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冢 编辑

为迷惑人而虚设的坟墓

疑冢疑冢

疑冢,即是为迷惑人而虚设的坟墓,也是最普通的反盗墓方式,即隐蔽墓址,使盗墓者不知其处。据说先古陵墓不封不树,不在地面设置突出的标识,其主要出发点之一,就是防止盗掘。传统的反盗墓手段,又包括石椁铁壁以求坚固,储水积沙以防盗凿,以及以机弩飞箭、伏火毒烟来杀伤盗墓者的方式。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疑冢

作者:陆次云

体裁:七言绝句

年代:清

起源

编辑

疑冢疑冢

汉末三国时期盗墓现象的严重,致使种种反盗墓的形式中,曾经出现了所谓“疑冢”“虚墓”即以真假墓葬迷惑盗墓者的情形。其中,以曹操所设置的“疑冢”最为著名。民间传说曹操有“疑冢”多至72处,有的“疑冢”甚至是设置于水中。泉州民间也曾传说,施琅将军共有7处“虚墓”,分别位于泉州的几个古城门口。

古墓被盗严重,由此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以全国已经发掘的数千座汉墓为例,据介绍,目前只有3座墓葬幸免。“我们在发掘古墓时,最担心的就是墓葬已经遭到盗墓者的洗劫。”一位长期从事考古工作的学者这样说。“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古人视死如生,古墓成为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文化遗存,古墓里的文物代表着一个悠久文明所印记的历史。为了最完整地记录下古代文化遗存所反馈出来的历史、文化信息,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古墓时,并不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随意发掘,而是通过对古墓进行科学的清理、记录、绘图后,再进行分析、比较、断代,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古墓所反馈出来的信息,供日后的研究使用,以此来补充或丰厚历史。而盗墓行为,说心里话则对考古工作造成干扰和破坏。

中国盗掘古墓之事由来已久,历史上有记载的被盗最早的墓葬是商朝第一代王商汤之冢,距今约3600年;盗掘事件最早出现在2770多年前的西周晚期,有人从掘开的古墓中得到一颗玉印,上刻十字,当时没有人认得。

曹操疑冢

编辑

基本情况

曹操设置疑冢的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防止盗墓。但也可能与其生前一贯奸诈多疑的性格有关。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在其死后也得到了体现。传说在曹操安葬的那一天,邺城的所有城门全部打开,72具棺材,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同时从城门抬出。从此,一个千古之谜也随之悬设:七十二疑冢哪座为真?

后人评说

宋代诗人俞应符对曹操的这种行径甚为不齿,他在《七十二座疑冢》一诗中,以厌恶的口气写道:

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

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余机到丘垄。

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告君知。

直须发尽冢七二,必有一冢藏君尸。

这位自作聪明的俞诗人,对曹操的性格和谋略还是不甚了解,如何知道曹操之尸就埋在了这七十二疑冢之内?焉知其不会埋入七十二冢之外乎?对此,鲁迅在《花边文学·清明时节》中曾这样说道:“相传曹操怕死后被人掘坟,造了七十二疑冢,令人无从下手。于是后之诗人曰:‘遍掘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葬君尸。”于是后人论者又曰:“阿瞒老奸巨猾,安知其尸实不在此七十二之内乎。真是没有法子想。”又说:“阿瞒虽是老奸巨猾,我想,疑冢之流倒未必安排的,不过古来的冢墓,却大抵被发掘者居多,冢中人的主名,的确者很少,洛阳邙山,清末掘墓者极多,虽在名公巨卿的墓中,所得也大抵是一块志石和凌乱的陶器,大约并非原没有贵重的殉葬品,乃是早经有人掘过,拿走了,什么时候呢,无从知道。总之是葬后至清末的偷掘那一天之间罢。”

其他信息

七十二疑冢  七十二疑冢,是指传说中的曹操坟墓。传说曹操怕死后被人发掘坟墓,在漳河一带造了七十二个疑冢。关于曹操陵墓,在历史上有很多传说。特别是“七十二疑冢”的真相,更是吊足了人们的胃口。诸多考古学家都证实了曹操疑冢实际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并指出其确切数字也不是七十二座,而是一百三十四座。在古人看来,七十二只是个概数,非实指,因此“七十二疑冢”仅举大数而言,说明曹操疑冢之多,但是,曹操墓的确不在这“七十二疑冢”里。

清诗《疑冢》

编辑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疑冢

原文

疑冢

疑冢累累漳水头,如山七十二高丘。

正平只有坟三尺,千古安眠鹦鹉洲。

赏析

历代咏墓之诗甚夥,大抵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抒写对前贤的仰慕或同情,如咏诸葛亮陈琳林逋岳飞墓的诗;另一类表达对暴君庸主、奸佞小人的讽刺和鞭挞,如咏隋炀帝陵、魏忠贤衣冠墓的诗。介于这两类之间者,还有一类是以两人之墓作比,发表评论,或寄感慨,或寓褒贬。如许浑《途经秦始皇墓》,题中只标“秦始皇”,诗的末两句却写道:“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以汉文帝的霸陵作比,写行人只拜汉文帝陵而不拜秦皇墓,寓褒贬之意。陆次云这首《疑冢》与之同一机杼,写的是曹操的墓,但后两句却写了祢衡的墓,两相对比,发人深省。

据明陶宗仪《辍耕录》记载:“曹操疑冢七十二,在漳河上。”疑冢就是假墓,是为防仇人发掘而造的(防盗尚在其次)。诗的前两句即据《辍耕录》所记而写。“累累”,一座连着一座,言疑冢之多。造假墓至于七十二座,诚不可谓不多。“如山”,状冢之高。冢之多,是为了使人疑莫能辨;冢之高,也是为了使之符合死者身份,使人相信是真的墓。寥寥十四字,曹操对死后被掘墓鞭尸的恐惧,已披露无遗。

三、四句用祢衡墓作比。祢衡,字正平,东汉文士。他多才善辩,气刚傲物。建安初年,孔融曾荐之于曹操,曹操要见他,他称狂不往,激怒了曹操。曹操欲杀之,又怕人家说自己不能容才,就把祢衡送到刘表处,终为黄祖所杀,葬于武昌城南沙洲之上。因为祢衡曾作《鹦鹉赋》,后人遂名其地为鹦鹉洲。第三句即以祢衡只有一座真的墓,而且高仅三尺,与曹操多达七十二座而且高如山丘的疑冢形成强烈的对比。第四句“千古安眠”,更为一、二两句补上了一笔:曹操死后也永远不得安宁!如果说,李白《望鹦鹉洲怀祢衡》“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写出了生前的祢衡对曹操的傲视(据李榕村说),那么这两句则简直写出了死后的祢衡对曹操的冷嘲了。这里,诗人特意以被曹操借刀杀害的祢衡来作反衬,实际上也点明了曹氏设置疑冢之用心良苦,并不是没有缘故的。

清人张维屏指出,陆次云此诗及另一首咏坑儒的诗,“均十余字耳,能使秦皇、汉武为之短气。”沈德潜则评此诗云:“大为文人吐气。”这两句评语,确实说出了诗人一褒一贬的深意所在。

下一篇 薄葬

上一篇 亳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