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盛 编辑
孙盛(生卒年不详),字安国,太原郡中都县(今山西省平遥县)人。 东晋中期史学家、名士、官员。曹魏骠骑将军孙资玄孙、西晋冯翊太守孙楚之孙。
孙盛出身官宦名门,年轻时便以博学、善清谈而闻名,但在仕途上并不顺利,先后担任陶侃、庾亮、庾翼、桓温的僚佐,亦曾随桓温灭成汉、北伐收复洛阳,官至长沙太守,封吴昌县侯。晚年官至秘书监、给事中,故被后世称为“孙监”。
孙盛一生著述颇丰,《晋书》称其“笃学不倦,自少至老,手不释卷。”其著作以史学居多,其书“词直而理正”。著《魏氏春秋》二十卷、《魏氏春秋异同》八卷、《晋阳秋》三十二卷,今仅存轶文。
本名:孙盛
别名:孙监
字:安国
所处时代:两晋时期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太原郡中都县
主要作品:《魏氏春秋》《魏氏春秋异同》《晋阳秋》
主要成就:随从桓温灭成汉,史学创作
官职:秘书监、给事中
封爵:吴昌县侯
家族:太原孙氏
博学强识
孙盛出身魏晋名门太原孙氏,高祖孙资为三国时曹魏重臣,官至骠骑将军、侍中,封中都县侯;曾祖孙宏官至南阳郡太守;祖父孙楚颇有文名,晋惠帝时官至冯翊郡太守。孙盛父亲孙恂官至颍川郡太守,后来在郡中为贼人杀害。
孙盛十岁时,为躲避动乱而南渡至江南。 他成年后,很是博学,善于清谈。
劝解王庾
孙盛最初担任佐著作郎,因家中贫穷而母亲年迈,向朝廷请求让自己治理小县,被外任补授浏阳县令。后被太守陶侃请为参军,陶侃逝世后,征西将军庾亮接替他镇守武昌,举荐孙盛为征西将军主薄,转任参军。
当时,丞相王导执政,庾亮则以帝舅身份镇守在芜湖,双方矛盾很深。而南蛮校尉陶称又从中挑拨离间,王导与庾亮遂相互猜疑,舆论都认为庾亮将要举兵废黜王导。孙盛私下劝谏庾亮说:“王公经常有辞绝政事、优游于尘世之外的愿望,怎么会做俗人所做的事情呢!这一定是奸佞邪恶之徒想离间内廷与百官的关系而已。”庾亮这才作罢。
屡有功勋
庾亮逝世后,其弟庾翼接替他出镇武昌,任命孙盛为安西将军谘议参军,不久后改任廷尉正。适逢安西将军桓温接替逝世的庾翼出镇荆州,留任孙盛为参军。永和二年(346年)十一月,桓温率益州刺史周抚与南郡太守、谯王司马无忌讨伐成汉,孙盛随军出征 。次年三月,桓温抵达彭模,采纳部将袁乔建议,留孙盛与周抚之子周楚率领瘦弱的士兵守卫辎重,桓温亲自统率步兵直接开赴成都 。不久后,成汉皇帝李势的叔父、右卫将军李福忽然率军数千攻打彭模,众人都很惊恐。孙盛部署诸将全力抵抗,将李福军击败使其逃走 。同年,成汉灭亡,孙盛因功被赐爵为安怀县侯,升任桓温的征西大将军从事中郎。
孙盛后参与桓温北伐。桓温于永和十二年(356年)收复洛阳,孙盛也因功进封为吴昌县侯,外任补授长沙郡太守。
晚年生活
孙盛因为家贫,而在长沙太守任上颇能捞取钱财,州从事到郡中发现了他的行为,但因敬佩孙盛的名声而不弹劾他。孙盛给桓温写信,信中言词随意,说州里派从事来考察政绩民情,进无威凤来仪的威仪,退无鹰鹯搏击的效果,在湘川徘徊,将成为怪鸟。桓温收到孙盛的信后,又派从事重新查办,获得许多赃款赃物,便用囚车把孙盛押解到州里,又将他释放而不治他的罪。
此后,孙盛经多次迁升而担任秘书监,加职给事中,于七十二岁时去世。
作品列表 | ||||
《作南苍令教》 | 《与罗君章书》 | 《太伯三让论》 | 《老聃非大贤论》 | 《晋用前代正朔服色》 |
《晋平吴封孙皓为归命侯》 | 《庾纯父老未告归养》 | 《王衍》 | 《怀帝纪总评》 | 《元帝诏亲执觞怀愍于太庙》 |
《元帝纪总评》 | 《镜赋》 | 《奏事》 | 《东海国妃与嗣王异服》 | 《老子疑问反讯》 |
表格参考资料:
何法盛《中兴书》:博学强识。
檀道鸾《续晋阳秋》:孙盛善理义。
房玄龄等《晋书》:①令升、安国有良史之才,而所著之书惜非正典。悠悠晋室,斯文将坠。 ②干孙抚翰,前良可拟。
余知古:温在镇三十年,参佐习凿齿、袁宏、谢安、王坦之、孙盛、孟嘉、王珣、罗友、郗超、伏滔、谢奕、顾恺之、王子猷、谢玄、罗含、范汪、郝隆、车胤、韩康等,皆海内奇士,伏其知人。
胡三省:庾亮之谋,微郗鉴拒之于外,孙盛谏止于内,必再乱天下矣。
唐庚:孙盛以刻薄之资,承学于草窃乱贼之世,性习皆恶,故其论议类皆如此。夫“见牛未见羊”,孟子所谓仁术,何名为偏宥哉!使盛为廷尉于魏文之时,则歆当以私馈盗施诛矣。东晋之不用盛,不为过也。
南北做学
名士褚裒曾对孙盛说:“北方人做学问,深厚广博而且融会贯通。”孙盛回答说:“南方人做学问,清新通达而且简明扼要。”支道林听到后,说;“对圣贤,自然不用说了,从中等才质以下的人来说,北方人读书,像是在敞亮处看月亮;南方人做学问,像是从窗户里看太阳。”
善于清谈
名士殷浩享有盛名,当时能与殷浩辩论抗衡的,只有孙盛。孙盛曾到殷浩家一起清谈,两人来回辩驳,精心竭力,宾主谈论都无懈可击。侍候的人端上饭菜也顾不得吃,饭菜凉了又热,热了又凉,这样已经好几遍了。双方奋力甩动着拂尘,以致拂尘的毛全部脱落,饭菜上都落满了,宾主二人竟然到傍晚也没想起吃饭。殷浩便对孙盛说:“你不要做硬嘴马,我就要穿你鼻子了!”孙盛接口说:“你没见挣破鼻子的牛吗,当心人家会穿你的腮帮子!”
孙盛曾与永和年间的名士殷浩、王濛、谢尚等人在会稽王司马昱府邸聚会。殷浩和孙盛两人一起辩论《易象妙于见形论》一文,孙盛把它和道家思想结合起来谈论时,显得意气高昂。满座的人都觉得孙盛说的道理不妥,可是又不能驳倒他。司马昱很感慨地叹息道:“如果刘惔来了,自然会有办法制服他。”随即派人去接刘惔,这时孙盛料到自己会辩不过。刘惔来后,先叫孙盛谈谈自己原先的道理。孙盛大致复述一下自己的言论,也觉得很不如刚才所讲的。刘惔便发表了二百来句话,论述和质疑都很简明、贴切,孙盛便被驳倒了。满座的入同时拍手欢笑,赞美不已。
何必蚕室
褚裒曾经问孙盛:“你写的国史什么时候完成?”孙盛回答说:“早就应该完成了。由于公务在身没有闲暇时间,所以拖到今天。”褚裒说:“古人只是‘传述前人之言,而不创作’,你为什么一定要在蚕室中才能完成呢!”
拒不改史
孙盛曾为征西大将军桓温帐下参军,受到桓温青睐。但他却将桓温北伐时在枋头的败绩如实记载于《晋阳秋》中,桓温得知此事大怒,便对孙盛的儿子说:“枋头诚为失利,何至乃如尊君所说?若此史遂行,自是关君门户事。”以杀身灭族相威胁。当时桓温执朝廷内外大权于一身,孙盛的诸子听说此事后大为害怕,不顾平时孙盛治家严谨,都哭泣跪拜于地,请父亲删改。但孙盛拒不屈服于桓温,坚持按实书史。不退半步。
高祖
孙资,字彦龙,官至骠骑将军、侍中,封中都县侯。卒谥号“贞”。
曾祖
孙宏,官至南阳郡太守。
祖父
孙楚,字子荆,西晋文学家,官至冯翊郡太守。
父亲
孙恂,官至颍川郡太守。
子嗣
孙潜,字齐由。孙盛长子,官至豫章郡太守。
孙放,字齐庄。孙盛次子。官至长沙国相。
《资治通鉴·卷第九十六·晋纪十八》
《资治通鉴·卷第九十七·晋纪十九》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