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节 编辑
牛节,是中国贵州省仁怀、遵义一带仡佬族的“牛王节”,每逢农历十月初一,仡佬族人要杀鸡、备酒,敬奉牛王菩萨,祈求它保佑耕牛体健无病。据说,这一天是牛的生日,为酬谢牛对人类的贡献,这天要对牛停止使役,让它休息,喂食最好的饲料。还要用上好的糯米做两个糍粑,分挂在牛角上,牵牛到水边,让牛照见自己的影子,使它高兴,然后取下糍粑喂牛。这就是替牛祝寿。此外,尼泊尔人有神牛节。巴西的圣路易斯城每年6月下旬也要庆祝牛节。
中文名:牛节
特点:牛在生产劳动非常重要
节日时间:农历十月初一
位置:贵州省
牛节
瑶族的牛节也和农业生产有关。在瑶族地区,牛是重要的畜力,犁地耙田都用牛力,过去一些地区的瑶族还用牛力拉车运输东西,牛在生产劳动中所起的这种重要作用,使人产生爱牛、惜牛的心情,从而形成敬牛习尚,并形成牛节。据瑶族民间传说,每年夏历 四月初八 是牛的生日,所以,人们将这天作为牛节。牛节这天,禁用牛一天,不能对牛高声吆喝,更不能用鞭、棍打牛。广西田林潞城一带瑶族,牛节这天,各家各户要杀鸡、杀鸭、捡田螺、捉泥鳅来祭祀牛栏。将牛鼻圈脱下,连同3块石头、3个桃子、1个小稻草人(象征牧童)装进竹篓挂在牛栏上,俗称"保牛魂"。广西富川一带,人们用酒和鸡蛋拌饲料喂牛,将牛赶到水草最好的地方去放牧,众人则坐在草地上品尝从家里带来的食品。傍晚,将牛洗刷得干干净净,才赶牛回家。牛回栏后,人们点香放鞭炮,祭祀牛神,祝福牛无灾无难。广西桂平一带的瑶族,家家户户用新鲜芒叶包五色糯米饭,拿到牛栏前供祭,烧香拜祭牛神,祈求耕牛无灾无难,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然后将糯米饭喂牛。洗牛节 | 驯牛节 |
调牛节 | 敬牛节 |
牛王节 | 爱牛节 |
僰人槌牛节 | 赛牛节 |
吃牛节 | - |
在贵州榕江、东江一带的侗族中,每年夏天六月初六举行“洗牛节”,届时春耕已结束,家家户户杀鸡宰鹅,若不牵牛下河洗刷,便从宰杀了的鸡鸭身上拔几根翅膀毛插在牛栏旁,以示为牛洗尘,祈祷耕牛平安健壮,来年耕作时出更大力气。
布依族地区也有这个节日。云南省丽江一带的纳西族地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日至三十日、九月十日至三十日,也要举行两次“洗牛脚会”。这两段时间正是春、秋农事大忙以后,需要稍事休整,于是人们在上述两段时间内任选一天,全村举行聚餐,并洗刷耕牛、喂它12个麦饼和一捆青草,还要在牛栏上挂一串麦饼以表慰劳之意。
盛行地区 甘肃南部博峪藏族
节日来源 调牛节是藏族民众对牛在农业生产中重要地位的认识,他们在日常劳动中培养出对牛的浓烈情感,从而出现了大量的牛文化现象,他们视牛为神,以牛为献祭神灵的最佳牺牲,于是调牛节也就出现了。
庆祝方式 流行于甘肃南部博峪藏族,每年农历二月二日举行,节日这天,全寨的牛都被赶到地中,架好犁耙,选技术好的人调教初长成的牛耕地,调牛耕地时,要撒一点青稞面入土乞福。祭毕,大家唱着颂赞山神大地神的歌词,跳舞乐神,预祝雪年丰收。
牛节
瑶族的牛节也和农业生产有关。在瑶族地区,牛是重要的畜力,犁地耙田都用牛力,过去一些地区的瑶族还用牛力拉车运输东西,牛在生产劳动中所起的这种重要作用,使人产生爱牛、惜牛的心情,从而形成敬牛习尚,并形成牛节。据瑶族民间传说,每年夏历 四月初八 是牛的生日,所以,人们将这天作为牛节。牛节这天,禁用牛一天,不能对牛高声吆喝,更不能用鞭、棍打牛。广西田林潞城一带瑶族,牛节这天,各家各户要杀鸡、杀鸭、捡田螺、捉泥鳅来祭祀牛栏。将牛鼻圈脱下,连同3块石头、3个桃子、1个小稻草人(象征牧童)装进竹篓挂在牛栏上,俗称"保牛魂"。广西富川一带,人们用酒和鸡蛋拌饲料喂牛,将牛赶到水草最好的地方去放牧,众人则坐在草地上品尝从家里带来的食品。傍晚,将牛洗刷得干干净净,才赶牛回家。牛回栏后,人们点香放鞭炮,祭祀牛神,祝福牛无灾无难。广西桂平一带的瑶族,家家户户用新鲜芒叶包五色糯米饭,拿到牛栏前供祭,烧香拜祭牛神,祈求耕牛无灾无难,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然后将糯米饭喂牛。牛节
中国僰人消亡地——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日前举办“僰人槌牛节”,僰人在川南边陲开疆拓土几千年,而后又突然间销声匿迹,神秘而来又神秘而去,为后人留下了许多难以破解的“千古之谜”。据史料载,农历九月初九是川南古僰人祭天地神灵祖宗的赛神日,僰人有“杀牛祭祖”的习俗。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僰人都要作社庆祝,宰杀牛羊,大排筵席,赛神祭祖。当天,僰人无论男女老少,地位尊卑,皆齐聚山寨,个个开怀畅饮,狂欢作乐,通霄达旦。
其“杀牛祭祖”习俗,始于川南古僰人最古老原始的“猎头”杀祭习俗。古僰人认为人血和人头是最上等的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可得神灵佑护,消弥天灾,获得丰收。因此,凡是在血族复仇、掠夺战争中杀死敌人割下人头,并以此作为宗教祭祀仪式上的祭品。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自身思维的提高,猎头习俗逐渐转变为以猎杀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牛头取而代之,牛头取代人头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最好祭品,并成为川南古僰人最重要的传统习俗。川南僰人椎牛节由此而来。“僰人槌牛节”由此成为古僰人重要的传统习俗。
境内海拨300—1843米,地势西高东低,南陡北缓,“七山一水两分地”,是典型的盆周山区县。
牛节
椎牛,亦称“吃牛”,也叫还大牛愿,就是苗族祭祀活动中最盛大、最隆重的一项还愿仪式。古时候,苗家人患重病或中年无子,认为是牛鬼作祟,需许椎牛大愿,病愈或得子后还愿。宣恩小茅坡营苗寨还大牛愿,始于清乾嘉时期,盛行于清末民初,大约民国二十年(1931年)后直至2003年12月3日前这段时间,一直没有举办这种庆典活动。 则“吃牛节”是苗家最隆重的祭祀古俗,从追溯它的根源可以明白,这个节日与其说是“祭神”,倒不如说是在向“神”挑战,检阅人们征服“神”的力量。苗家人许愿后,一旦愿实现,就择黄道吉日,准备水牯牛、黄牯牛和猪各一头,公鸡一只,然后请苗老司还大牛愿,即椎牛会。椎牛的会场设在一个宽敞的院坝内,院坝门前设神台、摆法案,法案前竖两根“将军柱”,将军柱上刻有十八个菱形和三十三道环形图案,表示下十八重地狱,上三十三重青天。将军柱上各套一个大篾环,将水牯牛和黄牯牛套在一根将军柱上,把牛角和鼻子捆在篾环上。“巴得”(苗语,即苗老司)手执竹筒和铃铛,边敲边念,这叫做法事。身着号衣的四个大花脸枪手各立一固定位置,右手执梭镖,随着巴得法事进程,交替刺杀水牯牛,任其吼叫狂奔,绕将军柱数转后,待巴得法事做完,四枪手大力刺杀,将水牯牛刺死。这时,屋里出来一帮人抢牛,四枪手将牛往外拉,这一帮人将牛往里拉,拉扯一阵后,四枪手终于败阵。然后由枪手将黄牯牛锤击而死,把猪杀死用以待客,公鸡归巴得所有。随后由巴得再做送牛上天的法事,以祭祀阿普蚩尤尊神。
还大牛愿前后要进行十天,前七天由巴得做法事,第八天举行椎牛仪式,从此进入了大型的椎牛庆典活动。庆典活动首先举行拦门对歌。一苗族歌手站在大门口,等待来参加椎牛会的亲朋好友中的歌手对歌,如果遇到唱歌高手,往往要对唱老半天。歌对完后,来自四面八方的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乡亲蜂拥到椎牛会现场参加各种活动。但见场内摆八仙桌数张,上置煮熟的猪肉、牛肉、烧汤等饮食。另悬大锣和大鼓各一面,化装成猴儿的舞者,鸣锣击鼓,跳跃其间,名曰猴儿鼓舞。能歌善舞的亲朋好友,也雀跃参加。他们一边吃肉喝酒,一边踩着鼓点,摆动双手,有节奏地尽情歌舞,场面壮观,气氛浓烈,规模宏大。其间,还要表演上刀梯、踩铧口等民间惊险节目。在方兴未艾的吃、喝、唱、舞中,宏大的椎牛盛会就结束了。
还大牛愿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一般人家是办不到的。宣恩苗寨小茅坡营自1931年冯达远得子还大牛愿后,由于种种原因,70多年来一直没有举办这种盛大的庆典活动。直至2003年12月3日,值建州20周年之际,才举办传统的庆典活动——椎牛,再现了苗族人民坚强、勇敢、团结、拼搏的民族精神。
牛节
但在2007年,1人在驯牛节中死亡,65人受伤。2005年,5人在驯牛节中死亡,100多人受伤。2007年,当地动物保护者向泰米尔纳德邦地方法院提出诉讼,要求禁止驯牛节。他们说,驯牛节中的牛事先被喂下特制饲料和灌酒,尾巴被弄伤,眼睛里还被撒入辣椒粉,这些都是为了激起它们的野性。但驯牛节的支持者认为,驯牛节斗牛代表了传统和村庄的繁荣。驯牛节斗牛是泰米尔纳德邦当地传统,1月11日,印度最高法院已做出裁决,认为驯牛节斗牛太过野蛮和危险,禁止泰米尔纳德邦年度驯牛节中的斗牛活动,但当地的斗牛活动并没有完全停止。
泰米尔纳德邦地方法院1年前已裁决禁止驯牛节斗牛,活动组织者向印度最高法院提出上诉,建议为斗牛活动设置安全障碍、建立酒精检测制度和部署医疗人员,以此换取活动继续举行,但这遭到印度最高法院拒绝。
每年农历的十月初五,是苗族同胞欢度爱牛节的日子。清晨,苗家寨里每家每户都忙碌起来了,大人忙着杀鸡、宰鸭、烧火做饭,娃娃们上山采摘鲜花和红叶,老年人则把心爱的大牛拉出厩来,清除牛身上的污垢,梳理毛皮。然后,用四方篾箩拾来香喷喷的糥米饭和一些肉,让大牛尽情饱餐。大牛吃饱后,妇女们把用山花编织成的花环围在牛脖子上,男人用红彤彤的枫叶装饰牛角。全家人把牛打扮好以后,牵着、簇拥着大牛来到了寨子中间那块传统的议牛场上。
议牛场上站满了牛,鲜花耀眼,香飘四野。只见那些牛,有的昂首蓝天,有的低头默默,有的闲庭漫步,轻轻摆动着尾巴,在分享着一年辛勤劳动换来的丰收喜悦。
在议牛场四周,老年人指指点点,评议着谁家的耕牛饲养得好,膘肥体壮;青壮年男人,在互相交流着犁地、耙地的技巧;最欢乐的要数那姑娘和娃娃们,他们叽叽喳喳,争论着谁家的耕牛打扮得最漂亮。欢声笑语,整个山寨一片沸腾。
随后,大家共同享受丰盛的美味佳肴,围绕着如何保护耕牛过冬的事,议论纷纷,边吃边谈,直到夕阳西下。
牛节
10月10日,泰国曼谷东南部的春武里举行赛牛节,这次赛牛节是为庆祝当地粮食丰收而举行的。在印度,每年6月黑半月12日,凡是有儿子的妇女也过牛节。他们向母牛和牛犊祈祷,并献上食物。她们在这一天只能吃凉的面饼,不能喝牛奶,要把菜豆和钱物送给自己的婆婆,给未婚的儿子穿上桑地叶的衣服,据说这样儿子的生命可以得到保障。没有儿子的妇女不能过牛节。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