边活动、练飞;亲鸟白天几乎不在巢中,只有到喂雏时才回来。

另外,有文献记录雏鸟出壳后,成鸟会叼起一半蛋壳飞离巢穴,一般2~3min回来,叼起另外一半蛋壳离开,2~3min后返巢。目前尚不清楚珠颈斑鸠这一行为的目的。

亚种分化

编辑
珠颈斑鸠共有5个亚种分化 ,具体如下表:

中文名

学名

命名人及年代

分布范围

指名亚种

Spilopelia chinensis chinensis

(Scopoli,1786)

中国西南、华南、华东、华中、中西部、东北西南部和台湾;美国

海南亚种

Spilopelia chinensis hainana

(Hartert,1910)

中国海南

滇西亚种

Spilopelia chinensis tigrina

(Temminck,1809)

中国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和南部;孟加拉国、印度阿萨姆、缅甸、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以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

斯里兰卡亚

Spilopelia chinensis ceylonensis

(Reichenbach,1851)

斯里兰卡

印度亚种

Spilopelia chinensis suratensis

(J. F. Gmelin,1789)

印度

物种保护

编辑

保护级别

珠颈斑鸠在2016年,被记录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判定为无危-LC。

2021年,该种被记录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中,判定为无危-LC。

种群现状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16年),珠颈斑鸠的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其分布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近年来在中国东北部也有观测记录。

主要威胁

珠颈斑鸠与人类共生,主要以稻谷、小麦、玉米、杂草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 过量或不规范的农药喷洒会对珠颈斑鸠的繁殖造成威胁,例如,农药会导致鸟类卵壳变薄,降低孵化率。 除草剂则会污染筑巢材料,对雏鸟造成伤害。

城市环境中的珠颈斑鸠面临着更大的选择压力,例如巢捕食和人为干。虽然城市绿化带为珠颈斑鸠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和筑巢环境,但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例如人为干扰会增加珠颈斑鸠的能量消耗,它们的巢穴也存在被人为破坏的风险。因此,珠颈斑鸠在选择栖息地时,必须权衡繁殖风险和收益。

保护措施

近年来,包括珠颈斑鸠在内的城市野生鸟类的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城市已将鸟类多样性保护方案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例如,建设以鸟类栖息地保护为目标的城市公共绿地,在中大型公园中建立野生鸟类的保护与观赏区,以及修建有利于鸟类迁徙的生态廊道等。

具体的保护策略包括: 增加乡土植物和挂果植物的种植比例,为鸟类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 营造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吸引鸟类栖息和营巢; 辅助提供人工鸟巢和水源; 减少鸟类主要活动场所的噪音、光污染和人为活动。

主要价值

编辑
作为中国城市中的代表性鸟类之一,珠颈斑鸠为研究城市鸟类的繁殖策略、觅食策略等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对象,对于城市鸟类的保护和种群恢复,以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珠颈斑鸠在中国分布广泛,是研究鸟类传播传染性疾病的重要物种。例如,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包括珠颈斑鸠在内的7种鸟类进行了新城疫病毒(NDV)病原学监测和F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野生鸟类和养殖鸽群之间存在新城疫病毒的互相传播现象。这一研究结果为新城疫病毒的流行传播研究提供了科学参考,也凸显了珠颈斑鸠在疾病传播研究中的价值 。

危害与防治

编辑

物种危害

在乡村,珠颈斑鸠有时会在播种季节挖食农作物种子,或在收获季节啄食谷物,对农作物种植造成一定的危害。 珠颈斑鸠是机场附近鸟类中发生“鸟击”风险较高的物种之一,对飞机飞行安全造成一定威胁。

防治方法

传统的驱鸟方法包括视觉驱避和听觉驱避。

机场驱鸟的生态方法主要是通过减少机场周围适宜鸟类栖息的环境和食物来源,来控制鸟类数量。例如,改变机场附近的植被环境,使其趋于单一化,或者移除机场防护栏周围的灌木、乔木等,减少珠颈斑鸠的栖息和隐蔽场所。

为了减少珠颈斑鸠对农作物的危害,可以适当延迟大豆播种时间、增加播种深度,并在幼苗长大之前,在地里铺设稻草和反光带,以降低珠颈斑鸠等鸟类对大豆幼苗的破坏。

下一篇 家燕

上一篇 大山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