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斑颈槽蛇 编辑
虎斑颈槽蛇(学名:Rhabdophis tigrinus)俗名野鸡脖子、竹竿青等。是水游蛇科颈槽蛇属的一种有毒蛇类。体型中等偏小,头椭圆形,与颈区分明显。颈背正中2行背鳞间具1个纵行浅凹槽。体侧斑纹两色间隔。通身背面橄榄绿色或草绿色或浅蓝色或蓝色(底色变异较大),体前段两侧具常呈方形的粗大的黑色与橘红色斑块,相间排列,后段犹可见黑色斑块,橘红色则渐趋消失。
栖息于山地、农田、水边及林地边缘。日行性。以鱼类、蛙类、蟾蜍等为食。受惊扰时体前段膨扁且竖起。分布广泛,中国除新疆、海南、西藏等省区外,均有分布。中国以外分布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
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23年6月30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文名:虎斑颈槽蛇
拉丁学名:Rhabdophis tigrinus
别名:虎斑游蛇、野鸡脖子、竹竿青
外文名:Japanese Keelback
同义学名:Tropidonotus tigrinus
国际濒危等级:无危(LC)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爬行纲
目:有鳞目
科:水游蛇科
属:颈槽蛇属
种:虎斑颈槽蛇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亚目:蛇亚目
亚纲:双孔亚纲
亚种:2个亚种
分布区域:亚洲
命名者及年代:Boie,1826
保护级别:“三有”保护
色斑
虎斑颈槽蛇
通身背面橄榄绿色或草绿色或浅蓝色或蓝色(底色变异较大),躯干前段两侧有粗大的黑色与橘红色斑块相间排列,后段犹可见黑色斑块,橘红色则渐渐消失;头背绿色橄榄绿色或浅蓝色或蓝色,上唇鳞污白色,鳞沟色黑,眼正下方及斜后方各有一条粗黑纹,十分醒目;体、尾腹面前段灰白色,散布灰黑色点斑;后段渐呈黑色。
鳞被
体型中等偏小。观察标本最大全长雄性1094 (917+177) 毫米,雌性1287 (1108+179) 毫米。头椭圆形,与颈区分明显。颈背正中具1个纵行浅凹槽。眼较大,瞳孔圆形。颊鳞1枚;眶前鳞2(1)枚,眶后鳞3或4枚,个别一侧为2枚,颞鳞1(2)+2(1)枚,个别一侧后颞鳞为3或4枚;上唇鳞7枚(2-2-3式)或8(2-3-3式,个别为2-2-4式或3-2-3式);下唇鳞9(8~10)枚,前5(4)枚接前颔片;颔片2对。背鳞19-19-17(15)行,全部具棱或仅两侧最外行平滑;腹鳞144~188;肛鳞二分;尾下鳞38~74对;上颌齿每侧20~21+2枚,最后2枚较大。
虎斑颈槽蛇 | 红脖颈槽蛇 (Rhabdophis subminiatus) |
---|---|
身体前段具有粗大的黑色斑块。 | 通身草绿色,颈及躯干前段背鳞间皮肤猩红色。 |
虎斑颈槽蛇 | 红脖颈槽蛇 |
曾在山东烟台观察其于4月初日平均温度上升到13℃以后冬眠苏醒,到4月中旬第一场雨后开始活动,5~8月为其活动频繁期,其中每日的上午10时至下午2时为其活动高峰期。天气变化对其活动有明显的影响。主要见于雨后晴天,而在阴天和雨天则活动显著减少。冬眠从10月下旬开始,到来年4月结束。
虎斑颈槽蛇分布图
中文名称 | 拉丁学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亚种图片 |
---|---|---|---|
虎斑颈槽蛇指名亚种 | Rhabdophis tigrinus tigrinus | Boie,1826 | 虎斑颈槽蛇指名亚种 |
虎斑颈槽蛇台湾亚种 | Rhabdophis tigrinus formosanus | Maki,1931 | 虎斑颈槽蛇台湾亚种 |
参考资料:
列入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虎斑颈槽蛇颈背腺分泌的毒液
虎斑颈槽蛇平均产毒量为11.8毫克/条,产毒量与蛇的体长、体重成正比关系。达氏腺分泌物半数致死量为静脉0.27毫克/千克,肌肉7.4毫克/千克,皮下9.2毫克/千克,证明其有较高的致死性,若被咬伤后不可忽视。虎斑颈槽蛇颈背部皮下还有10对左右的腺体,呈链珠状并排排列。当受到挤压或遇到危险时,能喷射出分泌液,若毒液溅入受袭者眼中,疼痛起翳,已有多起病例证实虎斑颈槽蛇颈背腺分泌液可以导致眼角膜受损,引起视力障碍,瞳孔缩小,角膜雾浊等临床症状。 曾记录有人在打蛇过程中被虎斑颈槽蛇颈背腺分泌液溅入眼中。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