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山歌剧 编辑

江苏南通地方戏曲剧种

海门山歌剧海门山歌剧

海门山歌剧,为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是流行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一带的传统戏曲剧种,它于海门山歌,1955年发展成舞台剧。海门山歌剧团是海门山歌剧种唯一的剧团,被誉为“江海平原一枝花”。

2007年,海门山歌进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海门山歌剧

专辑语言:中文

曲目数量:200 首

音乐风格:山歌

发行时间:1955年

誉为:江海平原一枝花

简介

编辑

海门山歌剧海门山歌剧

1955年,陆行白等将叙事山歌《摇船郎》整理改编成第一个山歌小戏《淘米记》 ,由中兴镇业余剧团首演,1956年春节参加了海门县文艺会演,后由茅镇业余剧团演出,相继参加了市、省会演,1957年3月,《淘米记》进京参加了全国第二届民间歌舞会演,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演出并接见了全体演员。1958年8月,海门山歌剧团成立。剧团至今已上演了200多个剧目,其中创作剧目30多个,代表剧目有《淘米记》《采桃》《俩媳妇》、《银花姑娘》《青龙角》《献给妈妈的歌》等。

1993年5月和2002年12月,海门山歌剧团两次晋京,上演了山歌剧《青龙角》和《献给妈妈的歌》。海门山歌剧的演出范围除了海门本地外,还包括整个南通地区,乃至于整个江浙沪的语区。海门山剧团不仅是个专业戏曲团体,也是海门山歌传播的载体,山歌发展的基地和山歌演员的人才库。

艺术特点

编辑

海门山歌剧海门山歌剧

海门山歌剧曲调优美朴实,清新流畅,乡土气息浓重,有鲜明地方特色。海门山歌剧常用曲调60多首,其中以“山歌调”、“对花调”为基本调,以羽、徵调式两种声腔形成对比;由板腔,联曲两种板式结构组织而成。已有板式:“山歌调”慢板、中板、清板、流水板、联板、紧板、叠板、快拉慢唱等九种板式,“对花调”慢板、中板、清板、宽板、云水板、简板等六种板式。并吸收交关小调搭说唱音乐。有个用来抒情,有个用来叙事。如“月月节”,搿首曲调感情充沛,意境深远,用来载歌载舞最为合适;《小郎依儿来》活跃有弹性;“香袋调”旋律优美,容易上口;“佛祈调”非常灵活,弗受唱词字数限制,可长可短,可紧可松,可以表达愉快个心情;“打樱桃调”、“五更鼓儿调”擅长男女对歌、抒发爱情;另外有“牌经调”“采仙桃调”等油腔滑调,适合反面人物表演。

山歌剧个声腔,侪是五声音阶,有个加进“清角”、“变徵”、“变宫”音;旋法特点除级进,最有特色四度、五度、小六度、小七度个跳进,加25、36、63、31、65等,由于羽音勒调式里向非常突出,使得海门山歌剧音乐唱腔形成独特风格;其润腔方法紧密结合衬词个运用,如:“嗨、唷、呀、啊、洛”等,使得海门山歌富有色彩。

曲牌中,海门锣鼓蛮有特色,但是只能搭曲牌或曲子中同时使用。至于常用锣鼓经,根据京剧锣鼓稍加改动因地而用。乐队编制是主奏乐器、基本乐器、色彩乐器。如主胡、笛子、琵琶为主奏组;以扬琴、大提琴、三弦、笙、中胡等为基本乐器;剩下来个是唢呐、小提琴、西洋木管、电子琴为乐彩乐器。主奏二胡音量搭音乐比较高亢清脆。

历史发展

编辑
清朝时期

清代中期,江南朝现在个海门地区大量移民,搿星移民就把吴歌传进沙地地区。经过海门等地方个老百姓世代口头传唱,弗断修饰创造,逐点逐点发展成功海门山歌。

民国时期

民国24年(1935年),管剑阁、丁仲皋搜集海门山歌整理成功《江口情歌》,勒上海大夏大学校刊浪发表,随即编辑成专集。第二年,管剑阁搜集个长篇叙事山歌《红娘子》发表勒勒武汉《天地人》杂志。

新中国成立后

海门山歌剧演出场所海门山歌剧演出场所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之后,当地业余文艺演出非常活跃,发展了丰富多彩个新山歌,反映了当时老百姓个现实生活,歌颂劳动搭爱情,抨击各种弗合理个现象。

1954年,海门山歌正式搬上舞台。

20世纪50-60年代,有一支业余演出队(陆行白等人)以叙事山歌《摇船郎》为基础,整理创作第一个海门山歌小戏《淘米记》,受到当地人个好评。接下去搿个戏参加了南通地区搭江苏省个汇演。

1957年,《淘米记》又参加了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演员受到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个接见,并且合影留念。

1958年8月,海门县政府勒省、地两级政府支持下,正式成立专业个海门山歌剧团。从此之后,海门山歌剧作为一个新个剧种出现勒舞台浪。

80年代,交关山歌搭研究山歌个论文勒省级以上期刊发表。

1984年,海门山歌研究会成立。

1985年8月,海门县举办首届海门山歌会唱,50多名歌手演唱山歌40多首,《光明日报》《新华日报》先后对此作了报道。

1986年7月,宋卫香演唱海门山歌《小阿姐看中摇船郎》,随南通民间艺术团进京演出。

海门山歌剧海门山歌剧

1987年, 《海门山歌选》由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录海门山歌250多首。

1993年第二次进京演出《青龙角》,获得成功,同年年底参加江苏省第一届戏剧节,演出《青龙角》获多项奖项。

1995年,海门山歌《青龙角》进京演出。

2007年,海门山歌进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8月19日到21日,中国.海门山歌节举行,标志着海门山歌文化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分类

编辑
海门山歌分两类:

一类是即兴山歌

大多勒田里做生活或者农闲辰光,随口编成,歌词有四句、六句、八句等,譬如《西北天乌云独脚撑》《隔江看见野花红》《东南风爽急悠悠》等。

第二类是叙事山歌

海门山歌剧海门山歌剧

歌词有十多句、几十句,乃至几百句弗等,譬如讲《贩桃郎》《摇船郎》《绣花鞋》《拔蒜苗》等。叙事山歌中个系列山歌,人物、情节互相连贯,又独立成篇,如《红娘子》等。海门山歌以反映男女爱情生活题材为多,如《小阿姐看中摇船郎》《情郎山歌》等,有“呒郎呒姐弗成歌”个说法,有个山歌从反映农民生活个艰辛,表现农民对地主剥削个痛恨,如《望望日头望望天》《长工苦》 ;还有把古人古事串成山歌,如《十字歌》等;有星山歌滑稽,纯属消遣,有星是调情戏弄。

文化传承

编辑
新中国成立后培养起来的地方剧种中,有四大剧种是中国戏曲事业的领军剧种。其中北为龙江剧、南为白剧、西为陇剧,而东,就是广泛流传于江海大地的海门山歌剧。

海门山歌包括通东民歌和沙地山歌,都来源于百姓的日常生活。祖辈居住在海门北部的农民和渔民在生产生活中总爱引吭高歌,男女青年也常用歌的形式表达爱情,这形成了海门山歌中的通东民歌。明清期间,大批崇明人和江南人过江开垦定居。他们的到来,形成了海门南部地区的沙地山歌。在明代有关史料中,曾用“山歌幽咽闻清昼、芦笛高低吹暮烟”的文字来形容海门山歌,这也是有关海门山歌的最早记载。海门山歌语言淳朴自然,形象生动、情趣盎然。音乐清纯甜美,悠扬婉转。由于歌曲表达的含义不同,海门山歌又分为即兴山歌和叙事山歌。

1958年,海门山歌剧团正式成立,使海门山歌由单一的歌曲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山歌剧。形成了自己的唱腔、声腔系统,有自己的表演行当,同时也有戏曲表演程式,已经初步具备戏曲成熟状态的这样一个戏曲剧种。

剧团成立40多年来,创作、移植了200多个剧目。1993年和2002年,山歌剧《青龙角》和《献给妈妈的歌》分别进京演出。海门山歌剧团也获得了“天下第一团”的美誉。海门山歌剧到现在还保留一种地方的文化色彩,地域文化色彩,特别是以山歌为基础,山歌调和对话调这两个结合,到现在能保持这样一种风格,这非常可贵的。山歌剧确实有一种顽强的生命力,今后还可以获得很大的发展。

近年来,海门市不断加强了海门山歌及山歌剧的创作。今年初新编排的海门山歌剧《采桃》应邀参加了第三届中国滨州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从全国50多个专业团体选送的曲目中脱颖而出,获得银奖,这是海门山歌有史以来获得的最高艺术奖项。2002年,海门山歌被列为海门市中小学校的乡土教材。从1998年开始,海门市每年举办一次山歌会唱,让山歌之花继续盛开在江海大地,香飘四季。

现状

编辑
在调查中,邹仁岳先生就这个问题谈了他的一些看法。他认为观众是剧团生存的先决条件,群众是山歌流传的深厚基础。过去,因为社会环境封闭,文化生活贫乏,所以山歌演唱是人们丰富生活的重要方式。而如今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的多元化,信息传播的现代化,让人们耳边回响的不仅是混合泥土的乡音,而是五湖四海的涛声。尤其是海门山歌如今面对的是一代全新的观众。他们对此的喜爱与否,将直接决定着海门山歌的命运。

在谈到人才问题时,邹仁岳先生认为现下的海门山歌在写作编剧、导演和演员各个环节上都面临的人才断流的危险。另外,长期以来的“官办文化”,使剧团以“正规”自居,失去了精干活泼的灵气。又加上长期的一支独秀,缺乏竞争。所有这些,在如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突飞猛进的新世纪里,变成了制约海门山歌发展的镣铐。

下一篇 通剧

上一篇 海州五大宫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