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化镇 编辑
普化镇,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地处蓝田县中部。东邻玉山镇和九间房镇,南与蓝桥镇相连,西与三里镇、蓝关街道接壤 ,北与三里镇、三官庙为邻,总面积141.1平方千米。
普化镇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被誉为“中国的第二个敦煌”和“泥塑瑰宝”水陆庵 ,传说曹操为才女蔡文姬所建梳妆台遗址(人称胭脂台),净土宗祖庭悟真寺,以及秦关古栈道。
截至2020年6月,普化镇下辖32个行政村 。2011年,普化镇总人口54552人,农业总产值达到2.2812亿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6000万元,各类存款余额2.3亿元。
相关词条
中文名:普化镇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
地理位置:蓝田县中部
面积:141.1 km²
下辖地区:32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普化街69号
电话区号:029
邮政编码:710503
气候条件: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悟真寺、水陆庵
火车站:西安火车站
车牌代码:陕A
人口:56682人(2017年)
地名由来
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当地民众信佛教,取“普化众生”之意,得村名普华寨。因镇政府驻普化村而得名。
建置沿革
清为普华寨。
1912年后设乡。
1949年5月,成立普化区,驻普化街西口。
1958年,成立普化公社。
1966年,更名为前进公社。
1978年,恢复原名。
1984年,改为普化乡。
2002年,改革撤乡并镇,与马楼乡合并为普化镇。
普化镇电子地图
区划沿革
1996年,普化乡辖李家沟、宝兴寺、马家山、木家坡、马家湾、杨家村、河湾口、陈家滩、代家底、杨家河、楸树庙、清凉寺、石头滩、石韦、景靳、普化、吴家巷、栗家村、当院、邰家寨、张家坪、任家坡、刘家梁、全家岭、徐群寨、民李26个行政村。
1996年,马楼乡辖訾家山、下杨寨、李家寨、周董、韩门寨、罗圈、胭粉台、安沟、马楼、元君庙、胡家、贺洼、贺家坡、陈家坡14个行政村。
2002年,马楼乡合并入普化镇。
截至2011年末,普化镇辖普化、李家、宝兴寺、马山、穆家坡、马湾、杨村、岱底、陈家滩、河湾、楸树庙、清凉寺、石头滩、石韦、景靳、吴家巷、栗家、当院、任家坡、张坪、全岭、刘家梁、民李、徐军寨、紫家山、东李家沟、下杨寨、马楼、韩门寨、周董、胭粉台、安沟、罗圈、元君庙、胡家、贺凹、陈坡、邵寨、杨斜、贺坡40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82个村民小组。
2015年,普化镇辖普化村、李家沟村、宝兴寺村、马山村、穆家坡村、马湾村、杨村村、杨斜村、代底村、陈家滩村、河湾口村、秋树庙村、清凉寺村、石头滩村、石韦村、景靳村、吴家巷村、栗家村、当元村、邵家寨村、张坪村、任家坡村、刘家梁村、全家岭村、徐军寨村、民李村、马楼村、訾家山村、下杨寨村、韩门寨村、李家沟村、周董村、胭粉台村、罗圈村、安沟村、胡家村、元君庙村、贺洼村、陈家坡村、贺坡村40个行政村。
区划现状
截至2020年6月,普化镇下辖32个行政村 。人民政府驻地普化街69号。
统计用区划代码 | 城乡分类代码 | 名称 |
610122108200 | 121 | 普化村 |
610122108201 | 220 | 西李家沟村 |
610122108202 | 220 | 宝兴寺村 |
610122108204 | 220 | 穆家坡村 |
610122108205 | 220 | 马湾村 |
610122108207 | 220 | 杨斜村 |
610122108209 | 220 | 陈家滩村 |
610122108210 | 220 | 河湾口村 |
610122108211 | 220 | 秋树庙村 |
610122108212 | 220 | 清凉寺村 |
610122108213 | 220 | 石头滩村 |
610122108214 | 220 | 石韦村 |
610122108215 | 122 | 景靳村 |
610122108217 | 220 | 栗家村 |
610122108218 | 220 | 当元村 |
610122108219 | 220 | 邵家寨村 |
610122108220 | 220 | 张坪村 |
610122108223 | 220 | 全家岭村 |
610122108224 | 220 | 徐军寨村 |
610122108225 | 220 | 民李村 |
610122108226 | 220 | 马楼村 |
610122108227 | 220 | 訾家山村 |
610122108228 | 220 | 下杨寨村 |
610122108229 | 220 | 韩门寨村 |
610122108231 | 220 | 周董村 |
610122108232 | 220 | 胭粉台村 |
610122108233 | 220 | 罗圈村 |
610122108234 | 220 | 安沟村 |
610122108236 | 220 | 元君庙村 |
610122108237 | 220 | 贺洼村 |
610122108238 | 220 | 陈家坡村 |
610122108500 | 220 | 终南林场生活区 |
位置境域
普化镇地处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中部。东邻玉山镇和九间房镇,南与蓝桥镇相连,西与三里镇、蓝关街道接壤 ,北与三里镇、三官庙为邻。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2.5千米,总面积141.1平方千米。距县城7.5千米。
普化镇政府
地形地貌
普化镇地处秦岭北麓沿山、川道地区,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境内地形有山、岭、川等 。南部临山,北部靠岭,中间为川。灞水东西横贯全境,将全镇分为南北两块。
气候特征
普化镇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温暖温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多年平均气温13.1℃,年平均无霜期22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148.8小时。年平均降水量84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6—9月。极端高温41.3℃(1966年6月21日),极端低温-17.4℃(1977年1月30日),年均霜期211天,冻土最大深度26厘米(1967年1月)。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平均风速1米/秒,最大风速20米/秒。降水季节性明显,汛期夏秋两季降水量占全年的70—80%。年际降水变率大,历年平均降水量720.4毫米,最多年达983.2毫米(1964年),最少年525.1毫米(1969年),累年平均偏差125.9毫米,相对变率17%。 阴雨多出现于9月,干旱多出现于6月和8月。暴雨常出现于4月下旬至9月中旬之间,以7月上旬、8月中旬和9月上旬较为集中,到10月中旬结束。
水系水文
普化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灞河、清水河(亦称蓝水河)等,境内总流长11千米。
水资源
普化镇境内有任家沟水库和赛峪水库。
生物资源
普化镇境内有野生动物黄羊、狐、鹿、刺猬、野猪等。
矿藏资源
普化镇境内矿产主要有花岗岩。
2015年,普化镇共13918户,5.58万人。
2017年,普化镇总人口56682人。
普化镇地形图
综述
2010年,普化镇工农业生产总值2.9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8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7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4640元。
2011年,普化镇财政金融总收入220万元,比上年增长10%。全镇人均财政收入45元,比上年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6202元。
2015年,普化镇农业生产总值达到3.8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6%;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5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12.5%;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9356元,同比2014年增长13.4%;粮食面积达9.5万亩。
第一产业
2011年,普化镇耕地面积52745.7亩,人均0.96亩,林地总面积1660亩。2011年,普化镇农业总产值达到22812万元,比上年增长19%,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
种植业
普化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2011年,普化镇粮食生产24409吨,人均447千克。其中小麦15400吨,玉米8809吨,豆类200吨,薯类1.11吨。
普化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作物、棉花、蔬菜、茶果药等,油料作物以油菜为主。2011年,普化镇油料作物产量117千克,棉花产量36千克,蔬菜产量4010千克,茶果药产量832千克。
林业
截至2011年末,普化镇累计造林7693亩,其中经济林188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32万株,林木覆盖率23%。
2011年,普化镇果品种植8168亩,产量518吨,主要品种有核桃、桃、杏、苹果等。
畜牧业
普化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普化镇羊饲养量2272只;生猪饲养量7117头;牛饲养量2801头;家禽饲养量12万羽。
2011年,普化镇生产肉类1826吨,其中猪肉1650吨,羊肉170吨,禽肉6吨;产鲜奶380吨;畜牧业总产值1209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3%。
渔业
普化镇渔业以淡水养鱼为主,2011年,普化镇养鱼水面20亩,产量213吨。
生产条件
截至2011年末,普化镇有大型农业机械240台(件)。
第二产业
2014年,普化镇共有镇属企业7家,村组及民营规模企业20余家,涉及石材、液化汽、石油、建材、化工等行业。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11年,普化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6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7%;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1810万元,比上年增长13%。截至2011年末,普化镇有商业网点3301个,从业人员13500人。
2015年,普化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9%。
邮电通信
截至2011年末,普化镇邮政网点2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45千米,乡村通邮率100%。业务收入58万元。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3个,固定电话用户545户,电话用户普及率5%,移动电话用户12565户,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95%。互联网端口总数390个,已占用端口总数218个,宽带接入用户190户,比上年增加33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950万元。
金融业
2011年,普化镇有金融机构2家,各类存款余额2.3亿元,比上年增长14%,人均储蓄6681.0元。
普化镇
2011年,普化镇县乡(镇)级公路2条,总长38千米。截至2011年末,普化镇镇区道路总长度8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0.9米。
科技事业
2014年,普化镇完成农民工技能培训100人次,农民劳动力转移就业1.223万人;科技宣传活动2次以上,科技培训300人次以上。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普化镇幼儿园10所,在园幼儿310人,专职教师20人;小学24所,在校生4858人,专任教师27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1%;初中4所,在校生2210人,专任教师20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85%,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5年,普化镇共建成A模式学校3所、B模式学校10所、C模式学校1所,其中多媒体教室7个、计算机5个、微机300余台、班班通学校1所。辖区有小学31所:当院小学、栗家村小学、普化中心小学、石韦小学、石头滩小学、清凉寺小学、楸树庙小学、安沟小学、马楼示范小学、胡家小学、元君庙小学、张坪小学、民李小学、徐军寨小学、全岭小学、刘家梁小学、贺坡小学、陈坡小学、贺洼小学、訾家山小学、韩门寨小学、东李家沟小学、罗圈小学、周董小学、胭粉台小学、西李家沟小学、宝兴寺小学、终南小学、河湾小学、陈家滩小学、杨斜小学。在校学生近4000人,辖区有初级中学三所:普化中学、马楼中学、水陆庵中学。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普化镇文化艺术团体3个,成员120人;文化专业户5户,文化站1个,文化从业人员135人。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水惠音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58年开通有线广播、电视到乡镇,截至2011年末,普化镇广播电视用户12355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85%。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普化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0个,其中乡镇卫生院4个,村级医疗站26个;其中公办卫生机构床位50张,固定资产总值3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10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人。
2011年,普化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8%,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52659人,参合率95.14%。
社会保障
2011年,普化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4户,人数65人,支出20.7万元,比上年增长7.5%,月人均265元,比上年增长6.3%;城市医疗救助13人次,支出2.1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34户,人数2124人,支出280.4万元,比上年增长25%,月人均110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45人,支出13.5万元,农村医疗救助78人次,支出23.4万元;农村临时救济857人次,支出19.87万元,比上年增长8.7%。
2011年,普化镇自然灾害受灾人口167人,倒塌房屋38间,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救灾支出20万元。
基础建设
截至2011年末,普化镇镇区自来水厂1个,铺设干线水管7千米,生产能力3330吨/日,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9%;排水管道1千米。
截至2011年末,普化镇镇区拥有10千伏变电所1座,主变压器1台。年售电量累计完成0.1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8.2%,供电可靠率99.7%。
2014年,普化镇跨河大桥项目位于普化街公路以南500米处,是连接灞河南北40余村的重要桥梁,该桥长130米,宽度10米,总投资600万元,该项目由县路桥公司承建施工,2015年3月动工投资428万元,占年度投资的71% 。绿化造林建设完成秦岭北麓绿化1148亩,骊山至洪庆直观坡绿化815亩,育苗300亩、义务植树5万株。
普化水会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是千余年来流传在蓝田县普化镇一带专门用 于佛事、善事、祭祀的民间吹打音乐。水会音乐源于隋,盛于唐,是唐代宫廷音乐传至民间后,经和民间音乐融合后演绎成的一种地方特色的民间乐种,带有浓厚的唐代风格。历史上是专为做佛事、善事、祭祀而奏。按照演奏的内容和形式分为行乐(进行中演奏)和坐乐(室内诵经时演奏),其音乐旋律委婉、清雅细腻、悦耳动听。
水陆大会通称“水会”,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取水形式,是古时人们祈雨的祭祀活动,民间称之为“取水”,也叫“祈雨”。在祭祀中伴同取水活动的这种吹打乐就叫“水会音乐”。因为它便于长途行走,也叫“行乐”,水会音乐细腻悦耳,人们也把它叫做“细乐”,据音乐史记,南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云:以箫管笙(qin)嵇琴方响之类合动。在声势浩大的取水活动中,水会音乐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正象人们常说“水会不动乐,马角不起驾”。2006年5月20日,蓝田普化水会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蓝田水会音乐表演
水陆庵
水陆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城东10千米的普化镇王顺山下,为六朝名刹,以保存古代精巧罕见的彩塑而闻名,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宝库,被誉为“中国的第二个敦煌” 。它三面环水,形似孤岛,帝有青山耸立,周有河水环流,故称水陆庵。
水陆庵壁塑改变了早期佛教“人大于山,水不泛舟”的艺术特点,其亭台楼阁、殿宇宝塔、江河湖海、园林瀑布、珍禽怪兽更趋于写实的艺术风格。人物的面部表情均显世俗化和生活化。壁塑中的建筑物造型逼真,风格多样,有中国式的庑殿楼阁,也有外来的浮图、白塔。
水陆庵壁塑在结构上符合科学的透视学原理,即所有景物都是上大下小,并且略略向前倾,使观者站在壁前观赏,与真实的远近距离相一致。而且壁塑中高处的殿堂台阁多为仰视形式,符合古代的楼阁山水画家所常用的高远透视法,使景物显得高远。这种手法表现了中国古代造型艺术的优良传统,充分显示了古代塑像大师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雕塑技巧及精湛的写实能力,为研究历史、古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据考证,该庵原为唐悟真寺的下院。明代时秦王朱怀埢常游历于此,因喜欢这里的景色,奉庵为王府佛堂,遂大肆整修。水陆殿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至明隆庆元年(1567年)修建,殿内13面墙壁上精雕细塑着大量泥制彩绘塑像、壁塑、悬塑,总计3000多尊。
1996年11月20日,水陆庵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陆庵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