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北道贡院 编辑
川北道贡院,又名四川贡院、阆中贡院,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学道街,现存建筑部分为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1年)重建遗存,占地面积8800平方米。
川北道贡院坐北向南 ,由考生考试区和生活办公区两部分组成,前院是考场,后院是斋舍,四周是号房,有大门、龙门、考棚、至公堂、明远楼等主要建筑,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 。川北道贡院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科举文化博物馆之一,是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建筑、科举制度和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和展示场所。
2013年3月5日,川北道贡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川北道贡院
地理位置: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学道街
所处时代:清
占地面积:8800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文物编号:7-1348-3-646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川北道黎学锦率领属下修葺贡院。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后,阆中贡院先后被改为学校、驻军地。
1956年,阆中贡院改建为阆中县委招待所。
1959年,为扩建阆中县委招待所,拆除了阆中贡院的后院和殿堂,只留下了前院。
1986年,四川省文物普查队发现阆中贡院为清代科举试场,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阆中市还原修复了阆中贡院内帘区建筑,布设了“贡院春秋”“试场经纬”“科举碑林”“鹿鸣盛会”“登科博览”五大板块29个展馆。
川北道贡院
川北道贡院为三进庭院式建筑,占地面积88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主要由外帘和内帘两部分组成。外帘是考区,内帘是阅卷录取区。外帘考区由龙门、十字廊道、至公堂、外帘官办公厅廨和考舍组成。穿过至公堂后面空庭廊道,进入内龙门,便是主考官和阅卷房官们工作和生活的内帘区。内帘区是建有楼阁的四合庭院,有衡文堂、明远楼、内帘官办公房、阅卷房、会经堂等建筑。川北道贡院坐北向南,以三门(大门、仪门、龙门)、一楼(明远楼)、三堂(至公堂等)等主体建筑组成中轴线贯穿贡院的四大功能区域,并遵循左右对称的原则,三道大门逐渐营造出贡院的威严与神秘感。
龙门
龙门
川北道贡院大门内设有龙门,取“鲤鱼跃龙门”之意。 从龙门一直往前走是十字形廊道,廊道两边设置有长背木椅供考生休息候点。廊道末端是楼亭殿堂中的至公堂。至公堂
至公堂
川北道贡院至公堂内供孔子像,是主考官监临之所。至公堂两侧各有正厅三间,是内帘考官监临和批阅考卷之所。号房
号房
川北道贡院号房按天、地、玄、黄等编号,每间号房有进出小门一道。与大门相对的正厅是一楼一底的殿堂,为考官唱名、发卷、监考的地方。庭院中间为十字形走廊,走廊两边栏杆连带靠背木椅,供考生休息候点。明远楼
明远楼
川北道贡院明远楼为2006年复建。按照明清规制,明远楼应建在贡院龙门与至公堂之间,但阆中贡院龙门与至公堂之间距离很近,因此明远楼建在了内帘衡文堂之上。传说轶事
贡院广场
清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入川,攻占保宁府。清廷任命的四川军政大员驻节保宁府城,由此,阆中成为清初四川省会达20年之久。清廷在阆中设置四川贡院,开科取士,前后共举行过五科四川乡试。一直到清康熙五年(1666年),丙午科开始在成都举行乡试。活动建设
贡院活动
2019年4月23日,川北道贡院举办了2019年阆中市“千年古城·万家书香”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贡院塑像
川北道贡院是中国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科举博物馆之一,是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建筑、科举制度和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和展示场所。2013年3月5日,川北道贡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4月24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川北道贡院消防工程立项。
2015年7月21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川北道贡院安全防范工程立项。
地址
川北道贡院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学道街。
贡院-售票处
南充市阆中市学道街78号
详情门票
门票价格
川北道贡院门票为50元/人。张飞庙、贡院、中天楼(或华光楼)、文庙4个景点联票(一票通)价格为110元/人,3日内游览有效。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五:9:00~17:00,周六、周日:9:00~18:00。
交通
从阆中城区前往川北道贡院可乘坐阆中公交1、3、4、5、8、9、10路到达阆中古城,再步行至川北道贡院。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