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 编辑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境内公园

江苏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江苏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

江苏苏州太湖湖滨湿地公园位于位于太湖东岸的苏州市中区太湖度假区,湿地公园总体呈东西走向,东侧以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入口为界,南侧以太湖2米等深线为界,西侧以小天鹅栖息地为界,北侧以环太湖大道为界,总面积709.93公顷。

于2009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单位,2013年1月作为苏州吴中太湖旅游区的一部分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江苏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

森林公园级别:国家级

地理位置: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面积:709.93 公顷

气候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管理单位: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委员会

批准时间:2009年

开发建设

编辑

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

江苏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于2009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单位,2013年1月作为苏州吴中太湖旅游区的一部分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4年12月国家林业局印发《国家林业局关于内蒙古白浪洮儿河等20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的批复》,苏州太湖湖滨湿地公园(试点)通过验收,正式进入“国家级”行列。

十多年来,太湖度假区把湖滨湿地公园建成了环境优美、生态系统完善、景观协调、管理有效、利用合理的环太湖湖滨生态湿地景观,摸索出了一整套湖滨湿地生态保护、植被恢复、水体净化、合理利用的建设保护模式。

特别是2009年以来,公园实施了分区保护,在生态保护区进行了湖滨湿地功能恢复二期工程,营造多生境岛屿35万平方米,扩大水生植物面积27万平方米,修复了湖岸与湖水之间的有机生态关系,形成了以水为基本载体的良性复合湿地生态系统。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江苏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太湖东岸的苏州市吴中区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香山街道境内,湿地公园总体呈东西走向,东侧以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入口为界,南侧以太湖2米等深线为界,西侧以小天鹅栖息地为界,北侧以环太湖大道为界。

地理坐标为北纬 31°1 2’27”~31°1 4’21”,东经 120°21’12”~120°26’33”。总面积为709.93公顷,其中湿地总面积673.25公顷,湿地率为94.83%。

由浅水型湖泊、湖滨带湿地和湖岸林地组成的典型湖滨湿地类型,是环太湖湖滨带具有代表性的湿地生态系统。

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

地质地貌

功能区划图功能区划图

地质:该区的大地构造单元属扬子准地台、太湖中台拱,处于无锡、湖洲断块与上海断凹交接地带,出露较广的为古生界地层,其次为中生界及火成岩,大部分地层覆盖于第四纪冲击层之下。苏州市区出露地层不完成,区域地质构造上主要特点是缺乏大规模条状褶皱,有断层、单斜构造和少数短轴褶皱。

构造运动以上升隆起占优势,部分地区经受剥蚀,晚第三纪新构造运动时期,茅山东西发生了结构性差异,西部持续隆起,东部转为沉降;上新世除太湖北部的苏锡地区以外,均在下降,至第四纪苏锡地区也转为负向运动,由此全盘均处于沉降状态,其沉降幅度为 50-500m。

地貌:吴中区整个地势自西向东微微倾斜,平原海拔高度由 6.5m 降至 2m左右,略呈西高东低态势。全境东部以平原为主,由水网平原以及山前冲击平原构成;西部有低山丘陵,系浙西天目山向东北延伸的余脉,成岛状分布。

气候特点

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

江苏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中亚热带北缘,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类型,总的气候特点表现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宜,日照充分,无霜期长等特点。

年平均气温为 15.7℃,平均初霜期在 11 月中旬,终霜期在 3 月下旬。

年平均降水量 1099.6mm,年最大降水量 1554.7mm(1957 年),年最多降水日 154 天(1980 年),年最小降水量 600.2mm(1978 年),日最大降水量 343.1mm(1962年 9 月 6 日)。年平均相对湿度 80.8%,年蒸发量 1283.8mm。

本地区季风更替明显,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盛行偏北大风;春季是冬夏季风转换季节,盛行东南风;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和印度热低压的共同作用,盛行东南风;秋季是夏季风和冬季风交替季节,由于冬季风来得迅速,且稳定持续,因此盛行风接近冬季。

功能区划

编辑
湿地公园功能分区按照最新的《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要求分为三个功能区: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和合理利用区。

其中,保育区面积为 529.73 hm2,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 74.62%;恢复重建区面积为 72.37 hm2,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 10.19%;合理利用区面积为 107.83 hm2,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 15.19%。

资源情况

编辑

植物资源

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

据最新调查统计,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共有维管植物 105 科 246 属 331 种。其中,蕨类植物有 7 科 7 属 7 种,裸子植物有 5 科 7 属 10 种,被子植物 93 科、232 属、314 种。

这些植物的生态类型可区分为水生、湿生和中生等类型。而水生植物根据其生长习性的不同又可分为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等 4 类(详见表 1-4)。

本区有浮叶植物 9 种,如金银莲花、野菱、睡莲等,漂浮植物 5 种,如水鳖、槐叶苹等,沉水植物 9 种,如鱼草、篦齿眼子菜、黑藻、苦草等,挺水植物最多,共 37 种,如芦苇、水烛、菰等。

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生长于终年积水区,而挺水植物生长于终年积水或间歇性积水区。

动物资源

①鸟类

Ⅰ 组成种类

据调查共观察到鸟类 132 种,隶属于 9 目 32 科。其中留鸟 43 种(32.58%),夏候鸟 23 种(17.42%),冬候鸟 46 种(34.85%),旅鸟 20 种(15.15%)。从鸟类的居留类型可以看出,本地鸟类以留鸟和冬候鸟居多,表明该区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适宜鸟类觅食和栖息。

Ⅱ 生境类型

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

由于生境配置合理,各种类群的鸟类均有分布,其中尤其以湿地鸟类、林地鸟类为甚。湿地鸟类主要以雁鸭类、鸊鷉类、鹭类、秧鸡类、鸻鹬类以及雀形目的鹡鸰科、翠鸟科等为主,资源较为丰富;林地鸟类主要以雀形目鸟类为主,如各种科、莺科、鹟科、燕雀科、伯劳科、麻雀科等鸟类的数量十分丰富;猛禽类主要以隼形目鸟类为主,如红隼、日本松雀鹰、雀鹰、凤头蜂鹰、普通鵟等,均为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Ⅲ 重点保护鸟类

区域调查结果显示,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鸟类中有 16 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从 16 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类群看,隼形目猛禽最多,另外 2 种是雁形目的小天鹅和鸳鸯,1 种为鹃形目的小鸦鹃,1 种为鸮形目的东方角鸮。因此加大和升级对太湖湖滨国家湿地的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②鱼类

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鱼类共有 8 目 14 科 33 种,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在太湖定居的鱼类,如鲤鱼、鲫鱼、鳊鱼、鲚和银鱼;一类是江海洄流性鱼类,如鳗鱼、鲥鱼和东方鲀等;还有江湖洄流性鱼类,如草鱼、青鱼、鲢鱼、鳙鱼等,在繁殖季节到长江流水环境产卵,繁殖后再回到湖中肥育。

③两栖爬行类

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内共有两栖、爬行动物有 3 目 5 科 10 种,包括黑斑侧褶蛙,饰纹姬蛙,乌龟,中华鳖,黄喉拟水龟,中华鳖,赤链蛇,王锦蛇,黑眉锦蛇,红点锦蛇,乌梢蛇。

④大型底栖类

湿地公园内共计发现大型底栖动物有 8 目 10 科 15 种,包括梨形环棱螺、铜锈环棱螺、方形环棱螺、中华园田螺、河蚬、圆顶珠蚌、背角无齿蚌、三角帆蚌、尖口扁卷螺、日本沼虾、秀丽白虾、克氏原螯虾、中华绒螯蟹、中华拟颤蚓、水丝蚓。

⑤哺乳动物

调查发现,江苏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共有哺乳动物有 6 目 7 科 11种,包括东方田鼠、棕色田鼠、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臭鼩、刺猬、猪獾、黄鼬、草兔和大蝙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