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墓 编辑
汉墓,是指中国西汉、新莽和东汉时期的墓葬。
其考古工作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绝大部分是50年代以后进行的。汉墓分布很广,数量巨大,除西藏、台湾以外,全国各省区都有发现。分布比较密集的地方是两汉的都城和当时郡县所在地。据不完全统计,已经约在万座以上。主要是统治阶级的墓,其中属于诸侯王一级的有20多座,列侯一级的约80座。发掘的汉墓资料,对研究汉代的社会经济、物质文化和丧葬制度,有重要价值。
据史书记载,“摸金校尉”为曹操所设,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用,也就应该能够理解考古界人士常称的“汉墓十室九空”的道理,也能体味出他们“汉墓考古靠运气”话语中的无奈 。
中文名:汉墓
外文名:Han Tomb
分布:广
数量:巨大
发掘的汉墓:约在万座以上
诸侯王墓的构筑方法与一般汉墓大体相同,但更为复杂。竖穴土坑的,有多层棺椁,棺椁外设黄肠题凑,例如北京大葆台汉墓,长沙咸家湖汉墓。凿山为墓的,布置多侧室,多耳室、例如满城汉墓和曲阜九龙山汉墓。有的还采用竖穴和凿洞相结合的做法,例如广州南越王墓和徐州北洞山汉墓。北洞山汉墓的主体建筑是采用开凿山洞的方法,而府库仓厨等附属建筑则采用开凿竖穴石坑、再行砌建的方法,这与南越王墓的建筑形式基本相同。
广东省徐闻县汉墓
汉墓是广东徐闻县内发现的最早古代墓葬,因其量多,被称为“徐闻汉墓群”。自1962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在该县东南至西南沿海一带发现汉墓290多座,遍及40多个自然村庄,其中以徐城镇西南20公里处的华丰岭为中心的海港、港头、二桥、南山、华丰、新地、把伍等村庄分布较密,有的村庄有数十座。华丰村西南仅约600平方米地段内就有30多座。这些墓葬多因水土流失露出地面,破坏严重,很少有完好的。
1973年至1982年,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文物部门先后两次发掘清理汉墓90座,墓穴大多数呈长方形,平底、券顶、砖砌,少数是砖与珊瑚石合砌,个别是土坑墓。平底券顶墓室最大的长3.6米,宽2.2米,深1米;最小的长2.2米,宽0.8米,深1米。墓中一般都有随葬器物,但不多,以陶器为主,兼有铁器、铜器等。出土器物计有;陶器116件,陶珠78粒,铁器28件,铜器10件,五铢钱20枚,银饰6件,珠饰312粒,陶纺轮及夹沙陶碎片一批,另在填土中发现有肩石斧2件。
从汉墓的形制特征、分布情况及出土遗物可以看出,徐闻当时地理位置显要,曾一度繁荣。1983年县政府公布汉墓群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郪江镇古汉墓
郪江镇位于三台县城南47公里处的郪江河畔,与中江县隔河相望。东邻建中乡,南与中江县交界,西连安居镇,北界观桥镇。1992年9月建制调整设单列镇,是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郪江镇历史悠久,为古代郪王城遗址,西汉至南朝齐为郪县治所。明朝因葬千总于此,故名千总坟,谐音千子坟。因有郪江从场镇南侧流过,镇由此得名。郪江镇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境内数以万计的东汉崖墓群系全国四大汉墓之一,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众多的古建筑、千佛岩和九龙桥都具有极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和旅游价值.该镇1992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而郪江镇古汉墓也成为四川电视台报道过的有名古代建筑。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