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榧 编辑

红豆杉科三尖杉属植物

粗榧粗榧

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 (Rehder & E. H. Wilson) H. L. Li)是红豆杉科三尖杉属植物,高可达15米,树皮灰色或灰褐色,叶条形,排列成两列,基部近圆形,几无柄,上面深绿色,中脉明显,雄球花聚生成头状,雄球花卵圆形,基部有苞片,花丝短,种子着生于轴上,卵圆形、椭圆状卵形或近球形,3-4月开花,8-10月种子成熟。

中国特有树种,分布很广,江苏南部、浙江、安徽南部、福建、江西、河南、湖南、湖北、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云南东南部、贵州东北部、广西、 广东西南部,多数生于海拔600-2200米的花岗岩、砂岩及石灰岩山地。

粗榧木材坚实,可作农具及工艺等用。粗榧全株可药用。也是庭园树种。

(概述图参考来:中国自然标本馆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粗榧

拉丁学名:Cephalotaxus sinensis (Rehder & E. H. Wilson) H. L. Li

界:植物界

门:裸子植物门

纲:松纲

目:柏目

科:红豆杉科

属:三尖杉属

种:粗榧

命名者及年代:(Rehd. et Wils. ) Li,1953

形态特征

编辑

粗榧

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5米,少为大乔木;树皮灰色或灰褐色,裂成薄片状脱落。叶条形,排列成两列,通常直,稀微弯,长2-5厘米,宽约3毫米,基部近圆形,几无柄,上部通常与中下部等宽或微窄,先端通常渐尖或微凸尖,稀凸尖,上面深绿色,中脉明显,下面有2条白色气孔带,较绿色边带宽2-4倍。

雄球花6-7聚生成头状,径约6毫米,总梗长约3毫米,基部及总梗上有多数苞片,雄球花卵圆形,基部有1枚苞片,雄蕊4-11枚,花丝短,花药2-4(多为3)个。种子通常2-5个着生于轴上,卵圆形、椭圆状卵形或近球形,很少成倒卵状椭圆形,长1.8-2.5厘米,顶端中央有一小尖头。花期3-4月,种子8-10月成熟。

主要变种

编辑

粗榧粗榧

宽叶粗榧(Cepha1otaxus sinensis (Rehd. et Wi1s. ) 1i var.1atifo1ia Cheng et 1.K.Fu)该变种与粗榧的主要区别在于小枝粗壮,叶较宽厚(宽达5-6毫米),先端常急尖,叶干后边缘向下反曲。上述各点,除叶端急尖与日本粗榧(Cepha1otaxus drupacea Sieb. et Zucc.)相似外,其他各点均不相同。分布于中国四川东部(南川、巫溪、奉节)、湖北西部(恩施、合丰)、贵州东南部(凯里、雷公山)、广西东北部(光安)、广东北部(乳源)及福建北部(崇安)等地,生长在海拔900-1900米地带。用途与粗榧相同。

生长环境

编辑
多生于海拔600-2200米的花岗岩、砂岩或石灰岩山地。粗榧喜温、湿润气候及黄壤、黄棕壤、棕色森林土的山地,属阴性树种,较耐寒,喜生于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

分布范围

编辑
粗榧为中国特有树种,分布很广。中国江苏南部、浙江、安徽南部、福建、江西、河南、湖南、湖北、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云南东南部、贵州东北部、广西、 广东西南部有分布。

繁殖方法

编辑

扦插

扦插时间:7-11月份。扦插基质选取基质腐叶土;园土:河沙按1:1的比例配置。插前2天,用5克/毫升高锰酸钾液体消毒基质。

插穗选择与处理:插穗选自壮年、采集当年生、无病虫害、生长健壮、无机械损伤的半木质化枝条。剪成15厘米长的插条,剪去中下部枝叶,留顶端2-3个小枝及叶片。插条两端剪成平口。插条用2000毫克/毫升萘乙酸对根部处理3小时,然后进行扦插。

扦插技术:将处理好的插条,插入基质中,用竹棍或小树枝固定。淋足定根水后,用塑料薄膜做小拱棚,上拉遮阳网。

插后管理:插后1-2天浇1次水。1个月左右,插条生根,逐步撤去拱棚,增加光照。待插条苗长大后,及时更换支架。

二年生留床苗管理:苗木生长季可施腐熟动物稀粪尿3-5次,硫酸铵1-2次,喷洒后及时用清水冲洗苗木,以免发生药害。6-7月再施以钾肥,提高苗木木质化程度。此外,要加强除草松土等田间管理。

播种

粗榧粗榧

圃地选择:圃地应选择排水良好的1-3°的阴坡,土壤肥沃疏松、土层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微酸性最佳,不宜碱性土壤;圃地附近应有浇灌水源。粗榧作为针叶树,为预防苗期病虫害发生,忌选种植过烟草、棉花、玉米、薯类、瓜类的地块。

土壤处理:在秋冬季土壤封冻前,对选好的育苗地进行翻耕、清除杂草、石块,并结合整地施足基肥。肥料可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00-4000千克/666平方米)或饼肥(100-150千克/666平方米)和颗粒复合肥磷酸氢二铵(50千克/666平方米),土施辛硫磷(1.5千克/666平方米)、硫酸亚铁适量,消灭地下害虫和调节土壤酸碱度。粗榧育苗采用高床作业,床面高于步道15-25厘米,床面宽90-100厘米,步道放宽到35-40厘米。从步道取土覆于床面上,床缘呈45°斜坡。苗床走向以东南、西北向较好。播种前14天用0.3%的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溶液浇灌苗畦消毒。浇透20-30厘米,浇后用塑料薄膜封严,7天后揭开,晾5天后播种。

种子采集:粗榧种子在河南于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当种子外皮由绿色变为浅黄色,硬度变软应及时采集。

粗榧粗榧

净种处理:种子采集后应即时除去外种皮。具体做法为将种子放于水中浸泡4-6天,每天换水1次。待种皮变软后反复搓洗,并用清水冲淘数次,去除肉质种皮等杂质,获得纯净的种子,晾晒2-3天即可用于种子催芽。

种子消毒:催芽前,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0.5小时或1-2浓度的硫酸铜液消毒5分钟进行消毒处理。

种子催芽:粗榧种子休眠期长达1-3年,直接播种育苗效果差,必须经催芽处理。常采用层积催芽或隔年埋藏催芽法。层积催芽为将消毒过的种子同湿润的河沙按1:3比例混合均匀,存于陶瓷盆中或窗纱网包或木箱之中层积催芽。到翌春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播前前20-30天将种子取出,置于背风向阴坡摊晒,上罩塑料膜增温,并注意浇水保持湿润,待部分种子裂口露白即可播种。这种方法适用于随采随播种子,即当年秋季将新鲜种子除去种皮,再浸种消毒然后混沙埋藏。

隔年埋藏催芽法:采取基本层积催芽同层积催芽,但须放入地下窖催芽。窖宜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段,窖深1.5米左右,严防鼠类进入。催芽期间要经常检查窖温,夏季温度不得超过20℃,窗温高时可在窗上设荫棚或在夜间打开窗门降温。采用此法一般在秋季窖藏种子,第2年全埋藏,第3年春取出种子,摊晒2-4天,待种子有20-30胚根萌发时即可播种。

播种:粗榧种子经层积催芽处理后,到3月中下旬有近半数种子裂口露芽,其余部分处于休眠状态。将裂口露芽的种子拣出直接播种,休眠种子继续催芽。采用条播或点播均可。行距25-28厘米,沟(穴)深3-4厘米,种粒间距以4-6厘米为宜,覆土厚2-3厘米,播完后浇水1次。

栽培技术

编辑

粗榧粗榧

幼苗出土期:经催芽的粗榧种子于4月中下旬先后出苗。该期需架设遮阳网,防日灼危害。3-4天给幼苗喷水1次,保持苗床55-60%湿度。加强土壤表层松土,防止碰伤幼芽和幼苗。

生长初期:从幼苗能独立营养到苗木生长速度开始大幅上升是生长初期。此期应及时浇水、松土、移苗、补苗、防治病虫害。可用50%的多菌灵0.1%溶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溶液喷雾防病。

速生期:此期是粗榧苗高和地径旺盛生长期。苗高从3厘米左右增加到18-23厘米。要及时浇水、施肥,自初期起追施稀薄粪肥或腐熟饼肥2-3次,及时松土除草。在速生阶段后期应停止追施氮肥和浇灌,及时追施磷肥、钾肥,促进苗木木质化。

苗木硬化期:从8月中下旬苗木基本停止生长至苗木越冬休眠是粗榧苗木硬化期。该期应停止施肥、浇灌措施,防止苗木徒长,促进苗木木质化,做好苗木越冬防寒工作。

主要价值

编辑
观赏:粗榧是常绿针叶树种,树冠整齐,针叶粗硬,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园林中粗榧通常多与其它树种配置,作基础种植、孤植、丛植、林植等;粗榧有很强的耐阴性也可植于草坪边缘或大乔木下作林下栽植材料;萌芽性强,耐修剪,利用幼树进行修剪造型,作盆栽或孤植造景,老树可制作成盆景观赏;叶粗硬,排列整齐,宜作鲜切花叶材用。

药用:粗榧叶、枝、种子、根含有三尖杉酯碱和高三尖杉酯碱等20多种生物碱有效成分,对治疗白血病和淋巴肉瘤等有一定的疗效。粗榧还含有除草活性的化合物,成为待开发的具有除草活性的植物。 粗榧枝叶:苦、涩,寒。根或根皮:淡、涩,平。枝叶有抗癌作用;根或根皮有祛风除湿之功效。枝叶主治: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根或根皮:风湿痹痛。枝叶一般提取生物碱制成注射剂使用。根或根皮:内服:煎汤,15-30克。

经济:粗榧种子含油,可制肥皂、润滑油等,其木材坚实,可作农具和细木工等。

保护级别

编辑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下一篇 毛樱桃

上一篇 白鹃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