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毛之地 编辑

汉语成语

不毛之地不毛之地

不毛之地(拼音bù máo zhī dì),是一则来于文人作品的汉语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战国·公羊高《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不毛之地”原意是贫瘠荒不长庄稼的地方,废弃的土地。毛:庄稼、草木。形容荒凉、贫瘠。在句中作主语、宾语。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不毛之地

外文名:poor soilsterile landbarren landdesert

拼音:bù máo zhī dì

近义词:不牧之地、寸草不生、穷山恶水、穷乡僻壤

反义词:膏腴之地、鱼米之乡、天府之国

出处:《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注音:ㄅㄨˋ ㄇㄠˊ ㄓㄧ ㄉㄧˋ

结构:偏正式

用法:在句中作主语、宾语

成语出处

编辑
战国·公羊高《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庄王伐郑,胜乎皇门,放乎路衢。郑伯肉袒,左执茅旌,右执鸾刀,以逆庄王。曰: ‘寡人无良边垂之臣,以干天祸,是以使君王沛焉,辱到敝邑。君若矜此丧人,锡之不毛之地,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请唯君王之命。’庄王曰:‘君之不令臣,交易为言,是以使寡人得见君之玉面,而微至乎此。’庄王亲自手旌,左右㧑军,退舍七里。”

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不毛之地”。

成语典故

编辑
春秋末年各个诸侯国之间不断发生争霸战争,很多小的诸侯国了保住自己不得不向实力强大的诸侯国低头。

当时,郑国地处晋国和楚国两个大国之间,郑国的国君左右为难,他常常受到楚国和晋国两个国家的要挟,不知道如何是好。最后,郑国的国君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这两个国家中选择一个更厉害的,这样,那个实力弱小的国家一旦欺负自己,自己也能得到实力强大的国家的保护。就这样,公元前597年,郑国和晋国结成了盟友,两个国家站在一条战线上。这件事很快就被楚国的国君知道了,他非常生气,于是就派兵攻打郑国。郑国的国君看楚军已经攻打过来了,急急忙忙让人到晋国送信,请晋国出兵帮助自己。然后,郑国的国君赶忙组织士兵抵抗楚国的进攻。

双方的战争大概进行了三个月,晋国的救兵一直没来,而楚军也始终没有撤退的意思。郑国国君看了看军中的情况,他发现已经有很多士兵战死了,而城中也没有能够再派去战斗的士兵。郑国国君又发现城中的粮食也要吃光了,如果这样坚持下去,郑国就会被楚国消灭的。为了保住自己的国家,无奈之下,郑国的国君光着膀子,一手拿着投降的小旗,一手拿鸾刀走出城去,向楚军投降。郑国的国君见到楚国的国君就说道:“我愿意把我的国家都献给您,如果您愿意可怜我,就给我一块不毛之地吧,让我和几个老臣到那里去度过晚年。”楚国国君一听这话,就同意了郑国国君的请求。

成语寓意

编辑
“不毛之地”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特别是对于以土地为生活来源的农耕国家的民众,土地的好与坏,是直接关系到生存的大事情。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是建立在水与土好坏基础之上的说法。如果土地贫瘩,种不了庄穆,没有粮食就谈不上“养人”的问题了。所以,对于不毛之地,除了进行水土改造外,也可以实行集体搬迁的方式加以解决。

成语用法

编辑

成文用法

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形容荒凉或未开垦的土地。

运用示例

汉·刘向《新序·杂事四》:“君如怜此丧人,锡之不毛之地,唯君王之命。”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南方不毛之地,瘴疫之乡;丞相秉钧衡之重任,而自远征,非所宜也。”

现代·鲁迅《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之二》:“灭亡自然较迟,但他们要住最不适于居住的不毛之地,要做最深的矿洞的矿工,要操最下贱的生业……”

下一篇 攻心

上一篇 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