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褒斜谷 编辑
褒斜谷系一地理范畴,亦有南谷、北谷之分,也即除某些时候用褒谷或斜谷统称褒斜,褒谷与斜谷并非涵盖整条褒斜谷,而各有其分野。
中文名:褒斜谷
外文名:Baoxie Valley
领域:地理范畴
分类:南谷、北谷
统称:褒斜
褒水和斜水(今石头河)均发源于秦岭深处的太白县,前者南流入汉水,后者北流入渭水,两者河谷统称“褒斜谷”,长约250千米,自古即为沟通秦岭南北的要道。
这一分野当即衙岭山,也即白寿彝于中国通史所谓“褒谷与斜谷隔秦岭相望”。
汉石门摩崖石刻《故司隶校尉键为杨君颂》(即《石门颂》)释文为:“惟坤灵定位,川泽股躬。泽有所注,川有所通。斜谷之川,其泽南隆。八方所达,益域为充。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建定帝位,以汉氏焉。后以子午,途路涩难。更随围谷,复通堂光。凡此四道。阂隔尤艰。至于永平,其有四年,诏书开斜,凿通石门、中遭元二,西夷虐残,桥梁断绝,子午复循。上则悬峻,屈曲流颠;下则入冥,倾泻输渊。......”(参《褒谷摩崖校释》,薛凤飞 校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石门颂》刻于后世所称的“褒谷”之南口,而石门本身也在后世的狭义褒谷(即褒水流经山谷)之中。但是石刻却仅仅说“斜谷之川”以及“诏书开斜”,没有提到”褒谷“,可见斜谷代指的是褒斜二水所在整条山谷。
《辛氏三秦记》:褒斜,汉中谷名,南谷曰褒,北谷曰斜,首尾七百里。(《后汉书 顺帝纪》所引,《辛氏三秦记》为汉代作品,参《三秦记、关中记辑注》总序及序言,刘庆柱、李毓芳,三秦出版社,2005)褒斜二谷之说,源于此,但此说仅仅是因褒斜二水所在,而人为将同一谷道分为两段。首尾七百里之数当是石门未开之时之路程,抑或是夸张或错漏所致。但从其记叙长度而言,仍将谷道视为一条整体。
《史记 河渠书》:“因言:‘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今穿襃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漕从南阳上沔入褒,褒之绝水至斜,间百余里,以车转,从斜下下渭。’......天子以为然,拜汤子卬为汉中守,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褒斜道长度在五百里左右。
《三国志 刘放传 孙资附传》注引《资别传》曰:诸葛亮出在南郑,时议者以为可因发大兵,就讨之,帝意亦然,以问资。资曰:“昔武皇帝征南郑,取张鲁,阳平之役,危而后济。又自往拔出夏侯渊军,数言‘南郑直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言其深险,喜出渊军之辞也。……”对照《史记 河渠书》“作褒斜道五百余里”,显然《三国志》以斜谷代指整条山谷。
《后汉书 志》第十九“斜谷”下引《西征赋》注曰:“褒斜谷,在长安西南。南口褒,北口斜,长百七十里。其水南流。”百七十里“当是”四百七十里”之误,与后文《文选》李善注参照可知。此注文与今本《文选 西征赋》李善注不同,当出于更早之注。此段记载说明褒斜谷只有南北二口,似乎是一条谷道。
《文选 蜀都赋》“褒谷”下刘逵注曰:“褒中县南口,斜谷水源在北,南流经褒中,故北口曰斜,南口曰襃,同一谷耳,长四百七十里。褒斜出良材。《汉书》曰:‘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刘注所引,出自《汉书·公孙贺传》所言:“南山之行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汉书 沟洫志》也说:“褒斜材木竹箭之饶,儗于巴蜀。”可见,左思所称的褒谷确是汉代所称的斜谷。刘逵说的明白,褒斜谷是“同一谷”。
《文选 两都赋》“褒斜”下李善注引《梁州记》曰:“万石城泝汉上七里有褒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长四百七十里。”《长杨赋》、《西征赋》、《剑阁铭》等注略同。可见,《梁州记》是以褒谷代指整条山谷,有南北二口。
《水经注》载:“褒水又东南历褒口,即褒谷之南口也。北口曰斜,所谓北出褒斜。”郦道元称褒斜山谷为褒谷。
《汉书 沟洫志》褒斜道下颜师古注说:“褒、斜,二谷名,其谷皆各自有水耳”。可见颜师古的意思是说褒斜实际是一谷,只因各自有水才得二名。又《后汉书 班固传》褒斜下刘昭注曰:“褒斜,谷名,北口曰斜,南口曰褒,在今梁州。”很明显也是认为褒斜谷是同一山谷。
《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五:“褒谷在(褒城)县北五里,南口曰褒,北口曰斜,长四百七十里。”同书卷二说:“(眉县)县理城亦曰斜城,城南当斜谷,因以为名。斜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元和志》分别以斜谷、褒谷代指整条山谷。
《资治通鉴》卷六十胡三省注说:“《郡国志》曰:褒城县北有褒谷,北口曰斜,南口曰褒,长四百七十里。两山高峻,中间谷道,褒水所流。”
《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八十三说:“《郡国志》云:褒口在褒城县北。北口曰斜,南口曰褒,同为一谷。自褒口至凤州一百三十里,始通斜谷。斜口在凤翔府郿县。”同书卷三十说:“(眉县)县理城亦曰斜城,城南当斜谷,因为斜口。斜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可见,《寰宇记》也认为褒斜同谷。整条褒斜谷长四百七十里,而褒谷仅长一百三十里,斜谷则长三百四十里,斜谷远远长于褒谷。而褒斜两段谷道的长度与褒水、斜水的实际相对长度也是不一致的。可见褒斜两段山谷虽因水得名,但并非完全与二水长度相符。
《舆地纪胜》卷一九零褒斜条:“褒斜谷,北曰斜,南曰褒,同为一谷,故曰褒斜。”
《方舆胜览》卷六十六:“褒谷,在褒城县北。《郡国志》谓:‘北口曰斜,南口曰褒’,长四百七十里,同为一谷。两岸高峻,中间谷道,褒水所流。”
清代刘绍周《褒斜同谷说》说:“古今志褒斜者,皆谓南北同谷。” (见《古今图书集成》卷527,按刘氏此文为驳何景明《雍大记》所谓“三谷四道”之说)
从以上记载来看,古人认为斜水与褒水是在同一山谷中的,且此一山谷仅有南北二口,记其长度也是就全长而言。诸地志首先是在承认褒斜谷为一条山谷的前提下,说“北口曰斜、南口曰褒”,这里的褒、斜即褒口、斜口,说的谷口的名称,而非山谷的名称。意思是褒斜一谷有二谷口,谷口名是褒口、斜口,而不是说口名叫褒谷口、斜谷口。在褒斜谷被称为褒谷时,则褒谷口可以指褒口也可以指斜口。如《梁州记》曰:“万石城泝汉上七里有褒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长四百七十里。”反之,褒斜谷被称为是斜谷时,斜谷口也可以指褒口或斜口。如《元和志》及《寰宇记》:“斜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
又因为褒斜二水的存在,古人偶将褒斜一谷人为的分为褒、斜两段,称为褒谷、斜谷。也就是说褒谷、斜谷仅仅是褒斜谷一条山谷的南北两段山谷,而不是说有褒、斜谷是两条独立的山谷。《史记 河渠书》明言褒斜道全长五百余里。所以曹操所谓“斜谷道五百里石穴”,及后代谷长“四百七十里”这些长度概念,只能是就整条谷道而言的,因为《寰宇记》明载褒谷仅仅长一百三十里。至于其谷长数字之差异,当是因各代所经路线略有不同或测量准确程度不一造成的。
山谷分段的意义正可以与三峡比较——《水经注》说“江水又东迳广溪峡,斯乃三峡之首也。......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处。...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一百许里,......所谓三峡,此其一也。......江水出峡,东南流...”——今三峡西起白帝夔门,东到宜昌南津关西陵峡口,“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说明三峡所在是一条峡谷。虽然分为三段,各段各因所处地名而得名,但是只有东西两个峡口,从未听说三峡有六个峡口。况且长江穿行其中!这跟褒斜一谷分为北斜南褒两段是一样。
所以,一方面,正史中称褒斜道所在的山谷,无一不是“斜谷”。而考其史实,又都不是仅仅发生在斜水所在的谷道中,而是发生在包括褒水所在谷道的整条谷道上。所以,正史正是以斜谷代指整条褒斜谷而言。如果褒斜谷不在一条谷内,就不能有这样的代称。正史多以斜谷代指整条谷道,大约是因为历史上都城多在秦岭以北,入蜀需要先入斜水所在的原因。另一方面,记载中也时见褒谷。如《蜀王本纪》之“东猎褒谷”。而最明显的要属上引左思《蜀都赋》中所称的“褒谷”,为其作注的同时代的刘逵已经指出褒斜是“同一谷耳”。而《梁州记》更说“褒谷长四百七十里”,显然是指褒斜整条谷道长度而言。所以,无论褒谷、斜谷抑或褒斜谷,实际上都是对于这一条谷道的不同称呼而已。
古人的这种认识在今天看来也是符合地形学原则的,是科学的。因为褒斜二水分水岭所在的衙岭山处在太白山断块与大散岭断块间的断裂结构上(其形成参张伯声《在块断构造的基础上说明秦岭两侧河流的发育》,《地质学报》,1964年 04期),地势西高东低,相对高度不足一百米,当地人称其为五里坡、秦岭梁。五里坡与其南北两侧的高山断块构成U字形马鞍状,故又叫做马鞍梁。也就是说,五里坡本身就处在南北两个断块形成的山谷中。
按上文史料证明,古人实际上是将褒斜谷作为一条山谷来认识的。那么对于“北口曰斜,南口曰褒”的理解应分为三种情况:
1.在直接称褒斜谷而不用褒谷或斜谷代指时,则褒斜谷口有两个,为褒斜谷北谷口与褒斜谷南谷口,称为斜口和褒口。当然这种情况下,人为的将褒斜谷分为褒谷、斜谷两段(实际上是不确切的),则南谷口也可以叫褒谷口,北谷口也可以叫褒谷口。即使如此,褒斜谷也仅有南北两个谷口而已。
2.如果用褒谷代指整条褒斜谷,则就不存在斜谷,也就不存在斜谷口,只有两个褒谷口。这时候褒谷口就有两个,即褒谷北谷口褒口和褒谷南谷口斜口。但北谷口只能称为斜口而不能称为斜谷口。
3.如果用斜谷代指整条褒斜谷,则就不存在褒谷,也就不存在褒谷口,只有两个斜谷口。这时候斜谷口有两个,斜谷北谷口即斜口,斜谷南谷口即褒口。
综上,在用褒谷、斜谷代指褒斜谷的前提下,褒谷口之于褒口、斜口及斜谷口之于褒口、斜口就都是一对二的关系,而非简单的同一关系。山谷就是一条,谷口就是两个。褒斜谷口、褒谷口或斜谷口,亦即褒斜谷的谷口、褒谷的谷口、斜谷的谷口,都是泛称——分别指以褒斜谷、褒谷、斜谷指代整条山谷时的南北两个谷口,相互之间是排他的。即以褒斜谷指代整条山谷,则南北谷口都称为褒斜谷谷口,即褒斜谷口,这时就没有了褒谷口或者斜谷口的称呼。其他两者情况一样。
《梁州记》、《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五及《方舆胜览》是第二种情况。如果《梁州记》还有余文只提到褒谷口,那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指的褒口,因为也有可能是指的斜口。《三国志》、《元和志》卷二、《太平寰宇记》卷三十则是第三种情况。
《三国志》涉及褒斜道上的史实记载有二十多处,均做斜谷或斜谷道。且有南北谷口的记载:
《三国志 魏延传》载:“十二年,亮出北谷口,延为前锋。”
同传又载:“延大怒,搀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
参校其他纪传,十二年诸葛亮正是率军出斜谷,很明显《三国志》是前面提到的第三种情况,即以斜谷指代褒斜谷,北谷口指的正是斜谷北口(即其他记载中提到的斜口),南谷口道通汉中,自然指的斜谷南口(即其他记载中提到的褒口)。
全书仅仅提到“南、北谷口”而没有提到是“褒口”还是“斜口”。所以,具体到“斜谷口”,就有南、北谷口两种可能,要视上下文及历史情况再做分析。
褒谷斜谷合称褒斜,以褒谷称呼整个褒斜或者以斜谷称呼整个褒斜都有,但是两谷分开的史料同样不少。
水经注和史记都是把褒斜两水分开说的。《史记》云“襃之绝水至斜,间百余里,以车转”已经说明地理上是两水两谷,中间一百余里不通。其实也就是褒谷+中间百余里+斜谷,才是整个褒斜道。而《柳宗元》集里注文也是称呼为两谷:
《史记、河渠书》:其后人有上书欲通襃斜道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张汤。汤问其事,因言:“抵蜀从故道,故道多阪,回远。今穿襃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襃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漕从南阳上沔入襃,襃之绝水至斜,间百余里,以车转,从斜下下渭。如此,汉中之谷可致,山东从沔无限,便于砥柱之漕。且襃斜材木竹箭之饶,拟于巴蜀。”天子以为然,拜汤子卬为汉中守,发数万人作襃斜道五百余里。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
惟终南据天之中,在都之南,西至于褒、斜,(褒、斜,二谷名。《梁州记》曰:万石城溯汉上七里有褒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长四百七十里。)《柳宗元集》
自褒城县北褒谷至凤州界,一百五十里,始通斜谷。谷中褒水所经,皆穴山架木而行。(《季文子》)
自秦入蜀有三谷、四栈道。三谷者,其西南曰褒谷;南曰骆谷,从洋入;东南曰斜谷,从郿入。其所从皆殊。旧志谓:‘骆谷,傥谷同一谷;褒谷,斜谷同一谷。’非是。(《广志绎》)参见“北栈道”。(《辞海“褒斜道”条》)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