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红戏 编辑

宿迁市特色传统戏曲

淮红戏是宿迁市特色传统戏曲,是江苏省民间文化的一个瑰宝。淮红戏原名清音、俗语称旱船调。因其主调为而得名淮红。它汇集了明清以来,苏北、苏南、皖北一带的民歌小调近百种,由说唱艺术逐渐演变而成戏曲,故又有“百曲”之称。淮红戏最初演唱形式有二:其一,坐唱,运用曲牌联唱,来表现民间故事内容;其二,在节日、庙会上,以旱船的歌舞形式,演唱简短故事或颂扬功德、祝贺吉庆的唱词。

基本信息

编辑

项目名称:淮红戏

认证级别:省级

项目分类:传统戏剧

时间:清嘉庆年间

认证时间:2016年

认证批次:第四批

申报地区或单位:中国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

所属国家:中国

历史渊源

编辑
清朝民初年间,淮红戏在演唱上有了新的发展。在唱的方面,形成了东西两大流派。东派以宿城梁帮杰为代表,唱法上以柔为主,委婉缠绵,余味无穷;西派以双庄罗运东为代表,唱法上以刚见长,响而不噪,浑厚朴实。在表演方面,已逐渐发展成为戏曲的初期形式,在旱船表演间歇时,一生一旦上场,对歌对舞,演出节目如《观灯》、《算命》、《叩百子》等,饶有风趣。节目内容以演唱简短故事或颂扬功德祝贺吉庆等唱词为主。1928年,宿迁民众教育馆业余娱乐社,以梁邦杰、臧玉堂、杨瑞芝、程步瀛、陆玉堂、钱永祥、柴长庆、苏宜岭、巩凤岭等人组成清音演唱组,这是淮红戏第一次将《水漫金山》、《算命》、《潘金莲拾麦》、《陈妙常追舟》等剧目正式搬上舞台演出。(1938年清音演唱组解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淮红戏获得了新生,为抢救民族文化艺术遗产,江苏省文化局于1954年和1959年,两度派员来宿迁会同文化馆挖掘整理出淮红戏曲牌、等近三十支,唱本十多个,并编印成册。1954年年底宿城北关镇成立了群英业余剧团二团,演出淮红戏,夏呈祥为团长,节目以清唱为主,每晚听众近千人。1958年霸王公社以群众业余剧团为主,成立了霸王公社淮红剧团,以小型多样、自编自演为主。创作演出了现代戏《月下操练》、《送塘泥》、《采莲船》、《争肥记》、《齐走阳光道》,传统剧目《追舟》、《双下山》等,演出吸取了京剧艺术、唱法均用地方方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富有特色。

1960年,宿迁霸王公社业余淮红戏剧团,参加江苏省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的淮红戏《送塘泥》得到了与会的文艺界专业戏剧工作者的重视,同丹阳的丹剧、海门山歌剧一起被誉为江苏“三枝花”。会议期间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领导人江谓清、惠裕宇、欧阳惠林接见了全体演职员。同年六、七月份成立“宿迁县淮红剧团”。

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末,淮红戏已有二十多个唱本参加省、市级汇演和展演获奖。通过数代人的努力,淮红戏具备了地方戏曲剧种的各项条件。同时,淮红戏中的曲牌(旱船调)在宿迁、沭阳、泗洪、淮安、涟水、灌南等县广泛流行,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特别是旅居海外的宿迁老一辈华侨对淮红戏唱段十分喜爱,省市报纸、电台多次予以报道,江苏省戏曲志将淮红戏列为原淮阴地区流行的七大剧种之一。九十年代以来,区委、区政府对淮红戏的挖掘、培育工作十分重视,先后已挖掘传统小戏(折子戏)、坐唱、说唱等多种淮红戏表演形式。2005年元月,在市委扩大会“山魂水韵”大型文艺演出中,用淮红戏曲调演唱《说宿豫,唱宿迁》获得观众好评。

基本内容

编辑
淮红戏最初演唱形式有二:其一,坐唱,运用曲牌联唱,来表现民间故事内容;其二,在节日、庙会上,以旱船的歌舞形式,演唱简短故事或颂扬功德、祝贺吉庆的唱词。

传统的表演形式中,演唱多由女艺人自击板鼓而歌,伴奏多为盲人,乐器有二胡、琵琶、扬琴、月琴等。后来发展为:淮红戏乐队主弦采用高胡,其它伴奏乐器有二胡、中胡、扬琴、琵琶、三弦,低音多用大提琴,吹管乐常用竹笛、唢呐、笙。主弦高胡的演奏,采取套子(加法)手法。其它乐器用托腔伴奏(随腔伴奏),有时采用反正弓拉法进行伴奏。乐队伴奏时一般多用唱繁伴简,唱简伴繁的方法,使伴奏与唱腔音乐自然形成民间“支声复调”的效果。淮红戏的打击乐一般采用京剧的锣鼓经。但应提出的是在打击乐中,使用小碟子进行伴奏,风格独特。小碟子音高,选用与剧中主要曲牌调的高低一致或相近似。敲碟子的节奏比较丰富,变化也是多样的。

基本特征

编辑
淮红戏的唱腔属于曲牌体的结构形式。它基本上是以为主体曲牌,采用串腔手法,少部分为板腔体。有机地联缀若干个不同的民间曲牌,形成“声乐套曲”,演唱较为完整的故事。在清曲中的一个重要的曲牌组合形式《五瓣梅套曲》,必须用开始,、结束。这种组腔方式已成为淮红戏的基本规律。

下一篇 高淳阳腔目连戏

上一篇 洪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