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

中国江苏省徐州市境内公办高校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Xu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是一所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江苏省高水平职业院校。

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64年的徐州市轻化工职业学校,2002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升格并更名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九里校区、大学科技园暨淮海文化科技产业园两个校区,占地1300亩;设有13个教学单位,开设34个招生专业;在校生1.3万人。

历史沿革

编辑
1964年7月,徐州轻化工职业学校创建,学制二年,隶属于徐州市化工局、徐州市轻工局,臧瑞新任副校长;校址设在徐州市四道街。

1965年初,转为“徐州市轻化工中等技术学校”,学制三年,隶属于徐州市化工局领导;同年7月5日,徐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徐州市轻化工中等技术学校”分开,在原轻化工中等技术学校化工专业的基础上成立“徐州市化工技术学校”,曾传海任书记兼校长,徐松华任副校长;校址设在化工局九里山仓库(现黄河校区北部,大门面朝铜沛路)。

“文革动乱”期间,徐州市革委会化学工业局临时工作小组于1970年11月7日撤销徐州市化工技术学校,学校停办。

1979年5月,江苏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同意在原址上恢复徐州化工技术学校,定名为“徐州化工学校”,规模600人,学制三年,暂设化学工程、化工机械及仪表3个专业,隶属徐州化工局,科级建制;学校位于徐州西北,北依九里山、南邻故黄河,坐落在沈场西。

1980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徐州化校领导体制改为省、市双重领导,以省为主;设化学工程、化工分析、橡胶制品工艺、化工机械四个专业,招初中生,学制四年。

1985年6月,学校隶属江苏省石油化工厅,县团级建制;同年12月,成立中共徐州化工学校总支委员会。

1990年1月,建立中共徐州化工学校委员会,党组织关系隶属徐州市化学医药公司党委。

1998年5月,学校获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

2000年6月,获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同月,江苏省石化厅撤销,徐州化工学校划转隶属江苏省教育厅;同年10月,调整党组织隶属关系为徐州市教育工委;

2001年,学校在九里区征地150亩,2005年11月扩征700.86亩。

2002年6月,学校独立升格为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在徐州化工学校基础上建立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同时撤销徐州化校建制,2002年11月调整党组织隶属关系为徐州市委组织部。

2006年9月,完成了黄河校区行政处室搬迁工作。

2007年8月,行政办公楼建成,机关各处室入住办公楼,学院东大门启用;管理系、环境系迁至7号楼。

2014年6月,学院通过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验收。

2017年12月,学院被确定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及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2018年9月,学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9年12月,学院被列入第四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

2021年9月30日,学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织的现代学徒制第三批试点验收。

2022年10月,学院入选入选第二批“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项目” 立项建设单位;11月,全国化工安全职业教育集团在该院成立。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门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门

办学条件

编辑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13个教学单位,开设34个招生专业。

教学单位

开设专业

材料工程学院

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橡胶智能制造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工商管理学院

现代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市场营销、大数据与会计

化学工程学院

药品生物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应用化工技术、药品生产技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环境工程技术、安全技术与管理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械设计与制造

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管理、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室内艺术设计、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

信息工程学院

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汽车工程学院

新能汽车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

国际教育学院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商务英语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基础课教学部

-

体育与艺术教学部

-

继续教育学院

-

参考资料: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达758人,专任教师“双师”人数达693人,含教授、副教授360余人,博士7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6人,江苏省人民政府督学1人,江苏省教学名师3人,黄炎培杰出教师奖1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1人,国家行业教学名师10人,六大人才高峰1人,江苏省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个人(优秀教师)1人,江苏教师年度人物提名奖1人,江苏“最美教师”1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6人,“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3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9人;有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6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7个,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教学团队6个;培养、引进全国技术能手2人、江苏技能状元1人、江苏技术能手1人、江苏工匠3人。“双师”素质专业教师占比达91.18%,还有27名江苏省产业教授领衔的600余名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活跃在教学一线。

类别

名称

全国优秀教师

翁国文

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

季剑波

国家行业教学名师

刘琼琼、刘郁、翁国文、季剑波、冷士良

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王艳秋、黎少辉、吉智

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教学团队

化学制药技术教学团队、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团队、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专业高端化建设团队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教学创新团队

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服务先进制造专业领军教学团队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

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国家级教学团队

高分子物理教学团队

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教学创新团队、工业机器人技术教学创新团队、生物制药技术教学创新团队

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王艳秋

江苏省教学名师

王德堂

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

李建松

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

精细化工实训教学团队、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团队

注:名单不全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5个,徐州市政府批准建设的特需专业1个;有国家级实训基地4个、省级实训基地4个、市级实训平台5个;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各1个。

时间

名称

2022年

入选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3门

类别

名称

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专业群

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群

国家级实训基地

高分子材料实训基地、生物化工实训基地、化学制药技术实训基地、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培训基地

新材料专业领域国家级职教团队培训基地

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

配合与塑混炼操作技术、药品检验技术、光伏发电工程技术

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

橡胶智能制造技术专业、化学制药技术

江苏省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化工新材料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省高水平骨干专业

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药品生产技术、物流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等

省级重点专业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光伏材料生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

省级特色专业

安全技术管理

省级实训基地

省级区域开放共享实训基地即徐州市重大装备制造技术实训基地、江苏省分布式能源与智能微电网技术实训平台、江苏省重大装备智能制造技术实训平台

市级实训平台

徐州市校企共建现代物流公共实训平台、徐州工程装备智能制造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实训平台、徐州云计算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徐州现代物流技术实训平台

注:参考资料来源(名单不全)

教学成果

2020-2021学年,学院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获得国家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1项。

2021-2022年,学院教师编写教材入选全国教材建设奖2项,江苏省“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规划教材9项。

2022年,学院学生获职业技能大赛国赛二等奖1项、省赛一等奖2项,获评全省技能大赛先进单位。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国赛金奖1项,江苏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项。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项,全国教材建设奖2项。

教材建设成果(部分)

项目名称

成果类型

《橡胶物理机械性能测试、《化工单元操作》(第三版)

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

《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第三版)、《橡胶工艺技术概论》(英汉双语)、《化学制药工艺技术》、《化工单元操作》

江苏省“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参考资料:

教学成果获奖(部分)

项目名称

获奖类型

制造强国战略下“121”职业素养培育模式构建

江苏省2021年教学成果一等奖

“一中心、双思维、三融合”光伏发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019年全国电力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院园一体”“四螺旋”实践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现代化工“健康、安全、环境”(HSE)新型职教技能训练体系的开发与实践

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二等奖

“产教深度融合“四螺旋”育人模式的 创新与实践

江苏省2017年教学成果一等奖

参考资料:

校园一景

学术研究

编辑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省级研发中心10个,市级研发中心(实验室)44个,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1个;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高职院校社科应用研究协同创新基地立项1个。

类别

名称

江苏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江苏省化工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橡胶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全合成胶非公路型轮胎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江苏省工程涂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凹土功能材料应用工程中心、江苏省绿色橡胶循环制造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建筑智能防水技术与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

绿色橡胶循环利用技术科技创新团队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

工程机械行业产教深度融合育人研究团队

江苏省高职院校社科应用研究协同创新基地立项

苏北县域经济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研究中心

市级研发中心(实验室)

徐州市医药中间体绿色合成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徐州市生化资源综合利用与清洁实验室、徐州市工业废弃物环境生态化重点实验室、徐州市生化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徐州市水污染控制及资源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2020-2021年,学院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1352万元,专利申请数量1126项,专利授权数量537项,专利成果转化数量30项,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4387.99万元。

2021年度学院立项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6项、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项、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8项。

截至2024年1月,学校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立项省级及以上项目6项,市级项目60项,发表高水平论文47篇,专利成果转移转化数量223件。

科学技术奖(部分)

项目名称

主要负责人

成果类型

废橡胶低温节能减排环保再生的核心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王艳秋

第九届淮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高性能非公路型轮胎设计与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徐云慧

2019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废旧轮胎连续绿色生产环保高品质再生胶的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王艳秋

2018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高性能车用弹性阻尼降噪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臧亚南

徐州市科技创新奖一等奖

矿井突水水源类型在线判别机理与预警应用研究

杨勇

徐州市科技创新奖三等奖

参考资料: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图书馆总建筑面积24630平方米,馆藏纸电图书150余万册,各类档案共15万卷件;拥有读秀学术搜索、万方期刊学位论文、超星电子书、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经伦及维普考试服务平台,电子阅览室有50台计算机。

学术期刊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创建于2002年9月,主要刊登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工程实践、现代高职教育理论研究、教学管理研究、人文社科研究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和实用价值的学术论文。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合作交流

编辑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为“赛轮集团”“中润新能源”“徐工集团”等中资企业开展“中文+理论+技能”培训,合作培养本土化国际技能人才;与俄罗斯、德国、加拿大、韩国、马来西亚、老挝等二十多个国家的五十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引进和输出优质教育资源;与俄罗斯鄂木斯克国立交通大学开展合作办学项目,与韩国交通大学、台湾大仁科技大学、台湾东南科技大学开展交换生项目。

文化传统

编辑

校徽

学院校徽由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英文及书本变形的帆以及河流组合而成,标志整体为圆形,代表圆满、恒久、团结、和谐,象征着博大精深。书本变形的帆与河流巧妙的组合成“工”字和“化”字汉语拼音首字母“H”,代表着工业学院,H代表学院前身由化工学校发展而来,书本象征知识,书本变形的帆寓意为莘莘学子孜孜汲取知识,乘风破浪,飞向成功的彼岸,也寓意着学院发展一帆风顺。河流代表着故黄河从黄河校区门前流过,丁万河从九里校区穿校流淌,从化校到工院,与河流结缘,寓意着学院事业发展源远流长。标志色为蓝色,蓝色是天空大海的色彩,是高科技的色彩,象征着博大精深。

校徽校徽

校训

求真、求实、求精、求新

“求真、求实、求精、求新”是学校的校训,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全校师生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体现了学校的文化追求和精神风貌。

校歌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歌

作词:锡平 季冬

楚韵悠长,汉风浩荡。求学佳处,曲水流觞。德技并重育英才,产教融合致远方。回望峥嵘,铭记不灭的荣光。

九里山高,丁万河长。工匠精神,师生崇尚。实学同攻行知路,守正出新谱华章。牢记使命,践行脊梁的担当。

啊!徐工职院,回望峥嵘,铭记不灭的荣光。啊!徐工职院,牢记使命,践行脊梁的担当。

现任领导

编辑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刘莹

院长

鲍桂楠(试用期一年)

党委副书记

鲍桂楠、李红

副院长

孙健身、张芳儒、曾凡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