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背蟾蜍 编辑

蟾蜍科蟾蜍属动物

花背蟾蜍花背蟾蜍

花背蟾蜍,别名“麻癞呱、癞蛤蟆”,是无尾目蟾蜍科蟾蜍属的两栖动物。体长60毫米,头宽大,吻端圆。前肢壮短,指细。雄蟾皮肤粗糙,背面密布大小疣粒,疣上有许多棕褐色或深褐色小刺;雌蟾背面疣粒细疏较平滑。生活时雄性背面多为橄榄黄或灰黄色,雌性则为灰绿或浅绿色。 因雌性背面花斑美丽,故此命名。

花背蟾蜍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宁夏、新疆、甘肃、青海、山东、山西、陕西、河北等省。 花背蟾蜍在夏季及初秋,白天多匿居在草石下或土穴中,黄昏时在作物草丛中觅食。冬季在池沼、沟渠的水下淤泥中过冬。 花背蟾蜍所食的昆虫种类及其数量与其活动场所有关,在小麦地活动的蟾蜍主要取食粘虫,在玉米、谷子地活动的蟾蜍主食小地老虎、粘虫,在稻田活动的蟾蜍所取食的害虫则为各种稻虫。 华北地区的产卵季节在4、5月间。繁殖时期,入夜雄者高鸣,雌者闻声而至,两性在小溪或水池边抱对产卵,5、6月间蝌蚪在静水中生活。

花背蟾蜍已被列人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其主要捕食害虫及幼虫,为有益动物。

基本信息

编辑

外文名:Rain toad

中文学名:花背蟾蜍

拉丁学名:Bufo raddei Strauch

界:动物界

门:Chordata脊索动物门

纲:Amphibia两栖纲

目:Anura无尾目

亚目:Procoela:前凹型亚目

科:Bufonidae蟾蜍科

属:Bufo:蟾蜍属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青海、和山东等地。

保护级别:三有保护动物

外形特征

编辑
花背蟾蜍体形较小,一般60mm左右;指细而尖,第四指短,达第三指远端第二关节下瘤或为第三指的1/2;外蹠突远小于内蹠突;雄蟾声囊无色素。

花背蟾蜍,两栖纲,蟾蜍科。体长6-7cm。雄蟾蜍背面橄榄黄色,皮肤粗糙,密布大小瘰疣,上有许多小白刺。雌蟾蜍背面浅绿色,有深褐色或酱黑色花斑,瘰疣稀疏,皮肤较光滑。腹面乳白色,满布扁平小疣。口后有大疣。耳后腺大而扁平。雄性皮肤粗糙,头部、上眼睑及背面密布不等大的疣粒,雌性疣粒较少,耳后腺大而扁;四肢及腹部较平滑。

生活习性

编辑
花背蟾蜍的适应性强。白天栖于洞内,黄昏外出觅食。冬季集群在沙土中冬眠。

生活环境

编辑
白昼多匿居于草石下或土洞内。冬季成群穴居在沙土中。体长60毫米左右,最大的雌性可达80毫米;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吻棱显著;鼻间距略小于眼间距;耳后腺大略扁;鼓膜明显;无犁骨齿;上下颌均无齿;舌长圆形;后端无缺刻。前肢粗短;指趾略扁平,末端黑色;指长顺序3、1、2、4;指关节下瘤不成对;外掌突大,圆形、深棕色,内侧者小,色浅。后肢短,胫跗关节前达肩或不到肩,左右跟部不相遇;除第一趾外,趾侧均有缘膜,基部相连成半蹼;内蹠突较大,无外蹠突。

皮肤粗糙,头部、上眼睑及体背面满布大小不等的疣粒,雄性更甚;耳后腺大,四肢及腹面皮肤较平滑。

雄蟾背面多呈橄榄黄色。雌蟾多为浅绿色;疣粒灰色,上面有红点;雌蟾背呈绿灰色,上有美丽酱色花斑,疣粒上多有土红色点,故名此蟾为花背蟾蜍;背正中央常有一浅绿色细纵线,始自头端至肛部;四肢有棕色花斑;腹面为乳白色,一般无斑点,少数则有之。液浸标本红点多不见而深色斑纹清晰。

雄性内侧三指的基部有黑色婚垫,前肢粗壮;有单咽下内声囊。

蝌蚪体笨重,深灰色,尾鳍乳白色;后肢发育良好时,全长30—50毫米;唇齿式为I:1—1/Ⅲ,仅口角处有唇乳突。

分布范围

编辑
在海拔600-2700米间均有分布,栖息活动于半荒漠,黄土高原的断层处,林间草地,树根下,石缝间等各种生境。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和山东等地。

保护级别

编辑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药理作用

编辑

药材

花背蟾蜍花背蟾蜍

1.蟾酥为蟾蜍耳后腺所分泌的浆液。4-8月捕捉,捕后洗净,刮浆。刮浆时,大拇指放在蟾蜍颈部,余指握住蟾体,再用铜镊子夹其耳后腺,不要过分用力,一、二次即可将白浆汁夹出,用40目筛过筛,除去杂质,将筛滤过的浆摊在玻璃板上,厚度以3-4毫米为宜,或将筛滤过的浆汁晒至七成干后,再揉细腻做成薄饼,置于阳光下晒干或烘干。温度在40℃-60℃为宜。

因各地加工方法不同,药材形状亦异。一般分片蟾酥、团蟾酥两种。

片赡酥呈不规则片状,大小不一,厚约2-3毫米,上面粗糙,下面平坦。黄褐色或淡棕色,质脆易折断。遇水即泛出白色乳状液。

团蟾酥一般多为扁圆形团块或饼状。直径约7-8厘米,厚约1厘米。呈棕紫色或紫黑色,表面平坦光滑,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胶质样而光亮。

2.干蟾的生药性状,体形较中华大蟾蜍为小,腹部无黑斑。

3.蟾蜍胆为蟾蜍的胆囊,春至秋捕蟾蜍,剖腹取胆囊,鲜用。

注:花背蟾蜍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未经批准私自捕捉、饲养是违法。

应用

花背蟾蜍

1 .蟾酥 蟾蜍耳后腺以及皮肤腺瘤分泌的白色浆液叫蟾酥。蟾酥是中药瑰宝,有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具有强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辐射、增加白细胞等新用途,可以治疗心力衰竭、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肿痛、皮肤癌等。

2 .蟾衣(皮) 即干燥蛤蟆皮。蟾皮性,味辛,有微毒。内服清热解毒,利水消胀,外用解毒散肿。可以治疗食道癌、胃癌、鼻咽癌、肝癌、子宫癌、淋巴癌、心力衰竭、乙肝、肝腹水等症

3 .干蟾 即蛤蟆肉。性寒,味辛,有毒。干蟾可解毒医疮,消积化症,是治小儿疳疾之良药。内服善攻,外敷善拔,用于治疗白血病、肝硬化、肺结核、肿瘤、食道癌、慢性支气管炎等。

其他如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也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注:花背蟾蜍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未经批准私自捕捉、饲养是违法。

遗传研究

编辑
1.黄河兰州段花背蟾蜍染色体2n=22,核型组成为20m+2sm,NF=44。

2.花背蟾蜍染色体由6对大染色体和5对小染色体组成。全部染色体为中部和亚中部着丝点,根据着丝粒的大小和位置,可分为四组:A组(1~2);B组(3~6);C组(7~9);D组(10~11)。其中第4染色体是唯一可清楚观察到具有随体的染色体,本实验在雌雄个体之间没有发现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存在。

3.花背蟾蜍Ag-NORs主要位于4号染色体短臂末端,另外在4号染色体长臂末端也有Ag-NORs出现。

4.采用微核试验法,对兰州地区,皋兰地区与刘家峡地区各段黄河水质诱发花背蟾蜍蝌蚪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曝气后自来水为对照组,一周后,兰州组诱发蝌蚪红细胞微核率及核异常率均大于对照组(P<0.05),兰州组诱发微核细胞率均明显高于另外两个组(P<0.05),而皋兰组诱发微核率及核异常率(100%、50%浓度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5.对兰州组,皋兰组与刘家峡组花背蟾蜍成体的血细胞微核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兰州组的微核率与皋兰组和刘家峡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6.对兰州组、刘家峡组与皋兰组花背蟾蜍骨髓细胞SCE测试相比较,兰州组与刘家峡组的SCE出现频率有显著差别(P<0.05),兰州组与皋兰组的SCE出现频率也有显著差别(P<0.05),测得花背蟾蜍骨髓细胞SCE值(7.43±0.30,8.57±0.12,11.0±0.23)。

下一篇 中国林蛙

上一篇 中华大蟾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