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 编辑

西北大学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Northwest University),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该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长安联盟创始成员,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中国西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学府。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9年成为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建高校。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太白校区、桃园校区、长安校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360余亩,有24个院(系)和研究生院、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直属附属医院、7个非直属附属医院。设有87个本科专业;有2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教职工3080余人;在校生28000余人。创办时间1902年主管部门陕西省知名校友侯伯宇、张国伟、王岐山贾平凹、刘世锦、张维迎、冯仑苏晓梅、田在艺、任纪舜、侯洵、翟明国、张彦仲学校官网http://www.nwu.edu.cn图集

目录1办学历史▪1902—1914年▪1915—1923年▪1924—1936年▪1937—1948年▪1949—至今2办学条件▪院系专业▪师资力量▪学科建设▪教学建设▪合作交流▪社会评价3学术研究▪科研机构▪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学术资4文化传统▪学校标识▪精神文化5校区情况▪太白校区▪长安校区▪桃园校区6学校领导▪现任领导▪历任领导7校园环境8知名校友9所获荣誉基本信息

办学历史

编辑

1902—1914年

西北大学礼堂草坪西北大学礼堂草坪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由清朝光绪皇帝御笔朱批设立。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4月12日陕西巡抚升允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关于开办陕西大学堂的奏本,其中有光绪皇帝“著即督饬,认真办理,务收兴学实效,单并发”的亲笔朱批。奏本内容表明,早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陕西已拨库银二万两兴建陕西大学堂,首批录取的40名学生于1902年3月25日开学上课。1912年3月,成立了以张凤翙为会长的西北大学创设会,并推原陕西法政学堂校长钱鸿钧为校长,积极筹建西北大学。

黄河研究院在西北大学成立。

2021年6月,加入陕西高校革命文化传承联盟。

2022年5月16日上午,陕西省孔子学院联盟成立,联盟首批理事成员单位由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及西安博爱国际学校七所合作共建孔子学院(课堂)的院校组成。 7月17日,西北大学在太白校区举行冰峰饮品研究院揭牌暨聘任仪式。 9月,西北大学等高校联合发起成立全国高校碳中和人才培养联盟。

2023年6月27日,西北大学吉尔吉斯斯坦研究中心成立。 8月2日上午,西安市长安区医院与西北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签署暨西北大学长安医院揭牌仪式在长安区医院举行。 9月22日,西北大学和陕西省宋庆龄基金会举行宋庆龄研究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 10月21日,西北大学阿尔及利亚研究中心成立。 12月10日,陕西国际传播中心在西安成立,西北大学为首批“共建高校”。 12月29日,西北大学科技园在咸阳高新区揭牌成立。

2024年3月6日,西北大学-香港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联合中心在西安揭牌成立。 5月27日,西北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教学中心落成。

办学条件

编辑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设有24个院(系)和研究生院、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6个非直属附属医院,开设87个本科专业。

西北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专业名称

修业年限

学位授予门类

所属院系

汉语言文学

四年

文学

西北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

四年

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

四年

文学

戏剧影视文学

四年

艺术学

广播电视编导

四年

艺术学

国际政治

四年

法学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历史学▲

四年

历史学

世界史

四年

历史学

考古学

四年

历史学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文物与博物馆学

四年

历史学

文物保护技术

四年

历史学

经济学

四年

经济学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统计学

四年

经济学

财政学

四年

经济学

金融学

四年

经济学

金融工程

四年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四年

经济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四年

管理学

工商管理

四年

管理学

会计学

四年

管理学

旅游管理

四年

管理学

管理科学

四年

管理学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应急管理

四年

管理学

人力资源管理

四年

管理学

行政管理

四年

管理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四年

管理学

图书馆学

四年

管理学

档案学

四年

管理学

英语

四年

文学

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俄语

四年

文学

日语

四年

文学

法学

四年

法学

西北大学法学院

知识产权

四年

法学

哲学

四年

哲学

西北大学哲学学院

社会工作

四年

法学

新闻学

四年

文学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广告学

四年

文学

网络与新媒体

四年

文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四年

艺术学

动画

四年

艺术学

西北大学艺术学院

美术学

四年

艺术学

视觉传达设计

四年

艺术学

环境设计

四年

艺术学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艺术学

金融数学

四年

经济学

西北大学数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四年

理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四年

理学

应用统计学

四年

理学

物理学

四年

理学

西北大学物理学院

应用物理学

四年

理学

材料物理

四年

理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四年

理学

化学

四年

理学

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应用化学

四年

理学

化学生物学

四年

理学

材料化学

四年

理学

地质学

四年

理学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地质工程

四年

工学

勘查技术与工程

四年

工学

资源勘查工程

四年

工学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四年

理学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四年

理学

地理信息科学

四年

理学

环境工程

四年

工学

环境科学

四年

理学

城乡规划

五年

工学

生物科学

四年

理学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技术

四年

理学

生态学

四年

理学

药学

四年

理学

中药学

四年

理学

生物医学科学

四年

理学

西北大学医学院

临床医学

五年

医学

口腔医学

五年

医学

电子信息工程

四年

工学

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

四年

工学

通信工程

四年

工学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四年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年

工学

软件工程

四年

工学

物联网工程

四年

工学

智能科学与技术

四年

工学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四年

工学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四年

工学

制药工程

四年

工学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工学

生物工程

四年

工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附属医院

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西北大学附属医院

西北大学附属神木医院

西北大学附属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西北大学附属西安高新医院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308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教授)5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6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

类别

姓名

全职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国伟、舒德干、张宏福、赵国春、刘买

双聘院士

武强、陈颙、张生勇、翟明国、张殿琳、殷鸿福、任纪舜、刘昌明、侯洵

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

曲安京

中组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赖绍聪、耿国华

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

范代娣、张志飞、 彪、马晓轩

中组部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任保平、 段清波、韩志斌

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刘建妮、 韩英锋、蒋真

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

任保平、段清波、韩志斌、卢山冰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吴汉宁、 张宏福、王宁练、 屈长征、张兴亮、 董云鹏、吴彪、 杨文力、张志飞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栾新军、建妮、管子玉、 龙晓平、海华、 齐晓光、关正辉、 韩英锋、刘小川

国家级教学名师

史启祯、耿国华、唐宗薰、赖绍聪

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

刘池阳、 董云鹏、阎宏涛、马晓轩、张文鹏、王震亮、吴汉宁、任保平、周立发、吴彪、范代娣、 张兴亮、韩志斌、郑晓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刘建妮、 栾新军、吴彪、 马晓轩、张志飞

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

王尧宇、赖绍聪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李浩王永强、屈长征、宋进喜、 张兴亮、张志飞、华洪、马海霞、任保平、 戴鹏高、袁洪林、刘建妮、卫引茂、韩志斌、黄琳娟、赵英永、张昕、 郭晓辉、吕兴强、陈富林

资料来源:

国家级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

带头人

审批时间

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基础课教学团队

史启祯

2007

古生物地层学课程群教学团队

张云

2008

计算机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耿国华

2008

地质学系晶体光学与岩石学

赖绍聪

2009

政治经济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白永秀

2010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地质学

考古学

国家重点学科

序号

重点学科类别

重点学科级别

重点学科名称及学科代码

批准年份

所在单位

1

0709 地质学

一级学科

0709 地质学

2007年

地质学系

涵盖5个二级学科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地球化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构造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2

0201 理论经济学

二级学科

020101 政治经济学

2007年

经管学院

3

0601 历史学

二级学科

060105专门史

2007年

历史学院

4

0710 生物学

二级学科

071001植物学

2007年

生命学院

5

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二级学科

081801矿产普查与勘探

2007年

地质学系

6

0712 科学技术史

二级培育学科

071200科学技术史

2007年

科学史高等研究院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物理学

化学

地质学

中国史

理论经济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科学技术史

生物学

应用经济学

中国语言文学

数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工商管理

地理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世界史

考古学

统计学

生态学

软件工程

中药学

-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学科代码

学科门类

学位授权点

0201

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0202

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0305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0501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

0601

历史学

考古学

0602

历史学

中国史

0603

历史学

世界史

0701

理学

数学

0702

理学

物理学

0703

理学

化学

0705

理学

地理学

0709

理学

地质学

0710

理学

生物学

0712

理学

科学技术史

0713

理学

生态学

0714

理学

统计学

0812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17

工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8

工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835

工学

软件工程

1008

医学

中药学

1202

管理学

工商管理

1204

管理学

公共管理

1303

艺术学

戏剧与影视学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学科代码

学科门类

学位授权点

0101

哲学

哲学

0201

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0202

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0301

法学

法学

0305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040203

教育学

应用心理学

0501

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

0502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0503

文学

新闻传播学

0601

历史学

考古学

0602

历史学

中国史

0603

历史学

世界史

0701

理学

数学

0702

理学

物理学

0703

理学

化学

0705

理学

地理学

0709

理学

地质学

0710

理学

生物学

0712

理学

科学技术史

0713

理学

生态学

0714

理学

统计学

0803

工学

光学工程

080706

工学

化工过程机械

0809

工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0810

工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2

工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17

工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8

工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830

工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0832

工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0833

工学

城乡规划学

0835

工学

软件工程

1008

医学

中药学

1202

管理学

工商管理

1204

管理学

公共管理

1205

管理学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1303

艺术学

戏剧与影视学

1304

艺术学

美术学

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

学科代码

学位授权点

0251

金融硕士

0252

应用统计硕士

0351

法律硕士

0352

社会工作硕士

0453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0551

翻译硕士

0552

新闻与传播硕士

0651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

0853

城市规划硕士

0854

电子信息

0856

材料与化工

0857

资源与环境

0860

生物与医药

1056

中药学硕士

1251

工商管理硕士

1252

公共管理硕士

1351

艺术硕士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5月,学校3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3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并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类别

    名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地质学实验教学中心

    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应用经济学与管理学实验教学中心

    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基地班)

    经济学基地班

    历史学基地班

    物理学基地班

    化学基地班

    地质学基地班

    生物科学基地班

    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

    资料来源: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西北大学

    地质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类别

    名称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理论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特色专业

    地质学

    化学

    经济学

    资源勘查工程

    历史学

    物理学

    中药学

    汉语言文学

    考古学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过程装备与控制

    行政管理

    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地质学

    化学

    经济学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

    物联网工程

    能源化学工程

    资料来源:

    国家级精品课程

    年度

    课程名称

    2003

    构造地质学、计算机基础、中国传统文化

    2004

    鄂尔多斯盆地-秦岭造山带野外地质教学

    中级无机化学

    2005

    科技考古学概论

    2006

    政治经济学、数据结构、岩浆岩岩石学

    2007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史前考古学

    2008

    西方经济学、植物学

    200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2010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2012

    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政治经济学、中级无机化学、史前考古学、数据结构、构造地质学、西方经济学、计算机基础、植物学、科技考古学概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

    2013

    构造地质学、计算机基础、科技考古学概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西方经济学、岩浆岩岩石学、植物学、中国传统文化

    专业类别

    专业名称

    省级特色专业

    地质学、化学、经济学、文物保护技术、历史学、中药学物理学、过程装备与控制、汉语言文学、考古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行政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地理信息系统、材料化学

    省级名牌专业

    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经济学、历史学、资源勘查工程、考古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地理信息系统、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生物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文物保护技术、行政管理

    省级一流专业

    考古学、历史学、经济学、化学、地质学、物理学、汉语言文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电子科学与技术、新闻学、材料化学、化学生物学、应用物理学、文物保护技术、材料物理、生物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生物科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应用化学、工商管理、世界史、软件工程、能源化学工程、行政管理、物联网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化学、法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哲学

    资料来源:

    省级精品课程

    年度

    课程名称

    2003

    中国通史、构造地质学、中国传统文化、政治经济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广告学、鄂尔多斯盆地-秦岭造山带野外地质教学

    2004

    地理信息系统、中级无机化学、史前考古学、科技考古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人文地理学、科学史、动物生物学、综合英语

    2005

    植物学、数学建模、商法学、行政管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有机化学

    2006

    大学英语、化工原理、西方经济学、岩浆岩岩石学、周秦汉唐文明史

    2007

    财务管理、离散数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微生物学、文学概论

    2008

    古生物学、基础物理实验、国际金融学、古代汉语

    200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综合化学实验、测量学、新闻编辑—理论与实务、中国历史文选

    2010

    组织行为学、地球生物学、常微分方程、电影作品读解、基础化学实验

    2011

    动物生理学、半导体物理学、大学语文、金融法、管理运筹学、波谱原理及应用

    2012

    计算机基础与C语言程序设计、矿物学、汉唐考古学、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民法学

  •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6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等奖励。

    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成果名称

    完成人

    级别

    基于经典细读与方法引导的古代文学创新人才培养系列教材建设与教学实践

    李浩、段建军、张文利、李芳民、成明明、田苗、杨新平、杨遇青、邱晓、赵阳

    二等

    注重基础 强化实践 以国际化视野构建矿物岩石学434教学新体系

    赖绍聪、刘养杰、刘林玉、陈丹玲、康磊

    二等

    “五位一体”大学生信息设计创新能力分类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耿国华、董卫军、李剑利、彭进业、李康、张志勇、屈健、张蕾、刘晓宁、冯筠、赵武、王小凤

    二等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十分重视对外科技文化交流,已与美、英、法、德、日等近30个国家及地区的12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大英百科全书》曾将西北大学列为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社会评价

    西北大学在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501-600名,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排名第67名 ;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1001-2000名,亚洲排名位列251-260名 ;在2024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1001–1200名,亚洲大学排名中位列301–350名 ;在U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排第835名,亚洲排名第216名 。

  • 学术研究

    编辑

    科研机构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筹);1个国家级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1个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14个省部级科研基地。

    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机构

    级别

    科研平台

    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微检测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光电技术与纳米功能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碳氢资源清洁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光电技术与功能材料及应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省部共建西部能源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筹)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文化遗产数字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新型网络智能信息服务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早期生命与环境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丝绸之路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引智基地

    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引智基地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大熊猫金丝猴生物多样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省部共建大陆构造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基金委研究中心

    彭桓武高能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合成与天然功能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陕北能源先进化工利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国家林草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长柄扁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林草局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

    陕西西安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

    陕西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

    陕西省基础学科(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

    陕西省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光电子技术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生物技术与生化工程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合成与分离化学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生物材料及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分析科学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秦岭珍稀濒危动物保育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物理无机化学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早期生命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生物医药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理论物理前沿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流体力学数学理论与计算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碳中和技术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文化遗产数字人文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石墨烯联合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分部

    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资源化工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生物芯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全固态激光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生物材料与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主体一联合)

    陕西省洁净煤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主体一联合)

    陕西省中药创新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省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陕西省“一带一路”与哈萨克斯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陕西省构造年代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陕西省物理无机化学与西部资源化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陕西省早期生命起源及其与环境的协同演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陕西省无源物联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陕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陕西省软科学研究基地

    陕西省宏观经济软科学研究基地

    陕西“一带一路”科技交流与合作软科学研究基地

    陕西省高校专业技术转移机构

    陕西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陕西省校企新型研发平台

    陕西延长-西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四主体一联合”校企新型研发平台

    陕西省营养与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四主体一联合”校企新型研发平台

    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校企联合研究中心

    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生物农药校企联合研究中心

    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航天特种化工材料校企联合研究中心

    陕西省创新药物研究中心

    陕西省现代中药新药研发创新药物研究中心

    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天然多糖资源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黄土动力灾害与防控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油气资源光纤测井技术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西安市重点实验室

    西安市有机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

    西安市影像组学与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

    西安市糖生物学与糖工程重点实验室

    西安市智能感知与文化传承重点实验室

    西安市古生物信息学重点实验室

    西安市多种能源资源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

    西安市特种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

    西安市心脑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

    西安市功能超分子结构与材料重点实验室

    2021年5月10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论物理专款”学术领导小组、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主办,西北大学、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承办的第十七届“彭桓武理论物理论坛”在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举行。论坛上举行了“彭桓武高能基础理论研究中心(西安)”揭牌仪式。

    科研成果

    西北大学承担国家“973”、“863”、“攀登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计委重大产业化示范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或省部级项目437项,获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励233项,发表学术论文12101篇,出版专著692部。

    据2000、2001、2002年统计,该校被SCI收录论文数在全国高校排名分别居第27位、26位、28位。中国校友会网2011、2010年中国大学nature&science论文排行榜中西北大学均为9篇,分别名列第5和第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百余项。先后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陕西省最高科技成就奖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奖励。西北大学一批科研项目获国家立项,并获得较大额度的资金资助。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获320万元专项资金资助,承担国家科技部首届科技惠民计划项目获502.9万元资金资助,《名家四子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项目,获准资助额度18万元等。

    1998至2008年,西北大学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陕西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等一系列重大科研奖励,科研成果5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和“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了12篇论文。1997年,西北大学被SCI收录的论文数只有37篇,到了2004年,这个数字就上升到了200篇。

    2006年,西北大学共有327篇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

    2022年11月,西北大学牵头申请的“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专项“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与苏尔汉河流域古代人类文化与环境联合研究”项目、“文化科技与现代服务业”专项“考古有机残留物生物来源精细鉴别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绿色生物制造”专项“医用蛋白的绿色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部分重点专项项目立项 。

    学术交流

    titletitle

    西北大学具有面向世界开展国际交流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美、英、法、德、日等20余个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的1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邀请了包括杨振宁、李政道、普列高津、巴丁、丘成桐福井谦一、李约瑟、吴健雄、赵浩生、费正清、哈肯、利普斯科姆、克理夫·格兰杰、大卫·格罗斯、莫瑞斯等诺贝尔奖获得者或世界一流科学家在内的800余名国际知名学者来西北大学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举办国际学术会议40余次,接待来访学者、专家5000余人;招收长、短期留学生达2000人;派出合作研究、讲学、进修等人员达1000人。

  • 友好学校

    西北大学重视对外科技文化交流,截至2013年与美、英、法、德、日等2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1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国家

    学校

    日本

    京都大学,同志社大学,香川大学,广岛大学等

    韩国

    建国大学等

    泰国

    易三仓大学等

    澳大利亚

    维多利亚大学等

    美国

    美国西北大学,南卡罗来纳大学等

    加拿大

    多伦多大学等

    法国

    法国高等商学院,波尔多第一大学,波尔多第二大学等

    英国

    拉夫堡大学,伦敦大学等

    德国

    曼海姆大学等

    比利时

    ESHAL(艾斯)商学院,安特卫普大学等

    以色列

    本·古里安大学等

    塞尔维亚

    贝尔格莱德大学等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底,西北大学图书馆累计纸质藏书324万余册,电子图书277万余册,电子期刊82万余种,数据库258个,电子学位论文808万余册,音视频6万小时。现已建成了传统纸质资源与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学位论文、文摘索引、光盘、多媒体、视频等电子资源相互并存、互相补充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特色馆藏中尤以16万册线装古籍的收藏在西北地区独具特色,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收藏范围除中国各朝代刻本、印本外,还有日本本、朝鲜本等,内容包括敦煌佛经写本、宋元明清刻本、明清抄本、稿本等,已被确认的460部善本古籍堪属馆藏珍品。已有25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本馆还有连续收藏30年以上的中外文期刊和报纸,以及种类齐全的陕西地方志和大量台湾版的地方志。

  • 学术期刊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设有数学、物理学、信息科学、化学与化学工程、生命科学与医药学、地球科学、地理与环境科学等栏目。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主要反映校内外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社科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本刊以“守正创新,服务科研,传播学术,有补于世”为办刊宗旨,立足国内外科学发展前沿,展示西部学术文化风采,兼顾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崇尚学术争鸣与创新求实。

  • 文化传统

    编辑

    学校标识

  • 校徽

    校徽校徽

    关于西北大学标志校徽图案的设计说明

    原标志图案设计说明:

    1、西北大学校徽代表西北大学的形象,面向世界,校徽是西北大学对外展示的图形与标志。

    2、标志校徽图案追求美观大方、对称,线条流畅,图形与深刻内蕴相统一,简明易识,并具有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

    3、西北大学标志校徽以秦汉瓦当圆形图案为总体结构,以中国传统篆字与英文相结合,国内外均可理解其深刻内涵。

    4、西北大学地处周秦汉唐13朝古都—西安,标志校徽以秦汉瓦当形式展现西北大学所在地的地方特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显示出西北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综合性高等学府。

    5、1902代表西北大学建校时间,说明西北大学是中国西北地区建校最早的综合性高等学府。

    6、外圈的英文为:西北大学·中国·西安,世界各国都可理解西北大学的地理位置与悠久的建校历史。

    7、以篆字书写“西北大学”校名,黑底白字,阴阳结合,彰显中国古代文化、文明与周秦汉唐的古风文韵,体现中国传统书法的艺术特色,给人以深刻印象。

    8、此标志校徽作为西北大学永久标志校徽图案(此前西大无确定的形象校徽标志),从1992年9月确定并使用至今,得到全校师生的一致认可。

    设计者:屈琳

    原图案设计时间:1992年8月

    修改图案时间:2002年9月

    2019年西北大学视觉形象提升设计

    (2019年)新版校徽(2019年)新版校徽

    新标志设计说明:

    1.本标志由西北大学原标志合现代审美性、新媒体适配性、制图规范性及图形识别性为旨修 改得来;

    2.本标志分为主体图形与外框信息两大元素:主体图形为“西北大学”四个汉字的篆刻写法叠加在经过图像化处理的经典秦汉瓦当形态之上,突出古风文韵与西北大学厚重的历史感和地缘性特色;外框信息的文字内容为“西北大学,西安,中国”的英译文字,并结合了西北大学的初创时间 1902,传达自身信息;

    3.本标志采用深蓝色,彰显西北大学的厚重底蕴、权威姿态和博大胸怀。

    标志提升设计者:孙明远、王界一、李竣豪

    修改标志时间:2019年6月

  • 校旗

    校旗校旗

    精神文化

  • 校训

    西北大学“公诚勤朴”之校训,诞生于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西北联合大学在城固办学的艰难时刻就淬炼出了“公诚勤朴”的校训。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词典编纂家、文字改革家、教育家黎锦熙教授曾撰文阐述了“公诚勤朴”的含义:“公诚勤朴”校风养成,盖与西北固有优良之民性风习相应。

    “公”以去私,用绝党争;

    “诚”者天地之道也,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此足以去弱,弱源于虚,诚则实亦;

    夫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此足以去贫,非仅治学修业宜尔也;

    勤以开源,朴以节流,然朴之意又不止此,乃巧诈之反也。

  • 校歌

    校歌

    西北大学校歌

    刘卫平词

    汉唐胜地,西北上庠⑴,

    风雨设帐历沧桑⑵。

    公诚勤朴传薪火⑶,

    团结民主弦歌昂⑷。

    葱茏嘉木盛⑸,

    锦绣凤藻昌⑹。

    春秋代序,懿德远扬⑺!

    人文渊薮,科技殿堂,

    滋兰树蕙满庭芳⑻。

    旧学新知融四海⑼,

    鸿儒俊彦聚八方⑽。

    与终南巍巍,

    共河汉泱泱⑾。

    蜚英腾茂⑿,山高水长!

    注释说明

    ⑴“上庠”指高等学府。《汉书·董仲舒传》:“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史记·儒林列传》“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⑵此句谓西大在艰难中创业、发展、壮大。“风雨设帐”用《后汉书·马融传》典,后世常以“绛帐”代称高教事业,以“绛帐弟子”代指莘莘学子。高明教授曾撰文称西大的建立对西北地区具有“弦歌不辍,绛帐重开”的意义。

    ⑶1938年10月,西大始立斯训,迄今60余载,故曰“传薪火”。说详千里青《“公诚勤朴”新解》。

    ⑷“团结、进取、民主、奉献”乃西大校风。“弦歌”谓教育有道亦有效,典出《论语·阳货》。

    ⑸“嘉木”语出屈原《橘颂》:“后皇嘉树……受命不迁……秉德无私。”“葱茏嘉树”暗喻西大崇德重教,各项事业根深叶茂,欣欣向荣。

    ⑹此句谓西大学人著述丰硕,为世所重。“凤藻”指优秀文章,典出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古人常称文章高手为“吐凤人”。

    ⑺“懿德”指宽广胸襟和高尚情操。此句谓西大泽惠四方,文化形象崇高。

    ⑻上三句合谓西大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教学、科研实力雄厚,培育人才的效果可观可喜。“滋兰树蕙”语出屈原《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⑼此句谓治学授业,兼容并包古今中外之长。

    ⑽“鸿儒”指学问渊博的前贤,“俊彦”指才华出众的后学。此句谓西大人才济济。

    ⑾“河汉”在歌中指黄河,汉水。“泱泱”本谓水流奔腾,引申指宏大深广。此句暗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意。

    ⑿此句语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蜚英声,腾茂实。”亦作“飞声腾实”。《周书》:“咸能飞声腾实,不泯于百代之后。”歌中意谓西大声名事业俱盛,继往开来,前景辉煌。“蜚”同“飞”。

    注音:“庠”音xiáng。“弦”音xián。:“薮”音sǒu。“蜚”音fēi。

    西北大学

  • 校区情况

    编辑
    截至2024年5月,西北大学太白校区、长安校区、桃园校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360余亩。 学校法定注册地址是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北路 229 号 。

    太白校区

    太白校区位于西安市碑林区太白北路 229 号。 校区开设了地质学系、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医学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丝绸之路研究院、MBA教育中心、MPA教育中心等学院、碳中和学院 。

    太白校区图书馆太白校区图书馆

    长安校区

    长安校区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学府大街1号。 校区开设了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数学学院、科学史高等研究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学院、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文学院、艺术学院、物理学院、现代物理研究所、光子学与光子技术研究所、城市与环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和数据中心、文化遗产学院、历史学院、中东研究所、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等学院、碳中和学院 。

    长安校区图书馆长安校区图书馆

    桃园校区

    桃园校区位于西安市莲湖区高新四路155号。 西北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在桃园校区办学 。

    桃园校区

    桃园校区" alt="桃园校区

    桃园校区"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a6efce1b9d16fdfaaf51105227d79b5494eef01fcd4c?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336"/>桃园校区

    桃园校区

    学校领导

    编辑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蒋林

    党委副书记、校长

    孙庆伟

    党委常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肖道远

    党委副书记

    赵作纽、吕建荣、张清

    党委常委、副校长

    张远军、陈富林、吴振磊、 李振海

    副校长

    曹蓉

    党委常委

    田明纲、董国强

    历任领导

    历届党委书记

    姓名

    职务

    任期

    王亚杰

    党委书记

    2015.9~2023.11

    乔学光

    党委书记

    2011.01~2015.9

    孙勇

    党委书记

    2008.6~2010.12

    张炜

    党委书记

    2004.9~2008.5

    李军

    党委书记

    1998.10~2004.9

    董丁诚

    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党委书记

    1989.3~1991.8,1991.8~1998.10

    孙平

    党委书记

    1987.1~1989.3

    宫自杰

    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1986.2~1987.1

    林牧

    党委书记

    1985.4~1986.2

    巩重起

    党委书记

    1984.7~1985.4

    郭琦

    党委书记

    1978.5~1984.7

    苏贯之

    党委书记

    1973.11~1977.11

    刘永

    党委书记,党的核心小组组长

    1970.12~1971.2,1971.2~1973.11

    吴大羽

    党委第一书记(代理)

    1963.7~1967.1

    刘端

    党委书记,党委第一书记

    1954.4~1959.3,1959.3~1963.7

    历届校长

    姓名

    职务

    任期

    郭立宏

    校长

    2015.03~2023.11

    方光华

    校长

    2010.12~2015.03

    乔学光

    校长

    2008.06~2010.12

    孙勇

    校长

    1999.08~2000.06(副校长,主持工作) 2000.6~2008.6(校长)

    王忠

    校长

    1997.07~1999.03

    陈宗

    校长

    1995.12~1997.07

    郝克刚

    校长

    1991.08~1995.12

    张岂之

    校长

    1985.04~1991.08

    巩重起

    校长

    1982.03~1985.04

    郭琦

    校长

    1978.06~1982.03

    刘端棻

    校长

    1959.4.1~1966 ,1954.4~1963.8

    侯外庐

    校长

    1950.7.10~1958.7.5

    岳劼恒

    代理校长.代理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9.5~1949.8 1949.8.4~1950.7

    杨钟健

    校长

    1948.12.11~1949夏

    马师儒

    校长

    1948.4.29~1948.9.21

    刘季洪

    校长

    1944.12.23~1947.10

    杨宙康

    代理校长

    1944.2~1944.7

    赖琏

    校长

    1942.10.21~1944.8.1

    陈石珍

    代理校长

    1940.10~1942.3

    胡庶华

    校长

    1939.11.28~1941.2.14

    王凤仪

    校长

    1925.冬~1927.1.8

    李仪祉

    校长

    1925.5~1925冬

    傅铜

    校长

    1924.5.8~1925.5

    宋焕彩

    校长

    1914冬~1915春

    钱鸿钧

    校长

    1912春~1914冬

    张凤翙

    西北大学创设会会长

    1912~1915

    周镛

    陕西高等学堂专职监督(即行政首长)

    1906~1911

    吴树棻

    陕西大学堂总办(即校长)

    1902.2~1905

    屠仁守

    陕西大学堂主要筹办人

    1902年2月之前

    校园环境

    编辑
    在西北大学太白校区有一座古朴幽雅的实际寺亭——唐代实际寺遗址。根据北宋史家宋敏求所撰《长安志》记载,实际寺之地本是隋初名臣长孙览妻子郑氏的宅院,后来改建成实际寺。在唐长安城108寺中,实际寺是格外重要的一个寺院,它是唐长安城中最著名的寺院之一,也是唐高僧云集的场所。三论宗之吉藏,净土宗之善导、怀浑,律宗之鉴真,皆曾在实际寺生活或受戒,在弘传中国佛教的历史长河中,都写下了可贵的篇章 。

    <p>唐代实际寺遗址

    唐代实际寺遗址

    唐代实际寺纪念碑

    知名校友

    编辑
    建国以来,西北大学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专业人才10余万名,其中绝大多数已成为所在行业、部门、地区的业务骨干、学术带头人和领导干部。西北大学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经济学家的摇篮”、“作家的摇篮”。

    西北大学杰出校友

    领域

    姓名

    职务

    姓名

    职务

    院士/专家

    阎隆飞

    中国科学院院士

    舒德干

    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山

    中国科学院院士

    徐宗本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田在艺

    中国科学院院士

    任纪舜

    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昌

    中国科学院院士

    侯洵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国伟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殿琳

    中国科学院院士

    翟明国

    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卫健

    中国科学院院士

    崔鹏

    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加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

    张彦仲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生勇

    中国工程院院士

    赵文智

    中国工程院院士

    任益民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吴如山

    欧洲科学院通讯院士

    牛文元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侯伯宇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侯氏变换”提出者侯伯宇

    闫章更

    弹道专家,荣立一等功、受到了中央军委表彰

    王茹芝

    新中国第一代爆破力学专家

    康永孚

    著名钨矿地质学专家

    赵玉珉

    新中国会计教学的拓荒者、教育学家

    张庆余

    著名火箭专家

    方丹群

    著名环境物理学家、多项国际大奖获得者

    李国桢

    著名陶瓷专家

    张克勤

    新中国第一位钻井泥浆专家

    -

    -

    作家/诗人/文学

    牛汉

    著名诗人

    雷抒雁

    著名诗人

    贾平凹

    著名作家

    迟子建

    著名作家

    鬼子

    著名作家

    吴克敬

    著名作家

    杨少衡

    著名作家

    王宏

    著名作家

    杨闻宇

    著名作家

    方英文

    著名作家

    和谷

    著名作家

    沈宁

    著名作家

    熊正良

    著名作家

    何西来

    著名文学评论家

    王富仁

    著名文学评论家

    刘辽逸

    著名文学翻译家

    考古

    韩伟

    著名考古学家

    巩启明

    著名考古学家

    经济

    洪文远

    我国世界经济学科开拓者

    樊亢

    我国世界经济史学科的奠基人

    张维迎

    著名经济学家

    魏杰

    著名经济学家

    刘世锦

    著名经济学家

    -

    -

    人文自然社会学科

    齐越

    著名播音艺术家

    盖山林

    中国岩画学开拓者

    罗健夫

    全国知识分子的楷模

    杨拯陆

    献身于大漠戈壁的烈士,爱国将领杨虎城之女

    李玉虎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

    -

    -

    政治界

    申健

    担副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重任

    冯岭安

    担副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重任

    张丁华

    担副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重任

    宋汉良

    担副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重任

    安启元

    担副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重任

    吴桂贤

    中共第9、10、11、12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共和国第一任女副总理

    王岐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李家祥

    十二届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陈里

    中央政法委宣教室副主任

    徐水师

    原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局长

    实业

    冯仑

    万通控股董事长

    -

    -

    所获荣誉

    编辑

    时间

    奖项名称

    2022年4月

    被授予陕西省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22年4月

    该校团委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2022年3月

    入选陕西省2021年度“双百工程”先进单位拟表彰名单

    2022年2月14日

    入选教育部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名单

    2022年1月

    荣获2021年陕西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21年11月

    荣获2021年“三下乡”省级示范学校荣誉称号

    2017年11月

    荣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2015年2月

    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下一篇 企业贷款

    上一篇 政府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