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 编辑
校,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此字最早字形见于战国文字。本义是指古代桎、梏一类的刑具。引申指田猎时用来拦阻野兽的木栅栏。
中文名:校
拼音:xiào;jiào
部首:木
五笔:suqy(86),sury(98)
仓颉:dyck
郑码:fsoo
字级:一级字(编号:1847)
平水韵:去声·十九效
注音:ㄒㄧㄠˋ;ㄐㄧㄠˋ
四角号码:40948
笔顺编号:1234413434
总笔画:10
部外笔画:6
统一码:基本区 U+6821
字形结构:左右结构
字形演变(文中出现序号参照此图所示文字)
形声字。从木,交声。1.音jiào。本义指古代桎、梏一类的刑具。《说文》:“校,木囚也。”王筠句读:“囚从口,高其墙以阑罪人也。木囚者,以木作之如墙也。桎梏皆围其手足,情事相类,故得校名。”《易·噬嗑》初九爻辞:“屦校灭趾。”又上九爻辞:“何校灭耳。”邵雍注:“屦校,桎其足,桎大而没趾。何校,械其首,械大而没耳也。”引申指田猎时用来拦阻野兽的木栅栏。《汉书·成帝纪》:“(元延二年)冬,行幸长杨宫,从胡客大校猎。”颜师古注:“校,谓以木自相贯穿为阑校耳。……校猎者,大为阑校以遮禽兽而猎取也。”又引申指古代军队的一种建制。《汉书·卫青传》:“军大捷,皆诸校力战之功也。”颜师古注:“校者,营垒之称,故谓军之一部为一校。”《资治通鉴·周纪五》:“正月,王陵攻邯郸少利。益发卒佐陵,陵亡五校。”胡三省注:“校,犹部队也。”又指军职级别。《集韵·效韵》:“校,木为栏格,军部及养马用之,故军尉马官皆以校为名。”《后汉书·顺帝纪》:“(汉安元年,冬十月)癸卯,诏大将军、三公选武猛试用有效验任为将校者各一人。”《资治通鉴·汉纪四十六》:“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胡三省注:“校,诸校尉也。”(按:以上二义亦读xiào。《广韵·效韵》:“校,校尉,官名。又音教。”《集韵》为“后教切”。前引《通鉴》胡注均言“户教翻”)又指对抗,较量。《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臣乘君则主失威,下尚校则上位危。”《史记·春申君列传》:“韩魏之强,足以校于秦。”又指校对,比较。《汉书·张安世传》“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资治通鉴·晋纪二十六》:“以吾击晋,校其强弱之势,犹疾风之扫落叶。”又指计算,清点。《荀子·王霸》:“暗君者必将急逐乐而缓治国,故忧患不可胜校也。”《汉书·贾捐之传》:“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校。”2.音xiào。学校。《集韵·效韵》:“校,教学之宫。”《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杜预注:“乡之学校。”陆德明释文:“校,郑国谓学为校。”《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英译 | 例句 | 例词 |
---|---|---|---|---|---|
jiào | 名词 | 古代刑具。枷械的统称 | fetters | 屦校灭趾。——《易·噬嗑》。 何校灭耳。注:“若今枷项也。” 大校重牢,五木被体。——《新唐书》 | |
栅栏 | railing | 天子校猎。——《汉书·司马相如传》。 | |||
校样 | proof | 一校;二校 | |||
“校人”的省称。养马官 | horsekeeper official taking charge of horsekeep | 六厩成校。——《周礼·校人》 校正属焉。——《左传·成公十八年》。注:“主马官。” | |||
xiào | 名词 | 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 | shool | 学校;校园;技校;院校;军校;校长;转校 | |
古代军营的一种建制。亦指“军营” | barrack | 常护军傅校获王。——《汉书·卫青传》。注:“校者,营垒之称。” 五校大夫。——《战国策·中山策》。注:“军营也。” | |||
jiào | 动词 | 订正,改正 | proofread | 校,度也。——《广雅》 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汉书·张安世传》 | |
考核,考察 | examine;check | 比校民之有道者。——《国语·齐语》 以实校之。——《资治通鉴》 | |||
较量 | contest | 校武票禽。——扬雄《长杨赋》 不与诸弟校竞。——李延寿《北史》 | |||
对抗;抗衡 | oppose;resist | 韩魏之强,足以校于秦。——《史记》 而与奥同盟之德国,示威胁俄,俄不敢校,而塞卒吞声。——梁启超《欧战蠡测》 | |||
计较;考虑 | fuss about | 犯而不校。——《论语》 其间得失何足校。——宋·欧阳修《寄圣俞》 | |||
装饰 | decorate | 校饰;校具;校体 | |||
计算 | calculate | 校计 |
说文解字
【卷六】【木部】古孝切
木囚也。从木交声。
说文解字注
校,木囚也。囚、繫也。木囚者,以木羁之也。《易》曰:“屦校灭趾,何校灭耳。”屦校,若今军流犯人新到着木靴,何校,若今犯人带枷也。《周礼·校人》注曰:“校之言挍也。主马者必仍挍视之。校人,马官之长。”按此引伸假借之义也。陆德明曰:“比挍字当从手旁。”张参《五经文字·手部》曰:“挍,经典及《释文》或以为比挍字。”案:字书无文,张语正谓《说文》无从手之挍也。唐石经‘考校’字皆从木。用张说也。但订以《周礼》郑注,则汉时固有从手之挍矣。“比挍”字、古葢矣正文。较榷等皆可用。”
从木。交声。古孝切。二部。
康熙字典
《唐韵》《正韵》古孝切。《集韵》《韵会》居效切。並音教。《说文》:木囚也。徐曰:校者,连木也。《易·噬嗑》:屦校灭趾。疏:谓梏其行,即械也。
又角也,报也。《论语》:犯而不校。
又考校。《礼·学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又比校。《周礼·天官》:小宰比官府之具。注:比校次之。疏:使知善恶足否也。
又检校。《前汉·食货志》:贯朽而不可校。
又遮木以阑禽兽曰校。《汉·成帝纪》:大校猎。又订书曰校。《前汉·刘向传》:诏向校中五经秘书。
又《小尔雅》:战交曰校。
又《唐韵》《韵会》胡敎切。《集韵》后教切。《正韵》胡孝切。並音效。学宫名。夏曰校,校者,教也,乡学为校。《左传·襄三十一年》: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前汉·平帝纪》:郡国曰学,侯国曰校。
又支木为栏格以养马曰校。《周礼·夏官》校人之职:六廏成校,校有左右,为十二闲。
又军部有阑格者亦曰校。《前汉·百官表》:司隶校尉,城门校尉。《刑法志》:内增七校。《释名》:校,号也,将帅号令之所在也。
又姓。《统谱》:唐校杰,天宝中士曹。
又《集韵》吉巧切。《韵会》《正韵》古巧切,並音绞。疾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引之则纵,释之则不校。
又《集韵》《类篇》並何交切。音肴。枋也。豆中央直者为校。《礼·祭统》:夫人荐豆执校。
又《集韵》下巧切。音骹。几足也。俎几之下横木为足者。《礼·士昏礼》:主人拂几授校。注:胡饱切。
又《集韵》丘交切。音敲。义同。
说文解字注1
说文解字注2
康熙字典
字形对比
左至右依次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日本-韩国
书写演示
“校”字书写演示
书法赏析
篆书赏析 | 隶书赏析 | 楷书赏析 | 行书赏析 | 草书赏析 |
中上古音
时代 | 声韵系统名称 | 韵部 | 声母 | 韵母 |
---|---|---|---|---|
先秦 | 高本汉系统 | k | ŏɡ | |
王力系统 | 宵 | k | eau | |
董同龢系统 | 宵 | k | ɔɡ | |
周法高系統 | 宵 | k | raw | |
李方桂系统 | 宵 | k | ragwh | |
两汉 | 西汉 | 宵 | ||
东汉 | 宵 | |||
隋唐 | 拟音/高本汉系统 | k | au | |
拟音/王力系统 | k | au | ||
拟音/董同龢系统 | k | au | ||
拟音/周法高系统 | k | au | ||
拟音/李方桂系统 | k | au | ||
拟音/陈新雄系统 | k | ɔu |
韵书集成
字形 | 韵书 | 小韵 | 摄 | 声调 | 韵目 | 字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
校 | 广韵 | 效 | 效 | 去声 | 效 | 匣 | 开口呼 | 二 | 全浊 | 胡教切/音教 | ɣau | |
敎 | 效 | 去声 | 效 | 见 | 开口呼 | 二 | 全清 | 古孝切/胡教切 | kau | |||
集韵 | 效 | 平声 | 爻 | 匣 | 开口呼 | 二 | 全浊 | 何交切 | ɣɪau | |||
效 | 平声 | 爻 | 溪 | 开口呼 | 二 | 次清 | 丘交切 | kʰɪau | ||||
效 | 上声 | 巧 | 见 | 开口呼 | 二 | 全清 | 古(吉)巧切 | kɪau | ||||
效 | 上声 | 巧 | 匣 | 开口呼 | 二 | 全浊 | 下巧切 | ɣɪau | ||||
效 | 去声 | 效 | 匣 | 开口呼 | 二 | 全浊 | 后敎切 | ɣɪau | ||||
效 | 去声 | 效 | 见 | 开口呼 | 二 | 全清 | 居效切 | kɪau | ||||
韵略 | 去声 | 效 | 胡孝切 | |||||||||
去声 | 效 | 居效切 | ||||||||||
增韵 | 上声 | 巧 | 古巧切 | |||||||||
去声 | 效 | 胡孝切 | ||||||||||
去声 | 效 | 居效切 | ||||||||||
中原 音韵 | 孝 | 去声 | 萧豪 | 晓 | 全清 | xau | ||||||
窖 | 去声 | 萧豪 | 见 | 全清 | kau | |||||||
中州 音韵 | 去声 | 萧豪 | 奚呌切 | |||||||||
去声 | 萧豪 | 江效切 | ||||||||||
洪武 正韵 | 佼 | 上声 | 巧 | 见 | 古 | 全清 | 古巧切 | kau/kiau | ||||
效 | 去声 | 效 | 匣 | 胡 | 全浊 | 胡到切 | ɣdu/ɣau | |||||
教 | 去声 | 效 | 见 | 古 | 全清 | 居效切 | kau/kiau | |||||
分韵 摄要 | 教 | 阴去 | 见 | |||||||||
效 | 阳去 | 晓 |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