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道署 编辑

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徐海道署徐海道署

徐海道署,亦称“道台衙门”,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道台衙门是明、清两代徐州地区及中华民国时期徐海道的最高行政机关,徐海道为民国置,属江苏省,治铜山县,辖铜山县、丰县、沛县、萧县、砀山县、邳县、睢宁县、宿迁县、东海县、灌云县、沭阳县、赣榆县十二县。民国时期及1949年后又作为高级军事机关驻地,台儿庄大战时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淮海战役时国民党徐州“剿总”司令部、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部都曾驻于此。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徐海道署

级别: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历史:辛亥革命

简介

编辑
辛亥革命爆发,清将张勋兵败南京后退守徐州,把道台衙门作为自己的“大帅府”。1912年初,革命军北伐,张勋北撤,徐州于2月11日光复,第二天清帝就宣布退位。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张勋率领“辫子军”卷土重来。他醉心于复辟清室,先后在徐州召开四次督军会议(即徐州会议)。张作霖、曹锟、冯国璋等13省军阀抵徐,张勋派绿呢大轿到车站迎接,包定徐州四大旅馆招待。会议在道衙门大堂举行,军阀们一致推举张勋为1 3省区大盟主。从此张勋名声大噪,道台衙门每天车马喧哗,冠盖云集,种种倒退现象重演,直到1917年张勋北上复辟失败而告终。 张勋失败后,其驻徐州“辫子军”被收编,直系军阀陈调元、奉系军阀张宗昌和褚玉璞等先后占领徐州,将道台衙门作为办公处。

1928年4月,蒋介石和冯玉祥在此处结盟誓师,开始了第二次北伐。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宗仁在此指挥了著名的台儿庄大战。1937年月10中旬成立司令长官部,即设在徐州道台衙门内,当时旧道署内办公用房多是罗汉墙(上半截木雕花棂,下半截青砖砌成),便于采光通风。办公室后的大花园,占地不太多,但假山、亭池、布置得宜……李宗仁将军不摆架子,经常在司令部里接见民众代表、青年学生和中外记者,如《大公报》主编范长江、新华社汉口记者陆诒、新西兰韦尔根生女士和中国人民的朋友、英国记者爱泼斯坦等。1938年3月至5月台儿庄大捷的消息,使徐州城为国内外瞩目的地方。

日伪时期,徐州曾经是伪淮海省的省会,汉奸郝鹏举的省政府就在这里。抗战胜利后,顾祝同率部进驻徐州,在道台衙门设立徐州绥靖公署,顾祝同调走后,薛岳来任绥靖公署主任。徐州绥靖公署在道台衙门设立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共有25名罪大恶极的日本战犯被绳之以法。 当时,国共双方在徐州都驻有重兵,为避免军事冲突,1946年初,周恩来、张治中、马歇尔组成的军事调停三人小组,曾在这个地方工作过,为了和平积极斡旋。1948年,这个院子成了国民党徐州“剿总”司令部。1952年,毛泽东第一次到徐州视察,曾在这里小歇。

1948年剿总司令部时的道台衙门布局图,约有房屋95间,自南向北依次为照壁、大门、大堂、二堂、三堂、后楼,左右配以厢房,厢房两侧配东西两院,当年作礼堂、办公厅、办公楼、军官宿舍等用途。原道台衙门前的“一字型”大照壁长30米,高5.6米,巍峨壮观,为徐州地区第一大照壁,照壁中心原有一幅太阳彩绘图,现不存。大礼堂面阔5间21米,进深9米,檩16米,脊高9米,歇山式屋顶,屋面原为绿色琉璃瓦(色泽也代表了等级,平民只能用灰色,官家可用绿色,皇家才能用黄色)型制,正脊两端安放有绿色吻兽,为明清官式建筑。

历史印迹

编辑
明清时期,这里一直是徐海地区最高行政机关。

1917年,这里是张勋的“大帅府”,他在此处密谋了一次轰动中国的复辟,并从此处带着他的五千辫子兵北上,演绎了一场千古闹剧。

1928年4月,叶挺等人在此处誓师,开始了第二次北伐 。

1938年,这里是国民政府第五战区司令部,司令官李宗仁坐镇徐州指挥徐州大会战其中包括著名的台儿庄大战。

1938年5月19日-1945年8月15日,作为铜山县第一区(现徐州市区)被日伪析置徐州市,徐海道署作为伪苏北行政专员公署、铜山县公署、徐州市公署这三个公署的共同办公地,大门悬挂上述三个牌子。1944年汪伪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宣布将苏北行政专员公署改为淮海省,郝鹏举任淮海省主席兼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1945年随着日本人的投降、汪伪维新政府的覆灭,伪淮海省寿终正寝。整个日伪时期一直在徐州道署办公。

1946年初,周恩来、张治中、马歇尔组成的国共军事调停三人小组,曾在这个地方工作过,为了和平积极斡旋。

1948年,这个院子成了国民政府徐州“剿总”司令部,淮海战役期间刘峙、杜聿明在这里指挥几十万军队同解放军进行了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决战。

1952年,毛泽东主席第一次到徐州视察,曾在徐海道署的部队大院里短暂停留。

道衙现状

编辑

残破的署衙残破的署衙

位于徐州市中心的省级保护文物道台衙门面临窘境,除衙门现存的5间大堂因年久失修摇摇欲坠外,其标志性组成部分衙门照壁更是凄,照壁一墙之隔建起的楼房令其失去了恢复原貌的空间。 整个长约30多米的照壁被一栋建筑物阻挡得严严实实,而建筑物距离照壁不到一米。与照壁另一面相对的是居民区,一些生活垃圾堆积在照壁边,壁上被贴满了各种牛皮癣广告。徐州有关知情人士介绍,徐州道台衙门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原有建筑照壁、大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后楼等一应俱全。辛亥革命后张勋退守徐州时曾把道台衙门作为自己的“大帅府”。现存的遗迹只有部分大堂和照壁了。

现存的大堂位于文亭街北侧,整个建筑被铁栅栏围住,大门外立着一块“徐海道署”的碑,上书“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堂墙壁多处破损,门窗木结构也破烂不堪。大厅西墙上部出现一个数平方米的大洞,屋顶瓦片多处缺失,甚至出现一两处较大的破洞。透过大门缝隙能看到,里面堆满了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