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教祖庭 编辑
三教祖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儒、释、道三教的祖庭。
儒教祖庭位于洛阳周公庙,释教祖庭位于洛阳白马寺,道教祖庭位于洛阳上清宫,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核心与源头的洛阳, 与儒、释、道思想的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周公制礼于洛阳,道学始创于洛阳,佛教首传于洛阳,因而洛阳被称为“三教祖庭”。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三教的分合是贯穿近二千年中国思想文化史中一股重要的流,对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社会的变迁产生巨大影响。
中文名:三教祖庭
地位:中华民族文化核心与源头
所在地:河南省洛阳市
历史由来
洛阳是周公制礼作乐之地,周公被尊为儒教元圣,洛阳周公庙因而被尊为儒教祖庭。
洛阳周公庙
孔子入周问礼
周礼曰:儒家得道以民。所谓得道,一曰礼乐,二曰仁义。先得礼乐者,乃儒家元圣周公(?—约前1095)姬旦也。周公摄政,五年营建洛邑,六年制作礼乐,依据周制,参酌殷礼,制定了田制、管制、禄制、乐制、法制、溢制、畿服制、嫡长子继承制等,形成了相当完备的典章制度,世称周礼或曰周公之典。周公曾作大诰、康诰、酒诰、周官、立政诸篇,倡导天命不僭、天命靡常之思想,张扬敬德保民、明德慎罚、孝养父母、以德辅天之言行。孔子于周礼向往不已,曾有吾从周之誓言。孔子于周公膜拜顶礼,为久矣,曾曰,吾不复梦见周公而长叹。为阅周公之典,访元圣之迹,孔子于周景王年间,携弟子南宫敬叔入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周公及三代礼乐,乃后起儒学之先导。洛邑成周,乃中国儒学之祖庭。相关文化
春秋时代乃中国文化之轴心时代,原初儒学应运而生。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乃儒家之道统。修己安人,内圣而外王乃儒家之正统。设坛授徒,有教无类乃儒家之学统。孔子、孟子、荀子于原初儒学之发展各有建树,世称三圣人。
“礼”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尊卑贵贱的区分,即宗法制,进一步讲是继承制的确立。“礼”强调的是“别”,即所谓“尊尊”;“乐”的作用是“和”,即所谓“亲亲”。有别有和,是巩固周人内部团结的两方面。 西周的礼乐制度,形成了西周特色的礼乐文化与礼乐文明,对后来儒家的礼制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位置
释教祖庭位于洛阳白马寺。
沿革
佛教是现今世界三大宗教中最早的宗教。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佛教正式由官方传入中国。
洛阳白马寺
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年)明帝夜梦金人飞行殿庭,明晨问于群臣。太史傅毅答说:西方大圣人,其名曰佛;陛下所梦恐怕就是他。帝就派遣中郎将蔡愔等十八人去西域,访求佛道。蔡愔等于西域遇竺法兰,摄摩腾两人,并得佛像经卷,用白马驮着共还洛阳。帝特为建立精舍给他们居住,称做白马寺(位于洛阳以东约12公里处)。
文物保护
由于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庙,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1961年,白马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位置
洛阳上清宫是道教祖庭,在邙山翠云峰之巅。
洛阳上清宫
相关文化
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
老子像
老子曾到洛阳入周求学。老聃入周,拜见博士,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博士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老聃处其中,博览泛观,渐臻佳境,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后又迁任守藏室史,名闻遐迩,声播海内。正是在周都洛阳,老子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并在西出函谷关之时写下了洋洋洒洒五千言的《道德经》。老君山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栾川县,原名景室山,是道教始祖老子归隐修炼之地,故为道教祖庭。老君山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人文历史,是道教中历史最长的山脉。春秋时期,被公认为道教始祖的老子李耳到此归隐修炼,使之成为“道源”(道教起源地)和“祖庭”(祖师之庭)。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