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去寻 编辑
高去寻(1910~1991)字晓梅,河北省安新县南冯村人。历任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第三组练习助理员、助理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兼国立台湾大学教授。
中文名:高去寻
国籍:中国
籍贯:河北省安新县南冯村
出生日期:1910年
逝世日期:1991年
高去寻初考入北大时,“以预科的学生而论,他是不大用功的,喜欢看自己爱看的书,或到处游逛”。在一偶然的机会——正当他在北大文科研究所抄录《殷虚书契考释》一书时,得北大文学系教授魏建功的关注与指导。从此,他在课余时间,便开始广泛阅读有关甲骨文、金以及铜器的专著或论文。同时,又聆听了日本考古名家原田淑人教授在发掘朝鲜乐浪郡时代的墓葬之后,应邀来北大、清华时他的发现所作的长达两个月的演讲,并放映照片说明。从而更引起他对考古学的兴趣。“更深一层体会到考古学对研究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高去寻进入正科后,读历史学系,却在“不知不觉中偏向了中国上古史和中国考古学”。当时,他“选修过五种专讲上古史、两种上古历史地理的课程,与考古学极有关系的课程如人类学、西北史地、中亚民族史、金石学、甲骨文研究、金文研究等”。此外,课余阅读“仍是常常涉猎铜器、玉器、砖瓦、封泥、简牍、漆器等谕著”。1933年,高去寻在三年级时便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殷商铜器之探讨”。1935年,高去寻撰写的毕业论文:关于山西浑源县李峪村古墓出土文物考证,深得指导老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北大教授傅孟真及北大校长胡适之的赏识。毕业后,经傅孟真推荐到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
1935年9月2日,高去寻赴河南安阳梁思永教授领导的殷墟发掘团工作时,正值殷墟发掘工作的极盛时期。高去寻先后参加了侯家庄西北冈的最后一次发掘、三次小屯村北地的发掘,均取得丰硕成果。
高去寻自参加殷墟发掘团后半个多世纪里,一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从事发掘、研究及组织领导工作。历任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第三组练习助理员、助理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兼国立台湾大学教授。晚年,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1966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高去寻院士毕生从事考古发掘及史前文化研究工作,撰写了众多中国考古报告集及考古学术论文,对中国乃至东南亚各国史前文化研究作出杰出贡献。
高去寻院士1991年10月16日因患突发心肌梗塞逝世于台北,终年81岁。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