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祎 编辑

三国时期蜀汉名臣

费祎费祎

费祎(?~253年),字文伟,江夏郡鄳县(一说今河南省罗山县、一说今湖北孝昌县 )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蜀汉四相之一。

费祎少时父母便去世,前往依靠族父费伯仁,后以游学生身份入蜀。刘备刘禅为太子后,费祎和董允同为舍人。刘禅即位后,任费祎为黄门侍郎。费祎深受诸葛亮重用。授费祎为昭信校尉出使国。返国后,晋升为侍中、丞相参军。

建兴八年(230年),费祎随诸葛亮北征,转任中护军,后迁升为司马。魏延杨仪交恶,因费祎从中协调,故使不致影响军机大事。诸葛亮死后,费祎任后军师,不久便代替蒋琬任尚书令。蒋琬病重时,推荐费祎升任大将军,并录尚书事。延熙七年(244年),魏军攻击蜀国,费祎率军赴援,击退魏军,被封成乡侯。延熙十一年(248年),费祎驻扎汉中前线,并同时有效遥控成都军政大事。

延熙十五年(252年),费祎正式开府,成为众臣之首。次年(253年),在宴会中酒醉,被魏国降将郭修刺死。 著作有《嘲吴群臣》一首等。

基本信息

编辑

全名:费祎

字:文伟

谥号:敬侯

所处时代:汉末三国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江夏鄳

逝世日期:253年

主要成就:休养生息,增强蜀汉国力

主要作品:嘲吴群臣

官职:大将军

爵位:成乡候

人物生平

编辑

早年经历

费祎塑像费祎塑像

费祎少时丧父,跟随族父费伯仁生活。伯仁之姑,正是益州牧刘璋之母。刘璋遣使迎接费伯仁,费伯仁便带着费祎游学入蜀。后来刘备平定蜀中,费祎便留在益州,并与汝南人许叔龙、南郡人董允齐名。其时许靖丧子,董允与费祎正要一起出席葬礼。董允向其父董和请求车驾,董和便遣一乘鹿车给二人。董允见此,面有难色,费祎却从容走前先上鹿车。及至丧所时,诸葛亮及国中诸贵人均已齐集,车乘也很华丽,董允神色犹未泰,而费祎却晏然自若。驾车人回来后,董和问及备细,知其如此,于是向儿子道:“我常常以为你跟文伟(费祎的字)之间的优劣未可分别,但从今以后,我对这个问题不再有疑惑了。”

功勋卓著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册立太子刘禅时,费祎与董允俱为太子舍人,后迁庶子。

建兴元年(223年),刘禅继位后,以费祎为皇宫侍从。

建兴三年(225年),丞相诸葛亮征讨南中凯旋时,朝中众官数十里设道迎逢,这些官员的年龄、官位多在费祎之上,而诸葛亮却特请费祎同坐一车,于是众人对费祎莫不刮目相看。诸葛亮以刚从南归之由,命费祎为昭信校尉,出使东吴重申盟好。在招待宴上,孙权为人滑稽,向费祎嘲啁无方,而诸葛恪、羊茞等吴臣以才博果辩,也纷纷论难,辞锋不绝,而费祎以顺畅的言辞及笃信的义理,据理以作答辩,终不为所屈。 《费祎别传》载道:孙权与众吴臣别酌好酒以灌费祎,视其已醉,然后问以国事,并论及当世之务,辞锋问难累重而至。费祎便辞以酒醉,退而撰想其所问之事,然后事事条答,最终并无所失误。

费祎与诸葛亮费祎与诸葛亮

孙权曾大醉问费祎道:“杨仪、魏延,皆为牧竖小人。二人虽常有鸣吠之益于时务,但既已任之,其势必不得为轻,若一朝无诸葛亮,二人必为祸乱矣。你们这样糊涂,不知防虑于此,如何为将来打算呢?”费祎愕然不能即答。其时襄阳人董恢以宣信中郎副费祎使吴,于是看着费祎说:“可速指杨仪、魏延之不协纯起于私忿而已,二人并无黥布、韩信等难御之心。如今正要扫除强贼,混一国内,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若果舍此不任,辄尔防其后患,那不就等于害怕风波而废其舟楫吗?这并非长计。”孙权方才大笑而乐。 对于费祎使吴时的应对,《江表传》记载:费祎使吴,于廷上受接见,东吴公卿待臣皆在座。酒酣时,费祎与诸葛恪相对嘲难,言及吴、蜀。费祎问道:“蜀字云何?”诸葛恪便道:“有水者浊,无水者蜀。横目苟身,虫入其腹。”费祎复问:“吴字云何?”诸葛恪道:“无口者天,有口者吴,下临沧海,天子帝都。”(《三国志》则记载这是薛综和张奉的对话。)

孙权曾设宴招待蜀使费祎,先逆令群臣:“蜀使来时,伏食勿起。”不久费祎来到,孙权停食迎之,然而群下却自不起。费祎嘲之道:“有凤凰飞来了,麒麟懂得吐哺停食,奈何驴骡无知,只是伏食如故。”诸葛恪便答:“我们种植梧桐,本欲等待凤凰,现下一些甚么燕雀,竟也自称来翔?我们何不弹而射之,让它返回故乡!”费祎停食饼,索笔而作一篇麦赋,诸葛恪亦请笔作磨赋,互相称善。

孙权对费祎甚表器重,向费祎道:“先生是天下之淑德,将来必成为蜀朝的股肱重臣,恐怕不能常来东吴了。” 《费祎别传》载:孙权以手中常所执宝刀赠予费祎,费祎答道:“臣不才,何堪当明公之任命?然而刀是用以讨不庭、禁暴乱之物,但愿大王可以勉建功业,同扶汉室,如此则臣虽暗弱,也不负这次东顾贵国之行。” 费祎回国后,迁为侍中。

居中调解

敬侯祠敬侯祠

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北驻汉中,请费祎为参军。以奉使称旨,常出使东吴。

建兴八年(230年),费祎转为中护军。

建兴九年(231年),费祎与诸葛亮等共上书请罢黜李平(即《公文上尚书》的“行中护军偏将军臣费祎”)。

后来费祎担任司马。当时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互相憎恶对方,每次并坐皆争论,魏延常举刀刃指向杨仪作威吓,杨仪则泣涕横集。费祎常介入二人坐间,为他们谏喻分别,以释其意,因此诸葛亮在世之时,可以各尽魏延、杨仪之所用者,全赖费祎从中匡救之力。

建兴十二年(234年)秋天,诸葛亮在五丈原病故,密与费祎、长史杨仪、护军姜维等安排身殁之后退军的节度,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若魏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诸葛亮死后,军中秘不发丧,杨仪便使费祎往揣魏延之意。魏延道:“丞相虽亡,我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都入葬,我自当率领诸军击贼,岂何以一人之死而废天下之事呢?而且我魏延是什么人,会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吗!”便与费祎共作行留部分,令费祎与他手书连名,告下诸将。费祎知其不妙,便讹道:“我当为你回去劝解杨长史,长史是文吏,很少管知军事,他必不违命。”于是出门驰马而去,魏延寻悔,但已追之不及了。

费祎担任后军师。 那时蒋琬是尚书令、益州刺史,而杨仪是中军师,无所统领。当初,杨仪为先主刘备的尚书,而蒋琬为尚书郎,后来虽然俱为丞相参军长史,然而杨仪每次从行,都身当军中的劳事剧务,又自以年宦先于琬,才能亦逾于琬,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叱咤之音发于五内。当时人们畏其言语不节制,莫敢相从,唯有后军师费祎前往加以慰省。杨仪常对费祎诉恨,前后云云数遍,又向费祎道:“往者丞相亡没之际,我若举军以降魏,处世会当落得如此境地吗!这实在令人追悔不可复及。”费祎密向朝廷表其言。十三年,杨仪被废为庶民,徙汉嘉郡。杨仪至徙所,又上书诽谤,辞指激切,朝廷于下郡收押杨仪。结果杨仪自杀,其妻小还蜀。

志虑忠纯

建兴十三年(235年),蒋琬进位大将军,费祎代蒋琬为尚书令。

费祎费祎

费祎别传记载:于时举国多事,公务烦猥,而费祎识悟过人,每次省读书记,举目稍视,已能究知其意旨,其速度数倍于人,而且过目不忘。费祎常于早上听知政事,其间接纳宾客,饮食嬉戏,加之博弈,每每能够尽宾客之欢,而不废自身大事。后来董允代费祎为尚书令,欲效法费祎之所行,但在旬日之中,事情多所愆滞。董允不得不叹道:“人的才力竟可相去若此之远,此实非我之所能及啊!我听事终日,却犹觉没有余暇可处。”

延熙四年(241年)十月,尚书令费祎至汉中与蒋琬谘论事计,至年末才回朝。

延熙六年(243年)十月,大司马蒋琬自汉中返回涪县。十一月,费祎迁大将军,录尚书事。

击退曹爽

三国志12费祎三国志12费祎

延熙七年(244年)闰月,魏大将军曹爽、征西将军夏侯玄等兵向汉中,镇北大将军王平拒守兴势之围。费祎便留镇南大将军马忠于成都,平尚书事,自己则督诸军往兴势赴救,率众御魏。光禄大夫来敏至费祎住所许别,求共对围棋。其时军中筹备严驾,纷纷营营,而费祎与来敏留意对戏,面无厌倦之色。来敏便道:“我只是聊观试您而已!君信可人,必能对付敌军。”费祎至兴势,曹爽果然撤军。费祎进兵据三岭截击曹爽,曹爽苦战得以退走。费祎被封为成乡侯。

秋九月,费祎回到成都。

安邦定国

后来,蒋琬固让州职,费祎复领益州刺史。费祎当国功名,可比蒋琬。 据《费祎别传》记载:“祎雅性谦素,家不积财。儿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从车骑,无异凡人。”

费祎在昭化开府治事费祎在昭化开府治事

延熙八年(245年)十二月,大将军费祎来到汉中,行围守。

延熙九年(246年)六月,费祎回到成都。秋季,大赦。 大司农孟光于众中责大将军费祎曰:“所为大赦,乃偏枯之物,不是明世所宜设有。除非衰弊穷极,必不得已,然后才可权量而行赦。如今主上仁贤,百僚称职,有何旦夕之危,倒悬之急,而要数施非常之恩,以让奸宄之恶受惠呢?又鹰隼(凶猛之禽)始其毁正之击,而朝中更原宥有罪之人,上犯天时,下违人理。老夫驽朽无用,不达治体,但却认为谓此法难以经久,岂是万民具瞻,所望于明德之政呢!”费祎闻言,只是恭敬而不自然地道歉而已。

延熙十一年(248年)五月,费祎出屯汉中。 自蒋琬至费祎领事以来,虽然自身在外,但朝中一应庆赏刑威,皆遥先谘蒋、费落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费祎任内,亦器重董允、杜琼、陈祗等人。

司马懿杀曹爽后,费祎设《甲乙论》评其是非:“甲认为曹爽兄弟本就是凡品庸人,苟以宗室身份,才得蒙受顾命之任,而他们却骄奢僭逸,结交不合适的人,私自树立朋党,想着祸害国家。司马懿一朝尽灭他们,既是所谓称职,又副士民之望。乙认为司马懿感曹仲付己不一,这与曹爽有什么关系?权势不专于一人,因此暗成嫌隙。司马懿起初不愿诚恳刚直地劝告,反而趁其不意,一朝将他们尽皆屠戮,这岂是国家大臣经国笃本的事呢!如果曹爽真有谋主之心,大逆之谋已成,而发兵之日,却任由曹芳被曹爽兄弟掌握。司马懿父子在后面关闭城门,举兵蹙而攻向曹芳,如此曹芳必定不得安宁,这又岂是忠臣为君的深虑?以此推之,曹爽并无大恶,此事十分明了。如果司马懿因曹爽奢僭,废掉他、惩罚他,这都是可行的;但司马懿却将他家的婴儿一齐诛灭,安上不义的罪名,灭绝子丹(曹真)的血脉。且何晏的儿子是曹家的亲外甥,却与曹爽同受诛戮,这就是滥用刑罚了。”

费祎辅政其间,姜维自以通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计画引西北诸羌、胡以为羽翼,并指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之。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费祎向姜维说:“我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何况是我等呢!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以其功业等待有能者去继承,不要以为希冀侥幸而决成败于一举。若果不如其志,悔之无及。”

延熙十四年(251年)夏,费祎回到成都,成都有望气者(观云气测吉凶之人)指都邑无宰相位,因此入冬后费祎复北屯于汉寿。

延熙十五年(252年),刘禅命费祎开府。

遇刺身亡

费祎被刺杀费祎被刺杀

抚戎将军张嶷初见费祎恣性泛爱,过于宠信新附,曾致书劝道:“昔日岑彭率师,来歙杖节,然皆见害于刺客,如今明将军位尊权重,应宜鉴知前事,稍为警惕。”却并未引起费祎足够重视。

延熙十六年(253年)春正月初一,蜀汉举行岁首大会,魏降人郭修亦在座。其时费祎欢饮沉醉,不及戒备,结果为郭修亲手持刃所害身死,追谥曰敬侯。

《北堂书钞·卷一百二十六》引《江表传》、《太平御览·卷三百五十九》引袁希之《汉表传》记载,费祎持节行酒,郭修掏出藏在马鞭中的小刀,刺中费祎,但费祎并未当场身亡。数日后,费祎才去世。

《华阳国志》记载,费祎死后被埋葬在汉寿县的山中。

个人作品

编辑
费祎有《嘲吴群臣》 、《甲乙论》。

人物评价

编辑

敬侯祠“志虑忠纯”碑亭敬侯祠“志虑忠纯”碑亭

孙权:“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

《祎别传》:“祎雅性谦素,家不积财。儿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从车骑, 无异凡人。”

诸葛亮:“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陈寿:“费祎宽济而博爱,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不革,是以边境无虞,邦家和一,然犹未尽治小之宜,居静之理也。”

裴松之:①“费为相,克遵画一,未尝徇功妄动,有所亏丧,外却骆谷之师,内保宁缉之实,治小之宜,居静之理,何以过于此哉!今讥其未尽而不着其事,故使览者不知所谓也。”;②“刘禅凡下之主,费祎中才之相,二人存亡,固无关于兴丧。”

常璩:“祎当国功名略与蒋琬比,而任业相继,虽典戎于外,庆赏刑威,咸咨于己。承诸葛之成规,因循不革,故能邦家和壹。自祎殁后,阉宦秉权。”

虞喜:“昔魏人伐蜀,蜀人御之,精严垂发,六军云扰,士马擐甲,羽檄交驰,费祎时为元帅,荷国任重,而与来敏围棋,意无厌倦。敏临别谓祎:‘君必能办贼者也。’言其明略内定,貌无忧色,况长宁以为君子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且蜀为蕞尔之国,而方向大敌,所规所图,唯守与战,何可矜己有余,晏然无戚?斯乃性之宽简,不防细微,卒为降人郭修所害,岂非兆见于彼而祸成于此哉?”

司马光:“祎雅性谦素,当国功名,略与琬比。”

章如愚:“至于三国,各自据其土而成鼎峙之势,亦诸人之力也。故在魏,则荀攸、贾诩之算无遗策,郭嘉、刘晔之才策谋畧,管宁之渊雅高尚毛玠之典选清正;在吴,则周瑜、鲁肃之俦入为腹心,出为股肱,甘宁凌统之徒奋其威,黄盖、蒋钦之属宣其力;在蜀,则诸葛孔明之长于治国,费祎、董允之志虑忠纯,向宠之性行均淑,皆一时之人杰也。”

程公许:“蜀将如关、张、庞统,吴将如周瑜、鲁肃,志长命短,天下重惜之。而马超黄忠赵云、费祎、吕蒙程普步骘、甘宁辈皆智勇绝伦,足以当一面。”

方孝孺:“夫昭烈至仁厚,孔明之忠顺,固可以为君臣师表;而蒋琬、费祎、董允之治国,关、张、赵、马之用兵,与夫诸葛氏之有瞻、尚,关氏之有彝,张氏、赵氏之有遵及广,推其所由来,昭烈、孔明之事,盖有出乎区区功业之外、成败之表者。”

葛芝:“虽大臣如费祎董允,名将如赵云关张之属类,多奉仰成规,未闻有捐而不与之意。”

家庭成员

编辑

长辈

族祖母:费氏,刘焉之妻、刘璋之母。

族父:费伯仁。

族父:费观,蜀汉巴郡太守、江州都督。

子女

长子:费承,嗣侯,为黄门侍郎。

次子:费恭,尚公主 ,费祎别传称“恭为尚书郎,显名当世,早卒”。

长女:费氏,太子刘璿妃。

后世纪念

编辑

费祎墓

费祎墓费祎墓

费祎死后,后主刘禅根据他对汉室所建的功勋,谥赠“成乡敬侯”,并为其举行国葬;将其安葬于汉寿城西门外社稷坛南边。并勒石竖碑镌刻:“汉尚书令费公敬侯之墓”。经千年风雨泯蚀,其碑字迹斑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县令吴光耀又重立一碑,其字由其十一岁长女吴正敬书写。碑文字迹浸润童女的娟秀,一派聪慧之气。是不可多得的石刻珍品。

费公逝后的许多年间,昭化的父老乡亲为其整修墓冢,造祠:立坊,以表敬念之情。雍正十三年(1735年),果亲王入蜀时,为费公特书“深谋卓识”四个大字,并勒立碑立于敬侯祠前。这所有的一切均被“文革”扫荡一空。唯有孤碑残墓尚存。

费祎墓仅存土半堆,高约3米,墓碑二块,一题“汉尚书令费公敬侯墓”,一题“蜀汉大将军录尚书事成乡敬侯费祎之墓”。旁立“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石碑。老百姓还亲切的称他为费大将军。

费祎亭

费祎亭费祎亭

1993年春依费祎跨鹤憩于黄鹤楼的传说而建。亭位于公园北区,在黄鹤楼东北约70米、白云阁以西214米处的山北坡上,离吕仙洞门前约8米。 人们巧妙地把费柿与黄鹤楼联系起来,自唐始,有人在黄鹤楼旁建有费祎洞、费公祠,称乃费祎升仙后栖息之所。唐人李宗孟《费公祠》一诗曰:“空遗费仙迹,江山余万愁。”不过,也有一些考据家引经据典,力主费祎登仙之说不可信。

费祎驾鹤之传说,可能因为《述异记》仙人驾鹤故事转化而来。文中的仙人荀瓌字叔伟,而费祎字文伟,在习惯以表字相称的年代,人们对“荀叔伟”十分陌生,而对“费文伟”却比较熟悉,加上费祎的名气较大,又是江夏人,于是以讹传讹,渐将两个人名混同起来。

1993年重建的费祎亭位于吕仙洞前,坐北朝南。

黄鹤楼

在古鄂州城(今武汉市)的西南角,有一座楼叫黄鹤楼。《图经》上说:“费祎成仙,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在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

史料记载

编辑
《三国志·卷四十四·蜀书十四·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

艺术形象

编辑

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费祎的生平与正史大体相同,性格宽和,刘备平定益州时,在蜀为文官。刘备死后,诸葛亮辅刘禅当国,重用费祎及蒋琬等。南征孟获时,诸葛亮以费祎为长史随军。 后来兴师北伐中原,诸葛亮撰《出师表》,称费祎等“皆良实,志虑忠纯”。 北伐期间,费祎常为使节,往来汉中成都,又常替魏延、杨仪弭息纠纷。诸葛亮死时,将国事付与蒋琬、费祎; 其时魏延不服诸葛遗命,费祎以其反情告杨仪,并回奏刘禅,方证是非。后杨仪又不服待遇,口出不臣乱言,亦赖费祎密状其词,以正国法。 后来姜维执意北伐,尚书令费祎以内治无人、国实不殷阻其事,然皆不为所听。

影视形象

影视剧中的费祎

1985年《诸葛亮》:乐茂林饰费祎;

1994年《三国演义》:李弘饰演费祎;

2015年《一统三国》:李建新饰演费祎;

下一篇 刘子平

上一篇 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