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望山风景区 编辑

连云港市境内风景区

孔望山风景区孔望山风景区

孔望山景区,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距连云港市区2.5公里,因孔子登山望海而得名,这里有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祭海的杯盘石刻,有秦王朝的东大门遗址;有中国最早的东海神庙遗址;有迄今为止中国唯一的汉代圆雕石象;有北齐年间的千年古刹;有唐、宋、元、明各朝代官宦文豪的题刻;特别是东汉摩崖造像的发现,取代了敦煌莫高窟“中华母窟”的桂冠,证实了以孔望山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其价值无法估量,堪称国宝。加之那巧夺天工的龙洞,神奇美丽的传说,“华夏第七十一福地”的称谓享誉海内外。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孔望山风景区

外文名:Hole at mountain scenic spot

地理位置:连云港市区2.5公里

开放时间:全年:周一至周日 07:30-18:00

占地面积:73 公顷

地理环境

编辑
孔望山位于锦屏山东北部,东依盐河、北临玉带河,距海州古城东4公里。东西长800米,南北宽300米,海拔123米,面积73公顷。山体由花岗岩和片麻岩组成,距今有18亿年的历史。《舆地要览》载,“孔子问官于郯子,赏此登山以望东海,故名。又名古城山。因山畔有故城基址。”《嘉庆海州直隶州志》载:“孔望山有龙洞,唐时为龙兴山。”宋金交战之际,义军首领魏胜在此山设兵巡望,又名巡望山。

自然资源

编辑
孔望山景源丰富多彩,类型齐全,可分为两大类,即自然景源和人文景源。自然景源方面,孔望山气候湿润,造就了丰富的生物群落。植被类型有针阔叶混交林、竹林、丘陵低山草丛和人工经济果树林。树种达30多种,山上常见树木有麻栎、构树、楝树、桑树、楸树、黑松、赤松、榆树、槐树、柳树、树、女贞、玉兰、金镶玉竹、毛竹等,另有桃、樱桃、苹果、梨、杏、柿、枣、山楂、葡萄等经济树种遍布山野。龙洞庵内有1200年树龄的古柏和800年树龄的糯米茶树。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0%,是白鹭、喜鹊、斑鸠和一些不知名鸟儿及野生小动物集聚地,在山东北部建起了白鹭保护区。在人文景源中又分为历史人文景源和现代人文景源。历史人文景源有原始社会新时器时代祭海的杯盘石刻、孔望山摩崖造像、千年古刹龙洞庵、秦王朝的东大门遗址等10余处;孔望山曾吸引众多古代名人来此咏唱,刘长卿、苏东坡、石曼卿、林则徐、陶澍等,都登临孔望山,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现代人文景源有孔子望海像、朐海湖垂钩中心、神灵洞等9处。20年来,先后建成进山道路、停车场、步游道、各广场、孔子像、旅游公厕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观光路网,有效的把各景点串联组合为一整体。通过不断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和景点周边环境绿化,以及整顿景区软环境,让景区形象有了质的飞跃,并有效地整合了旅游资源。2004年元月8日,孔望山景区经国家旅游局审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孔望山风景区

盐河南路

详情

主要景点

编辑
1、佛教摩崖造像,位于孔望山的西南部,依山崖的自然形势凿成。现存造像105个,分布在东西长17米,高8米的山崖上。造像有佛、菩萨、弟子、力士和供养人。大多反映释迦牟尼的本生故事和佛教传统。本生故事有萨陲那太子“舍身饲虎”图。佛教故事有“说法图”、“涅槃图”等。

龙洞龙洞

2、龙洞庵,位于孔望山南侧,始建于北齐年间,唐中宗时改建为龙兴寺。明代于旧址上重建,更名“龙洞庵”。“文革”中龙洞庵也遭受了劫难,塑像被毁,文物流散。龙洞庵的整个建筑以大殿的山门为一中轴线,组成一个高低错落,左右对称的建筑群。从山门拾级而上,穿过圆洞式山门,进入院中,单檐硬山顶的大殿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的佛像,两侧是阿傩和迦叶两个弟子。两侧周围是十八罗汉彩绘塑像。前山门中的神座上,前面是弥勒佛,后是韦驮塑像,两侧是四大天王。东厢房是观音殿。整个建筑轮廓雄浑,气势壮观。大殿两侧有棵千年古柏,仍然苍翠欲滴。东侧有棵始植于宋代的糯米茶树,春季花开时节,菊院清香。院内还有古井一口,名曰“甘露泉”。

杯盘刻石杯盘刻石

3、孔望山杯盘刻石,位于孔望山的最高处,是在一块天然大石上凿成。大石全形如砚,故称“砚石”,大石略呈长方形,东西320厘米,宽200厘米,厚70—120厘米,底部有三块小石支撑。大石东段凿成平面,平面正中有一直径40厘米的盘形凹刻,周围有8个标形凹刻。大岩东北端厚壁上镌有隶书体“砚石”两字,字径14厘米。孔望山杯盘刻石是东汉时期祭祀东海君之物。

孔望山石象孔望山石象

4、孔望山石象,位于孔望山摩崖造像东约70米处,石象为主体圆雕,是依一块花岗岩巨石的自然形状雕凿而成。比一般真象的躯体还要大的多。身高2.60米,身长4.8米,背宽3.5米。象身西侧有一高88厘米,宽49厘米,深0.2厘米的阴凿凹面,系未见刻铭的题榜。象身东侧以阴线刻一高113厘米,宽62厘米的方框,内刻隶书体“象石”二字。在刻铭与象前腿之间,有一个平面浅浮雕象奴,高92厘米,头带“T”字型发髻,双脚带有脚铃,右手持一铁钩。石象足下雕有仰瓣莲花。

龙洞石刻龙洞石刻

5、龙洞石刻,位于孔望山龙洞庵两侧“龙洞”的内外石壁上。题刻20多处,年代宋至清,大字近3尺,小字寸余。龙洞石刻中,以明代石刻最为丰富。有明代淮海安府知府陈文烛写的《孔望山铭》。有明代嘉庆时期海州知州王同的榜书题刻“归云飞鸟”,还有明邵瑞良的“归云洞”题刻。明代林廷玉的诗刻:“看龙洞偶成,幻化成溟蒙,丹崖一洞空。地灵呼即应,应是讶相逢。”还有明刻中的王同六言诗刻,最具代表性,诗曰:“龙洞良宵月照,黄花满地秋香,此时此会文彦,一殇一咏情长。矗矗山岩曲抱,潺潺朐海东流。明朝分袂城市,琴尊回忆绸缪。”字体严谨,风格古拙,笔力遒劲,风格犹如宋篆,而且写景抒情,给人以很高的艺术享受。

6、东海庙遗址及东海庙碑,位于孔望山西南端,碑的内容为东海相桓君修缮东海庙的缘起、经过及“尊灵祇、敬鬼神”的宗旨。碑背有一行17字:“阙者,秦始皇所立,为之秦东门阙,事在史记。”

相关事件

编辑
2016年12月5日,国家旅游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在4A级景区处理名单中,被严重警告。

下一篇 渔湾景区

上一篇 海上云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