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抚辰楼 编辑
钟鼓楼
抚辰楼,又名钟鼓楼。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创建。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经朱尚文重建,是杞县县城中心点,为县政府大门,西面紧靠孔子庙,与之互相映衬。 “辰楼春霁” 被誉为杞县八大景之首。
中文名:抚辰楼
别名:钟鼓楼
抚辰楼,是当时的杞县知县孙栋以五万串铜钱从县民史某手中购买的,当时不叫抚辰楼。在楼上高悬“齐政”两个字,叫“齐政楼”,到了明朝,杞县的知县朱尚文加以扩修,又将“钟”和“鼓”置在楼之上,又叫钟鼓楼。《杞县志·建置》载:“大门若城,重楼其上名曰抚辰,设钟鼓于上,以司五夜,铜漏在焉。”
最早抚辰楼三层,建在青砖叠砌台基上,其中设拱券,为县署出入大门。上层被日本侵华时炮弹炸毁拆去。而现在展现在记者面前的抚辰楼,楼高10余米,东西长21米,南北宽14米,占地面积294平方米。蓝砖砌筑台基,中留拱券,宽4米,高3.1米,为出入县府大门。台基上为两层楼房,砖木结构,硬山式三开间,底楼楼门居中向南,回廊四向延伸,廊下环立漆红明柱16根,以鼓形雕石为柱础,顶楼呈宫殿形,四面起坡,五脊分立,檐角展翅,上下楼八角翅飞,各悬一钟形铃铛。楼小于台基,四周各留隙地丈余,供游人环行憩息,台周为青石护栏,高1米许。
昔日顶楼门楣上方曾悬木匾1块,上书“抚辰楼”。新中国成立后县政府对该楼多次修葺,195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再次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王宏博说,抚辰楼门楣上方刻着“杞县人民政府”6个大字,这几个大字是新中国成立后杞县第二任县长曲书城亲笔书写,一直保留至今。
抚辰楼,“抚”是抚摸的意思,“辰”是星辰,就是登上这座楼就可以抚摸天上的星辰,说明这里在当时是登高望远的最好去处。作为标志性建筑,抚辰楼被历代文人作诗赞美。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