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知远 编辑
刘知远(895年—948年),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称帝后改名刘暠。沙陀族,太原府太原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人。
刘知远自幼不好嬉戏,沉重宴言,长大后,与后晋高祖石敬瑭皆为后唐明宗帐下偏将。因曾解救石敬瑭于战场,故当石敬瑭出镇太原时,任刘知远为押衙。在后唐废帝时期,石敬瑭将要举兵,刘知远与桑维翰为之谋划,从而成为后晋开国功臣,并开始统领禁军。天福二年(937年),刘知远迁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领忠武节度使。不久,另一位重臣杜重威代刘知远领忠武军,刘知远徙任归德节度使。天福五年(940年),刘知远待任为邺都留守。次年,徙任为北京(今山西太原)留守。后晋出帝即位后,与契丹断绝关系,为避免刘知远居功有异志,先后封其为太原王、北平王,拜北面行营都统。但刘知远并未出兵抵御契丹,反而在契丹灭后晋时奉表于耶律德光。他在看清契丹无法稳定中原局势的情况下,于开运四年(947年)二月称帝,稳定并收取中原各个藩镇的军心。六月,刘知远入东京(今河南开封),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
后汉建立之后,首要任务是稳定中原局势。而其中一大隐患即天雄节度使杜重威。于是刘知远几乎花费一年时间亲征杜重威,使其归服。十二月,刘知远长子魏王刘承训去世,刘知远悲痛万分,以致病重不起。乾祐元年(948年)正月,刘知远更名为刘暠,数日后去世,时年五十四岁,次子刘承祐即位。谥号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庙号高祖,葬于睿陵。
全名:刘暠
谥号: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
庙号:高祖
年号:天福(沿用石敬瑭年号)、乾祐(948年)
所处时代:五代十国
民族族群:沙陀族
出生地:太原府太原县(今山西省太原市)
出生日期:895年3月4日(乾宁二年二月四日)
逝世日期:948年3月10日(乾祐元年正月二十七日)
逝世地:万岁殿
陵墓:睿陵
在位时间:947年 至 948年
主要成就:建立“后汉”政权
本名:刘知远
追随敬瑭
刘知远,生于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从小为人沉稳庄重,不好嬉戏。到了青少年时期,正值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割据太原,刘知远就在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即后来的后唐明宗)部下为军卒。当时,石敬瑭为李嗣源部将,在战斗中,刘知远不顾自己的生死安危,两次救护石敬瑭脱难。石敬瑭感而爱之,以其护援有功,奏请将刘知远留在自己帐下,做了一名牙门都校。
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刘知远移镇汶阳,升任马步军都指挥使。同年,石敬瑭得助于刘知远等人谋划,假借契丹军的力量,消灭后唐,在太原称帝,建立了后晋,是为晋高祖。 为了报答契丹的帮助,石敬瑭不惜将燕云十六州割让契丹,并称比他小11岁的耶律德光为父,刘知远对石敬瑭的做法不以为然,他认为:“对契丹称臣即可,当儿子则太过分,多送些金帛使辽兵援助而不必以割地相许,割地会造成将来后患无穷啊!”果然,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从此中原门户大开,无险可守。
后晋建立后,刘知远以其军政才能和佐命功,历任检校司空、侍卫马步都指挥使、点检随驾六军诸卫事、许州节度使、朱州节度使、检校太傅、北京(今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等职,日趋显贵。
志取天下
石敬瑭当了七年儿皇帝,于后晋天福七年(942年)死去。养子石重贵即位,是为后晋出帝,刘知远也迁检校太师,进位中书令。
后晋开运元年(944年),契丹主耶律德光率军南下,大军直抵澶州,派蕃将伟王领兵进入雁门关。刘知远作为幽州道行营招讨使,在忻口大破伟王,累迁太原王兼任北面行营都统,北平郡王、太尉,之后诛杀吐谷浑白承福等五支部族共四百人,以另一部族的王义宗统领五族中其余的人,又在朔州阳武关再破契丹。 刘知远在这段时期的主要意图是称霸河东,成就王业,因此对朝廷的诏命半推半就,一方面不服调遣,作战中逗留不进,另一方面也主动出击一下。
后晋开运四年(947年)正月一日,契丹进犯京师,俘虏了后晋少帝石重贵北去,后晋灭亡。二月一日,耶律德光具办汉族的礼制衣服,登上崇元殿接受朝拜,诏令改晋国为大辽国,大赦天下,称年号为会同十年。刘知远遣牙将王峻向契丹奉表投降,耶律德光诏令褒扬嘉奖,称刘知远为儿子,并赐给一根木拐。按契丹的礼法,贵重的大臣才能得到这种赏赐,就像按汉族礼仪赐给假节一样。王峻拿着木拐,契丹人望见他都纷纷到路边避让。王峻回来后,对刘知远说契丹政治混乱,一定不能攻占中原,于是便商议建国。
建国称帝
这时,秦州节度使何建归降后蜀。后晋开运四年(947年)二月十二日,河东行军司马张彦威与他的文武将吏等,认为中原没有主人,刘知远的威望日益隆盛,众心所归,写信劝他登上帝位,刘知远谦让不答应,此后众官三次上书,诸军将吏、贵臣耆老,一个接一个地恳切陈请,才发布文告应允。十五日,刘知远看准时机,在太原称帝,建立了后汉政权。他没有马上改国号,但弃开运年号,而延用石敬瑭的年号,称天福十二年 。接着,刘知远下诏禁止为契丹括取钱帛;慰劳保卫地方和武装抗辽的民众;在诸道的契丹人一律处死等等。于是晋朝旧臣纷纷投诚归附。
契丹在中原人民抗击下退出后,同年六月刘知远进入开封并建都,改名为暠,改国号为汉,改天福十三年为乾祐元年,蠲免赋税,大赦天下,称帝。 刘知远果断采纳了皇后李氏的建议,一改过去靠括民财犒军的惯例,而是拿出宫中所有财物赏赐将士,果然深得人心。契丹军进入中原后,到处以“打草谷”的名义掠夺财物、杀害无辜百姓,中原地区人民反抗不断,耶律德光被迫北撤,留萧干守卫汴京,刘知远看准时机,采纳了郭威“由汾水南下取河南、进而图天下”的正确建议,命史弘肇为先锋,举兵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无敌,很快拿下了洛阳和汴京。刘知远稳定中原局势后,令魏州的杜重威移镇归德(今河南商丘南),与原归德节度使高行周对调,杜重威抗命不从,刘知远令高行周与慕容彦超率军讨伐杜重威,杜重威誓死守城,汉军日久无功,刘知远恐生他变,亲自来攻,死伤甚巨,刘知远见强攻不克,多次遣人招降杜重威,许以不死,此时魏州粮草用尽,城中将士多逾城逃亡,十一月二十七日,杜重威出城投降,刘知远言而有信,没有杀杜重威,封其为检校太师、守太傅、兼中书令、楚国公。 至此,中原基本上平定。
托孤善后
乾祐元年(948年)正月,刘知远因伤长子刘承训之死而病重,召史弘肇、王章、苏逢吉、郭威等人托孤,临终前,刘知远认为杜重威反复无常,于是授意托孤大臣除掉他。随即驾崩,时年54岁, 谥曰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庙号高祖,葬于睿陵。 其子刘承祐继位,是为后汉隐帝。
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在昔皇天降祸,诸夏无君。汉高祖肇起并汾,遄临汴洛,乘虚而取神器,因乱而有帝图,虽曰人谋,谅由天启。然帝昔莅戎藩,素亏物望,洎登宸极,未厌人心,徒矜拯溺之功,莫契来苏之望。良以急于止杀,不暇崇仁。燕蓟降师,既连营而受戮;邺台叛帅,因闭垒以偷生。盖抚御以乖方,俾征伐之不息。及回銮辂,寻堕乌号,故虽有应运之名,而未睹为君之德也。”
司马光《资治通鉴》:汉高祖杀幽州无辜千五百人,非仁也;诱张琏而诛之,非信也;杜重威罪大而赦之,非刑也。仁以合众,信以行令,刑以惩奸,失此三者,何以守国。其祚运之不延也,宜哉! 、
王夫之:
刘知远之智,过于石敬瑭也远甚,拒段希尧、赵莹移镇之谋而亟劝敬瑭以反,其情可知也。当其时,所谓天子者,苟有万人之众、万金之畜,一旦蹶起,而即襃然南面,一李希烈、朱泚之幸成者而已。范延光、赵延寿、张敬达之流,智力皆出知远下,而知远方为敬瑭之偏裨,势不足以特兴,敬瑭反,而后知远以开国元功居诸帅之右,睨敬瑭之篡而即睨其必亡,中州不归己而奚归邪?呜呼!人之以机相制,阴阳取与伏于促膝之中,效死宣力,皆以自居胜地,而愚者不悟,偷得一日之尊荣以亡其族,亦可愍矣哉!
知远之于敬瑭,杨邠、郭威之于知远,一也。杨邠贪居于内,自速其祸耳。敬瑭不知倚知远为腹心,愚已甚也。知远知邠与威之将效己,而不早为之防,事势已然,未可急图也。知远早殂,不及施葅醢之谋耳,使天假以年,邠、威之诛,岂待郭允明哉?然而树刘祟于晋阳以延其血食,则知远之智,果远过于敬瑭矣。称臣纳土于契丹,知远固争不可,亦自为计也。故缮城治兵,屹立晋阳以观变,而徐收之。李存勗之后,其能图度大谋以自立者,唯知远耳。而终不能永其祚者,虽割据叨幸之天子,亦不可以智力取也。
刘知远之图度深密也,石敬瑭其几俎闲物耳,恶足以测之哉!始而决劝敬瑭以反,为己先驱也。三镇兵起,敬瑭问计,而曰:“陛下抚将相以恩,臣戢士卒以威。”盖子罕专宋之故智也。自唐以来,人主之速趋于亡者,皆以姑息养彊臣而倒授之生杀之柄,非其主刚覈过甚而激之使叛也。今欲使敬瑭以呴沫之仁假借将相,则当时所宜推心信任、恣其淩轹而不问者,莫知远若矣。恩徧加于将相,而可独致猜防于知远乎?柔而召侮,躁人先淩之,以乱其心志,故安重荣之流,急起以疲敬瑭之力,知远乃乘其后席卷而收之已耳。威移于己,则三军所畏服者,知有知远而忘有敬瑭;戢兵以卫民,则百姓所仰戴者,不感敬瑭而唯感知远。兵从令而民归心,故可以安坐晋阳,而俟契丹之倦归,以受人之推戴。此知远之成算,使敬瑭入其中而不觉者也。藉令石重贵而不为契丹之俘虏邪?亦拱手而授之知远尔。傲岸不受平章之命,重为其主之疑怒,而赵莹为之拜请,感其恩抚大臣之言也。敬瑭忍怒而使和凝就第劝谕,假借之恩宠者已素,而威不足以张也。范延光、杨光远、张彦泽骄横以速石氏之亡,知远收之也不待劳矣。契丹中起而乱之,故知远之得之也难。当桑维翰献割地称臣之计,知远已早虑之矣,虑己之难乎其夺之竖子之手也。而卒能自保以逐夷,而少息其民。故自朱温以来,许其有志略而几于豪杰者,唯知远近之矣。
刘知远持重以待变,尤非可与敬瑭辈等伦者也。今且责知远之拥兵晋阳,不以一矢救重贵之危,而知远无辞。虽然,岂尽然哉?李守贞、杜重威、张彦泽,兵力之彊,与不相上下,而交怀忮害之心;桑维翰居中持柄,怙契丹以制藩帅;石重贵轻躁以畜厚疑,前却无恒,力趋于败;天之所坏,不可支也,徒以身殉,俱碎而已。若夫君臣之义,固有不必深求以责知远者。当日之君臣,非君臣也。知远之器识,愈于敬瑭远矣。为其偏裨,以权势而屈居其下,相与为贼,以夺李从珂之宗社,一彼一此,衰王相乘,岂尝受顾命辅重贵以保固石氏之邦家乎?敬瑭不推心以托,知远亦不引以自任也,久矣。则护河东片土,休兵息民,免于打草谷之掠杀,而待契丹之退,收拾残疆,慰安杀戮之余民,知远之于天下也,不可谓无功。杜重威、李守贞、张彦泽之恶已播而不可掩,桑维翰媚虏以虔刘天下而自杀其躯,于是人喻于从夷之凶危;而重贵已俘,国中无主,始徐起而抚之,知远之成谋决矣。摈契丹以全中夏而授之郭氏,契丹弗敢陵也。盖自朱温以来,差可许以长人者,唯知远耳。嗣子虽失,而犹延河东数十年之祀,亦其宜矣。然而不足以延者,知远亦沙陀也。于时天维地纪未全坼也,固不可以为中国主也。
刘知远之自立也,在契丹横行之日,中土无君而为之主,以拒悍夷,于华夏不为无功。
换马相救
刘知远
在刘知远小的时候,他性格很内向,平时也是寡言少语,因为体质较弱,经常得病。还有他的眼睛白多黑少,加上脸色紫黑,给人一种很威严的感觉。由于生活困难,他不得已只好到一个姓李的大户人家去当上门女婿,在封建社会,这种女婿叫做赘婿,社会地位几乎到了最底层,备受歧视。在一次牧马时,因为马踏坏了寺庙属地的庄稼,被僧人捆绑起来,打了一顿。刘知远不甘心这样混一辈子,就寻找时机出去干一番事业。不久刘知远就投到李嗣源的手下当了兵,由于作战勇敢,被升为偏将,和石敬瑭一起共事。在李嗣源和后梁军队激战于黄河岸边的德胜军(今河南濮阳)的时候,石敬瑭的马甲突然断裂,几乎就要被梁军队赶上了,这时,刘知远将自己的马换给了石敬瑭,自己则骑上石敬瑭的马,掩护石敬瑭后撤。事后,石敬瑭非常感激他舍命相救,于是在李嗣源继位称帝并任命他担任河东节度使后,石敬瑭就将刘知远要到自己手下任职,担任押衙,做了他的亲信。
泰山石敢当
后唐末年李从珂起兵和唐愍帝李从厚争夺帝位时,石敬瑭也领兵赶赴首都,在路上碰到出逃的李从厚,石敬瑭和李从厚到屋内密谈,刘知远为防万一,就暗地里派勇士石敢前去保护,石敢在袖子里藏了一把铁锤,站在石敬瑭的背后。最后李从厚的随从嫌石敬瑭没有忠心保护李从厚的意思,就抽剑向石敬瑭刺来,石敢掩护着石敬瑭躲进旁边的一个屋子里,用巨木将门挡住,等刘知远闻讯领人闯进去时,石敢已经战死,刘知远于是将李从厚的所有随从全部杀死,石敬瑭没让杀李从厚,派人将他先囚禁起来。后来,李从厚被李从珂派人杀死。
在民间的墙上经常见到“泰山石敢当”的字样,是避邪用的。
先世
高祖父:刘湍(文祖明元帝),陵墓称懿陵。
高祖母:陇西李氏,追封明贞皇后
曾祖父:刘昂(德祖恭僖帝),陵墓称沛陵
曾祖母:虢国太夫人杨氏,追封恭惠皇后
祖父:刘僎(翼祖昭宪帝),陵墓称威陵
祖母:鲁国太夫人李氏,追封昭穆皇后
父亲:刘琠(显祖章圣帝),陵墓称肃陵
母亲:吴国太夫人安氏,追封章懿皇后
妻子
李皇后
兄弟
河东节度使刘崇,后为北汉世祖
忠武节度使刘信(?-951年),后周太祖郭威夺权、刘赟被贬后自杀,追封为蔡王
子女
儿子
开封尹刘承训(922年-948年),早逝,被刘知远追封为魏王
后汉隐帝刘承祐
开封尹刘承勋(?-951年),久因重疾卧床,追封为陈王
湘阴公刘赟,养子,本为刘崇之子
女儿
陵寝遗址
后汉帝后陵墓群位于河南省禹州市西北部山区,有后汉高祖刘知远睿陵、后汉隐帝刘承祐颍陵、后汉李后高后陵。
刘知远睿陵封土堆为覆盆状,高约8米,地面四阙神兽尚存,神道石像生被埋入地下,占地面积1243.5平方米。睿陵前原有四阙石兽,陵前神道自北向南排列文吏、武士石俑和各类兽俑,1958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五代史·卷十·汉本纪第十》 、
《旧五代史·卷九十九(汉书)·高祖纪上》
《旧五代史·卷一百(汉书)·高祖纪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