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子论 编辑

三国时魏高贵乡公曹髦撰写的文章

颜子论颜子论

《颜子论》是三国时魏高贵乡公曹髦撰写的文章,叙述了孔子弟子颜回(即“颜子”、颜渊)的事迹并简要予以点评。

本文载于《艺文类聚》第20卷《人部四》 (阁本《艺文类聚》载于第33卷《人部一七》)、《山东通志》第35卷之十一《艺文志》 、《初学记》第17卷《人部》 、《全三国文》第11卷《魏废帝》 ,各版本文字有一定出入。

基本信息

编辑

作品名称:颜子论

作者:曹髦

创作年代:三国时期

出处:《艺文类聚》等

作品原文

编辑
心不违仁(1),行无二过(2),用行舍藏(3),与同进退(4),听承(5)圣(6)言,罔有不喻(7),叙之於《易》(8),以章殊异(9),死则悲恸(10),谓“天丧己”(11)。所以殷勤(12)至於此者,圣人嘉美良才(13)之效也。设使天假之年(14),后孔子没(15),焉知其不光明圣道(16),阐扬师业(17),有卓尔(18)之美乎?百(19)虑之所得,愚者有焉(20)。愿后之君子,详览之焉尔。(21)

作品注释

编辑
(1)心不违仁:心,内心;违,违背、背离。典出《论语·雍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2)行无二过:《初学记》、《全三国文》中“二”作“贰”,两字通。行,行动、举动;二,第二次、再次;过,过错、失误。典出《论语·雍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3)用舍行藏:典出《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4)与同进退:比喻步调一致。《初学记》、《全三国文》作“与圣合契”。

(5)听承:听从,服从。

(6)圣:《初学记》作“微”。

(7)罔有不喻:喻,理解、明白;《初学记》“喻”作“谕”。《论语·子罕》:“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注》谓:“颜渊解,故语之而不惰。馀人不解,故有惰语之时。”《疏》言:“此章美颜回也。惰,谓懈惰也。言馀人不能尽解,故有懈惰於夫子之语时。其语之而不懈惰者,其唯颜回也与,颜渊解故也。”

(8)叙之於《易》:叙,论述、赞述;阁本《艺文类聚》、《初学记》“叙”作“序”。本句指《周易·系辞下》记载的孔子赞美颜渊之辞:“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

(9)以章殊异:章,彰显、体现;《全三国文》“章”作“彰”,两字通。殊异,与众不同的人或物。

(10)死则悲恸:典出《论语·先进》:“颜渊死,子哭之恸。”

(11)谓“天丧己”:典出《论语·先进》:“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12)殷勤:恳切深厚的情意。

(13)嘉美良才:《初学记》中“美良才”三字作“贤哲” ;《全三国文》中“良才”两字作“贤哲” 。嘉美,欣赏、赞美;良才。德行才能优秀的人。

(14)天假之年:上天给予颜渊高寿。

(15)后孔子没:晚于孔子去世。没,同“殁”,死亡。

(16)光明圣道:光明,发扬光大;圣道,圣人之道,此处指孔子的思想学说。

(17)阐扬师业:阐扬,发扬;师,老师,指孔子;业,学业,学说。

(18)卓尔:出类拔萃,超然不群。《论语·子罕》中颜渊曾说:“如有所立,卓尔。”《注》曰:“其有所立,则又卓然不可及。”

(19)百:四库全书版《艺文类聚》作“千” 。

(20)愚者有焉:愚者,智力迟钝不聪明的人。《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中广武君曾对韩信说:“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21)“设使”至“焉尔”:《初学记》无。详,详细;览,阅览、阅读。

作者简介

编辑

《三国志8》中的曹髦形象《三国志8》中的曹髦形象

曹髦(241-260),字彦士,魏文帝曹丕之长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三国时期曹魏的第四任皇帝。公元254,司马师废齐王曹芳后,时为高贵乡公的曹髦被立为新君。他对司马氏兄弟的专横跋扈十分不满,于公元260年召见王经等人,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后率领宫人讨伐司马昭;在司马昭谋士贾充的指使下,曹髦被武士成济所弑,年仅20岁。 曹髦善诗文,能书画,但作品大多失传;严可均在《全三国文》中有辑录,当代学者郭善兵又有《曹芳曹髦曹奂集》加以收集整理。

下一篇 潜龙诗

上一篇 伤魂赋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