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程 编辑
朱程(1910年12月20日—1943年9月28日),字公行,1910年12月20日出生于苍南县矾山镇内山村,早年就读于温州商业学校,后考入黄埔军校,第6期毕业,后留学日本。1937年5月回国,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历任华北抗日民军司令员、冀鲁豫军区第一、第五分区司令员,领导开辟鲁西南、鲁东南抗日根据地。他英勇抗击日寇,身经百战,屡立战功。1943年9月28日在山东曹县王厂地区与日寇浴血奋战9小时,壮烈殉国,时年33岁。他的英名被戴入《全国百名抗日英雄谱》。
(概述图来源 )
中文名:朱程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10年12月20日
逝世日期:1943年9月28日
毕业院校:黄埔军校
主要成就:华北抗日民军司令员,冀鲁豫军区第一、第五分区司令员
出生地:浙江苍南县矾山镇内山村
字:公行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1927年,投笔从戎,到武汉加入了北伐军。
1928年,朱程自北伐军教导队考入黄浦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
1929年3月,毕业于黄埔军校第6期。
1930年,在国民党军德州教导队任见习教官时,因参与反对蒋介石的活动被捕入狱 ,关押了一年半 。
1931年出狱后,朱程回平阳,受共产党人影响,接受革命思想。后在津浦铁路警察行政督察总署和护路大队任中队长时,曾秘密协助浙南中共组织和红军游击队建立联络点,筹措枪支弹药。
1934年,朱程被派往日本,入东京铁道学院,专攻铁路管理学。
1935年,经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即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前身)。
1937年5月,离毕业还有两个月,为参加抗日救亡工作,他毅然回国,到山西国民兵军官教导团任教官。
全国抗战爆发后,朱程先后任河北民军第10、11大队大队长,第11、4团团长。民军成员不少是来自平津和各地热情抗战的青年学生和农民。为把民军造就为真正的抗日武装,他常对全团干部战士说:“民军为人民,驱逐日寇出国土,抗日救亡是民军的宗旨。谁消极和反对抗日,就和谁决裂。”
在11团任团长时,朱程积极支持中共派出担任该团政治部主任的闻允志建立秘密党支部,该团的政治工作干部多数是共产党员。因此,11团名义是河北民军,实际上是由我党掌握的一支抗日武装,活动于敌后的林县、汤阴、淇县、安阳一带,在朱程指挥下,攻打过鹤壁集、高村桥伪据点,还破坏过敌人的交通命脉平汉铁路,对于敌占区的群众起到了鼓舞作用。
为坚持团结抗战,他与国民党反共顽固派张荫梧进行坚决斗争。1939年6月,朱程率第4团脱离河北民军,根据八路军总部的指示,建立华北抗日民军,任司令员。
1939年9月,朱程加入经朱德总司令介绍中国共产党 ,后指挥部队取得狮山伏击战等战斗的胜利。1940年2月,朱程任八路军第2纵队民军1旅旅长,随纵队东进冀鲁豫边区,先后兼任冀鲁豫军区第1、5分区司令员,指挥部队参加多次反“扫荡”作战,屡屡获胜,开辟和坚持了以内黄、曹县为中心的沙区抗日根据地。
1943年9月28日,在山东曹县西南地区王厂反“扫荡”作战中,为掩护主力突围,他亲率百余人顽强抗击敌人,在激战中英勇牺牲。
2005年9月4日上午,苍南县委、县政府在矾山镇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座谈会暨抗日民族英雄“铁军将才”朱程铜像揭幕仪式。 新落成的“铁军将才”朱程铜像坐落在苍南县矾山镇内山村朱程烈士故居内,铜像高3.3米,重600斤,底座2.2米。朱程头戴八路军军帽,面容威武庄严,矗立在苍松绿荫之中。 在现场,数百名来自社会各界的群众在朱程烈士故居聚集,庄严注视了揭幕过程。原温州市长卢声亮、温州市人大副主任陈志坚、市政协副主席王成云、苍南县委书记余梅生、苍南县政协主席雷必贵等为“铁军将才”朱程铜像揭幕,苍南县矾山镇第一辅导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向铜像敬献了鲜花。朱程烈士的孙子朱思共也到场敬献花篮。朱思共现是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他同样为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表示,要继承爷爷的遗志,贡献力量报答党和人民。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