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匈奴歌 编辑
作品名称:匈奴歌
创作年代:汉
作品出处:《汉乐府诗集》
文学体裁:乐府诗
失我焉支山①,令我妇女无颜色②。
失我祁连山③,使我六畜不蕃息④。
词句注释
①焉(yān)支山:又叫燕支山、胭脂山、删丹山。在今甘肃省永昌县以西、山丹县东南。因出产大黄,当地又叫大黄山。
②令:使。颜色:指胭脂,一种红色的化妆用品。焉支山北面生长一种越年生草本植物红花,它的花可以制胭脂和红色颜料。匈奴族妇女即采捋红花的花瓣制成胭脂,作为化妆用品。
③祁连山:就是天山。匈奴把“天”叫作“祁连”。
④六畜:马、牛、羊、猪、狗、鸡六种家畜。这里泛指牲畜。蕃(fán)息:繁殖生长。
白话译文
失去了我们的燕支山,使我们的妇女无胭脂。
失去了我们的祁连山,我们的牲畜怎能繁衍。
文学赏析
歌辞首句即用“焉支”双关“燕支”,以妇女不搽胭脂,面容将失去红润的色泽来暗示匈奴人民失去美丽的河山后的痛苦心情。这首诗开头,没用很多的笔墨去描绘焉支山如何物产丰富,在军事上又对匈奴族多么重要。而就“以妇女无颜色"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实则表现出焉支山的失去,对匈奴族的生活有多么大的影响,起到了见微知著的作用。
匈奴作为游牧民族,最珍贵的就是能蕃息牲畜的水草地。燕支、祁连都有水草丰美的山麓,一旦失去,六畜不繁,其困苦可知。
这首歌谣用粗线条勾勒出匈奴人民失去领地的困苦生活。两个“失我”突兀而出,重迭连用,正见其逐层加强的愤怒心情。这首《匈奴歌》仅四句二十四个字,却以哀婉的语调,表达了匈奴族人民对故土、对生活的眷恋和热爱,可谓千古绝唱,读罢令人感慨不已。
名家点评
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硕士生杨晋芳:《匈奴歌》是匈奴留给后世的"唯一一首民歌",虽然是由汉族文人收集整理,但无论从表现机制,还是内容、情感等各方面看,均有着浓厚的草原民族特色。一方面展现了与《诗经》所不同的草原民歌的文学风貌,还包含了浓厚的民族历史感以及失去精神寄托之地的悲愤和朴素的自然生态美学价值观。而从整体风格看,它不仅仅只是一首失去家园的悲歌,更是一首鼓励民族进取的歌。(《〈匈奴歌〉美学价值浅析》)
内蒙古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阿尔丁夫在其主编的《蒙古和其他北方民族文史论丛》中(2004年11月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却认为:
占据《匈奴歌》中心的却不是“对汉族封建统治者侵占他们土地的暴行的反抗”,而是对他们自己顶头上司浑邪王、休屠王的怨怼。不能否认,《匈奴歌》中确实含有一缕对这场战争的“挑起”或“发动”者的进犯和杀掠的“无限愤慨”情绪。因为正是霍去病的两次率领大军进犯和杀掠,最终导致他们的顶头上司浑邪王等不得不率众降汉。这样才使他们失去了祁连山、焉支山这样水草丰美的牧场,被安置在“故塞外,而皆在河南”,以致陷入饥塞交迫的生活困境。不过,这毕竟是内含于《匈奴歌》中深层的一缕情绪。《匈奴歌》主要是一首悲歌,从深层来说又是一首恨歌,痛恨侵略者“斩首”虏获生活在河西走廊的匈奴人达数万人,最终导致浑邪王率众降汉,才使他们落到悲惨的境地。也就是说,《匈奴歌》是原驻牧于河西走廊地区的匈奴人在失掉丰美草场,被安置在五属国干旱荒漠草原之后,唱出的悲歌、怨歌和恨歌。其中悲是该歌的基础和中心。此外,其中也不同程度地蕴涵有怨和恨的情感。总之《匈奴歌》反映的是:失去美好驻牧地因而陷入窘境的匈奴人,对这一结局的悲叹和对直接导致这一结局的浑邪王的“怨”(“强烈不满”)和间接导致这一结局的侵略者“恨”(“无限愤慨”)的情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