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涧镇 编辑

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下辖镇

磁涧镇磁涧镇

磁涧镇,隶属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位于新安县东南部,东连洛阳市区,西接新安县城,南接宜阳县,北交五头镇,310国道、陇海铁路横贯东西,磁河、涧河在磁涧镇内交会,镇域面积108.84平方千米。2017年,磁涧镇常住人口为6.6896万人 。

截至2020年,磁涧镇下辖有9个社区、27个行政村 。

2012年,磁涧镇生产总值23.8亿元,固定资产投入11.9亿元,财政收入2000万元,税收入库4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10元,引进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3项,其中超亿元项目3项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磁涧镇

外文名:Cijian Town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

地理位置:新安县东南部

面积:108.84平方千米(2017)

下辖地区:9个社区、27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磁涧镇310国道与磁铁路交叉口

电话区号:0379

邮政编码:471800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66896人(2017)

著名景点:樱桃沟

车牌代码:豫C

历史沿革

编辑
磁涧古为慈涧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磁涧区,为新安第五区。

1956年1月,改为磁涧中心乡。

1958年8月,改为东风人民公社。

1961年,改为磁涧区,辖阎湾、小仝、马头、尤彰、磁涧5个人民公社,59个生产大队。

1966年,改为磁涧人民公社,辖25个生产大队。

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恢复磁涧乡。

1994年10月,经河南省省政府批准撤乡建镇 。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97年,黄河小浪底水库移民,由仓头乡龙渠村移入掌礼、老井,村名仍沿袭原名。

2006年,新安县政府将寒鸦村、孝水村、磁涧村、老井村、何庄村划归洛新产业集聚区代管。

2010年8月,新安县政府又将柴湾村、龙渠村划归洛新产业集聚区代管 。

区划详情

磁涧镇区划图磁涧镇区划图

2000年年底,磁涧镇辖36个行政村,367个村民组,184个自然村。

2012年年底,磁涧镇辖29个行政村 。

截至2020年,磁涧镇下辖有9个社区、27个行政村 。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磁涧镇位于新安县东南部,地处东经111°53′~112°9′,北纬34°36′~35°5′,东连洛阳市区,西接新安县城,南接宜阳县,北交五头镇,镇域面积108.84平方千米 。

磁涧镇

地形地貌

磁涧镇镇域地形大致为“两岭夹一川”:涧南五岭属秦岭余脉,涧北丘陵属邙山岭;磁河和涧河两岸为河谷川平地 。

气候

磁涧镇镇域属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600毫米,无霜期216天 。

水文

磁涧镇所在区域属于黄河水系,涧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区域内地下水埋藏较深(150—200m)。

人口

编辑
2000年年底,磁涧镇辖1.5万户,6.14万人。

2012年年底,磁涧镇有常住人口6.6万人(其中乡村人口4.6万人) 。

2017年,磁涧镇有常住人口66896人 。

经济

编辑

综述

2012年,磁涧镇生产总值23.8亿元,固定资产投入11.9亿元,财政收入2000万元,税收入库4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10元,引进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3项,其中超亿元项目3项 。

2005年—2012年磁涧镇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br>

年度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万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2005

18658

15553

3090

2006

23487

19396

3598

2007

29805

26918

3890

2008

40170

37764

4580

2009

55641

65957

5125

2010

56960

95527

5581

2011

67671

114641

7228

2012

77994

119480

8710

第一产业

农业

1953年,磁涧粮食种植面积5583亩,总产30.9万千克。

1953年—1957年,进入国民经济发展时期,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民组织起来走合作互助道路,在大变革中,磁涧农业仍获持续发展。

1958年,由于开展“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运动。同时,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泛滥,打乱了正常生产秩序,加之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磁涧镇农业生产元气大伤。

1961年,磁涧公社粮食总产量仅有7万千克,比1953年减产30万千克。

1965年,磁涧公社粮食总产量64.7万千克,是1961年粮食产量的92倍。

“文化大革命”运动中,虽然生产秩序混乱,但由于农村干部群众对“文化大革命”的抵制,加之使用化学肥料,选用优良品种、使用农业机械等,全公社的农业生产仍有较大发展。

1975年,磁涧公社粮食总产量1357万千克。

至2008年年底,磁涧镇在申洼、赵洼、东皇、黄洼、李子沟、陈古洞等10个村发展朝天椒2000亩;在寺沟、岭东、姚家岭等村发展烟叶500亩;在奎门、掌礼、杨镇、礼河、梨园5个村巩固发展大粒樱桃2000亩,使农业生产化基地达到1.2万亩。

磁涧镇樱桃磁涧镇樱桃

2009年,磁涧镇政府按照“南抓辣椒烟叶、北抓大粒樱桃”的整体规划,不断完善配套设施,稳步扩大规模。投资100万元在涧北几个村连片发展大粒樱桃2000亩,朝天椒2500亩,中药材800亩;在川区发展蔬菜种植800亩。

2010年,磁涧镇又新发展脱毒红薯2000亩,薄皮核桃600亩。

2012年,磁涧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488公顷,粮食总产量24661吨,大粒樱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民人均纯收入8710元 。

畜牧业

1985年,磁涧乡发展大家畜6381头。

2008年,磁涧新发展母猪2950头,

2009年,磁涧镇有各类养殖专业户128户,大牲畜存栏1150头,生猪存栏1.78万头,家禽存栏12万只。

2010年,新增生猪养殖公司1家,新增养殖专业户18户。

2012年年底,全镇大牲畜存栏1445头,生猪存栏1.23万头,家禽存栏28.7万只。当年,牛出栏754头,生猪出栏8264头,羊出栏6682只,家禽出栏21.5万只。畜牧养殖成为全镇农户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磁涧镇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

第二产业

磁涧镇洛新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人民政府首批175家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始建于1992年,规划面积15.26平方千米,主导产业为装备制造和新材料,发展定位为河南省重要的重型装备配套产业基地和洛阳市重要的新材料研发生产集群。共入驻生产性企业15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8家 。

第三产业

商贸业

1952年,磁涧镇组建磁涧供销合作社,先后设立柴湾、尤彰、阎湾、江沟、寒鸦5家分销处。

自1992年始,磁涧镇310国道两侧东接洛新工业园区,西至八陡山,建设“经济开发走廊”。

据1993年全国第三次产业普查显示,磁涧镇辖区有商业143户,服务业52户,饮食业91户,修理业21户,运输业200户,其他行业200户。

1997年年底,磁涧镇在磁涧东街建成新的集贸市场,总建筑面积2.08万平方米,总投资1000万元,主要经营服装、鞋帽、床上用品、日杂等生活用品。

2011年1月,在南窑村310国道与铁磁路交叉口东启动磁涧镇农贸市场建设工程,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2.7公顷,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规划大型购物中心1个,农产品交易市场1座。

2012年年底,磁涧镇有建筑公司(队)96家,年产值1.27亿元,年创利税2150万元 。

旅游业

2012年,磁涧樱桃沟旅游从业人员2400余人,农家宾馆6家。日最大接待量3800人 。

交通运输

编辑
清朝以前,磁涧镇境内有豫陕大道,可通马车。

民国时期,洛潼公路磁涧段可勉强通行汽车,但村与村之间都是乡间小道,交通不畅。

铁磁公路铁磁公路

1952年,新安县政府动员沿路群众维修连天公路新安段,磁涧群众响应号召,根据质量要求将磁涧境内公路拓宽至11米,路基抬高30厘米。

磁涧镇大部分村庄位于涧河两岸,一到汛期,两岸群众只能望河兴叹而无法通过。为解决两岸群众出行难问题,1971年10月,动工修建磁涧大桥,该桥的修建,便利了涧河两岸群众。

1973年,磁涧镇建成八里桥。

1988年,经有关部门勘察后决定改310国道于磁涧村北,并于当年4月动工,7月竣工,新路全长2.17千米,路基宽15米,沥青路面宽12米,同年,又建大桥1座、涵洞10道。新建的大桥长130米,桥面宽12米,两侧各有人行道1.5米,总投资130万元,可通行载重100吨的重型货车。

1994年,根据河南省委、省政府发展交通事业“十六字”方针(筹资建设、有偿使用、收费还贷、滚动发展),省交通厅在310国道磁涧村东段建立收费站,对过往车辆征收通行费,用以偿还修路贷款。收费站日最高征收额8.40万元。

1994年—1998年,收费站共完成通行收费7491万元,该站于2009年被取消。

2000年后,磁涧镇建成磁涧至李村、磁涧至五头、磁涧至石人洼、磁涧至陈古洞4条乡道及46条村道。

2009年,新安县修通县道磁(磁涧)五(五头)仓(仓头)公路。

2012年年底,磁涧全镇有汽车500多辆,客运汽车32辆,出租面包车80多辆,摩托车5600多辆,三轮车3200多辆 。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民国初期,磁涧有私塾24所。

民国二十年(1931年),磁涧东庙成立县立第八完全小学,之后又相继成立兰洼、寒鸦、柴湾、掌礼、尤彰、奎门、东赵洼、陈古洞初级小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共产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工作,提出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教育方针。

1951年,磁涧完小开设6个班级,在校学生325人,配备专任教师10人。

1952年,磁涧镇学习苏联教学经验,实行课堂“五环”教法,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使学校班级逐年增加。

1958年,磁涧公社的各个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中小学校停课大炼钢铁,深翻土地,广大师生参加劳动多,课堂教学少。

1959年,成立磁涧初级中学,1960年更名为第八初级中学。

磁涧初级中学教学楼磁涧初级中学教学楼

1961年,国民经济困难,县委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教育方针,在全县撤并中学和压缩超龄生,第八初中(磁涧)压缩为1班,保留3班,并改为第三初中。

1969年,原磁涧第三初中办成了高级中学,磁涧、尤彰、阎湾、江沟、柴湾、奎门等小学被县布点为初中。全公社有初中30所,63班,在校学生2205人。

至1975年,全公社曾发展大队办高中4所(石人洼高中、阎湾高中、尤彰高中、礼河高中)。

1978年后,全乡初中进行整顿,对学生人数少,师资力量弱的村办初中进行合并,将原有30所初中合并为7所初中。

2012年,磁涧镇有1所初中、10所小学,在校学生5297名,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98% 。

文化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磁涧有8个村办业余剧团。

1958年,磁涧公社建立广播站,后又建成磁涧露天影剧院。

1976年,磁涧公社成立电影放映队。

1978年,磁涧乡文化站成立,建有图书室,藏书1000余册。

2008年,磁涧镇投资70万元建设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内设多功能活动厅、棋牌室、书报刊阅览室、图书室、信息资共享服务室等,室外为镇体育活动中心。

2008年起,磁涧镇29个行政村陆续建设文化大院,按标准化配置“农家书屋”,藏书均在1500余册,常年定时免费为群众开放。每年组织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活动。礼河、尤彰等村成立业余剧团,经常开展演出活动。各村均有民间社火,其中磁涧村的排鼓、黄洼村的高跷、杨镇村的狮子等较为有名。

2012年,全镇拥有彩色电视机1.13万台,占农户总数96%,发展有线电视4250户 。

医疗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关注人民身体健康。1952年,磁涧各村私人诊所实行联合经营,成立“联合诊所”。

1958年,磁涧公社在磁涧联合诊所基础上建立磁涧人民公社卫生院,有医务人员33人,病床70张。成为磁涧区域群众的医疗中心。

2008年,磁涧镇政府投资120万元新建磁涧卫生院,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设有21个科室,有医护人员70人。

2012年年底,磁涧镇卫生院拥有医务人员61人,全镇建有标准化村级卫生室31个,乡村医生106名,98%以上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

基础设施

磁涧镇基础设施图磁涧镇基础设施图

1958年,尤彰村利用山间小溪兴建新安县第一座木制水轮机小水电站,不久因故障停运。

1963年,架设洛阳谷水到磁涧10千伏线路,磁涧、寒鸦等社队开始用电。

1978年,磁涧电管站成立,管理变压器1台,居民用电不足100户,月用电量不足1000千瓦时。

1982年,磁涧35千伏变电站建成,管辖10千伏线路4条,变压器21台,月供电量3万度。

1994年、1998年,磁涧镇政府先后投资70多万元,对磁涧变电站进行增容改造。

1998年10月1日,寒鸦110千伏变电站正式投入运行。

2012年,磁涧供电线路长426千米,居民用电1.86万余户,专(公)用变压器240台,年供电量3800万千瓦时 。

历史文化

编辑
东杨村遗址位于磁涧镇东杨镇村中心,分布范围较广,南北长104米,东西宽58米,在地表发现有较丰富的陶片等遗物。西部剖面暴露有丰富的文化层堆积,文化层厚度1.5米,土色黄褐,土质软。从该遗址采集到的遗物均为陶器残片,主要有龙山文化遗物,另见少量东周遗物。龙山文化器物类有加砂灰陶、泥质灰陶罐、小口高领罐和器盖;东周时期皆为小口平折沿鼓腹罐 。

下一篇 柴湾村

上一篇 瀍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