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台 编辑
魏晋至金代尚书台(省)临时在外设置的分支机构。“台”指在中央的尚书省﹐出征时于其驻扎之地设立临时性机构称为行台﹐又称行尚书台或行台省。
地名
xíng tái 行台
历史沿革
(1).台省在外者称行台。
魏晋始有之,为出征时随其所驻之地设立的代表中央的政务机构,北朝后期,称尚书大行台,设置官属无异于中央,自成行政系统。唐贞观以后渐废。金、元时,因辖境辽阔,又按中央制度分设于各地区,有行中书省(行省),行枢密院(行院),行御史台(行台),分别执掌行政,军事及监察权。行省实即继承前代的行台制度。
(2).旧时地方大吏的官署与居住之所。
宋黄庭坚《送顾子敦赴河东》诗之三:“揽辔都城风露秋,行台无妾护衣篝。”
《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其时城内早经预备,把个总督行台,做了钦差行辕。”
(3).客寓,旅馆。
苏曼殊《答柳亚子书》:“桐兄前日抵申,同寓行台,今拟明日同作苏台之游。”
(4).临时设立的戏台。
《红楼梦》第八五回:“这日一早,王子胜和亲戚家已送过一班戏来,就在贾母正厅前,搭起行台。”
古代魏国
曾任行台兵部尚书的李靖
曹魏甘露二年(257)﹐司马昭讨伐诸葛诞﹐尚书仆射陈泰﹑中书侍郎钟会等以行台随从出征。西晋永嘉之难﹐尚书令东海王司马越率军讨伐石勒﹐表以行台随军。自后尚书省长官出征或出镇﹐随军衙署称为行台。北魏天兴元年(398)﹐魏道武帝拓跋珪攻占河北诸州﹐以都城远在平城﹐不易控制﹐于邺城﹑中山置行台﹐令尚书令秦王拓跋仪镇守。北魏行台成为皇帝派出的特使﹐下置僚属﹐指挥军事﹐不常设﹐不管地方民政。熙平元年(515)﹐北魏军攻寿春﹐以李平为尚书右仆射﹐别置行台﹐节度诸军。皇帝委派尚书出使﹐巡视边境﹐亦称行台。魏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以北方贫困﹐今尚书左仆射源怀为行台﹐加使持节的称号巡行北边六镇和恒﹑燕﹑朔三州。正光五年(524)﹐六镇﹑关陇起义相继爆发﹐北魏政权复诸道行台﹐指挥镇压各地起义军。遣尚书仆射元修义为西道行台﹐讨伐关中莫折念生起义。元修义病重﹐以萧宝寅为西道行台﹑大都督﹐自关以西﹐皆受节度。孝昌元年(525)﹐以幽州刺史﹑尚书常景为行台﹐讨伐河北杜洛周起义军。北魏孝明帝﹑孝庄帝时﹐行台设置较多。出任行台者多兼任当州刺史或都督诸州军事﹐成为地方性军事指挥机关。正光年间﹐有曹世表为东南道行台﹑东豫州刺史。魏子建为山南行台﹐梁﹑巴﹑二益﹑两秦之事﹐皆归其节度。正光末﹐以薛修义都督华﹑豳、东秦诸州军事﹐为西道行台。孝昌年间﹐杨津为定州刺史兼北道行台。尔朱荣专权,武泰元年(528)孝明帝任命为北道大行台﹐大行台称号始见于此。其后尔朱氏兄弟子侄各据一方﹐权强莫比﹐多任大行台。
北魏末年﹐高欢执政﹐为大行台﹐其余行台皆罢。孝武帝欲分高欢之势﹐以贺拔岳为关西道大行台﹐都督雍﹑凉﹑梁﹑益等二十州诸军事﹔以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尚书左仆射﹑南道大行台。贺拔岳死﹐宇文泰继任。东﹑西魏分立﹐高欢在东魏为丞相﹑大行台﹐驻并州﹐于州治晋阳置丞相府。宇文泰在西魏亦任大行台﹐都督中外军事﹐镇雍州。高欢任命侯景为河南道大行台﹐镇虎牢﹐拥兵十万﹐专制河南﹐指挥对西魏﹑梁朝的战争。梁中大通二年(547)﹐侯景叛东魏降梁﹐上表称黄河以南﹐皆他所掌管﹐请举函谷(今河南新安北)以东﹐瑕丘(今山东兖州北)以西﹐豫﹑广﹑郢﹑荆﹑襄﹑兖﹑南兖﹑济﹑东豫﹑洛﹑阳﹑北荆﹑北扬等十三州内附﹐所列当即河南道大行台的管辖范围。
以上行台之外﹐东魏北齐又有临时性行台﹐指挥与西魏﹑萧梁作战﹐巡视地方﹐事毕即撤。北齐文宣帝时﹐辛术为东徐州刺史﹑东南道行台﹐驻下邳﹐所统十余州地犯法者﹐悉由术判处。行台始管理地方民政。
西魏行台不常设。除宇文泰自任大行台外﹐独孤信为荆州刺史﹑东南道行台。王思政为东道行台﹐驻玉壁﹐都督汾﹑晋﹑并诸州军事。侯景叛东魏﹐王思政率西魏军入据颍州﹐行台亦移至颍州。北周置总管府(实即行台的后身)﹐遂废行台之制。
隋开皇二年(582)于并﹑洛﹑益三州各置河北道﹑河南道﹑西南道行台尚书省﹐文帝以其子杨广﹑杨俊﹑杨秀各为行台尚书令。后废洛州行台﹐又于襄州﹑寿春两地设置山南道﹑淮南道行台。这两处行台都因伐陈设置﹐事定即罢。大致开皇九年(589)后﹐行台均废﹐而置并﹑扬﹑益﹑荆四大总管府﹐各统十余州至数十州。炀帝大业元年(605)诸州总管府尽废。唐初复置大行台。其陕东道大行台置于洛阳﹐以秦王李世民为尚书令﹐地位在其余行台之上。其余行台如益州道﹑襄州道﹑东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均以宗王或亲信大将任尚书左仆射﹐为行台主。武德九年(626)﹐诸道行台并废。
北魏行台的组织虽略同于中台(在中央的尚书台)﹐有令﹑仆射﹑尚书﹑丞﹑郎等员﹐但都是临时权置﹐并不完备。行台的首长﹐不一定都有令﹑仆射﹑尚书等官位。隋唐的行台尚书省则以行台尚书令为最高长官﹐若不置令﹐即以左仆射为首。置官大略同中台而人数较少。行台主要为处理军务而设﹐故以兵部居首﹐又兼综民事﹐故吏﹑户﹑礼﹑刑﹑工并置﹐却往往一人兼两职或三职。行台的统辖地区既广﹐位重权大﹐不利于中央集权﹐所以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就予以废除。
金天会十五年(1137)﹐废齐国﹐于汴京立行台尚书省﹐管理齐国旧地。行台尚书省由朝廷尚书省统领﹐设行台左右丞相。天眷元年(1138)﹐以河南﹑陕西地还宋﹐改设行台尚书省于燕京。三年﹐复设于汴京。天德二年(1150)﹐废。元有分设各地区的行中书省(行省)、行御史(行台)、行枢密院(行院)。元行台掌监察,与唐贞观前行台名同实异,行省则相当于古之行台。
而苏绰创制的文案程式朱出,墨入,以及其记账和管理户籍的方法,多为后人所用。
宇文泰任用武功人苏绰为行台郎中,一年多之后,宇文泰自己对苏绰还不大了解,但是行台官署中的人都称赞苏绰能力强,遇上有疑难的事情都去请他帮助决策。宇文泰与仆射周惠达讨论一件事,周惠达不能回答宇文泰的问题,就请求允许他出去跟别人一起商议此事。周惠达出门后,把情况告诉了苏绰,苏绰为周惠达作了分析解答,周惠达进去后按照苏绰的意见作出回答。宇文泰认为周惠达回答的非常好,问道:“谁和你一道作出了这番议论?”周惠达说出了苏绰的名字,并且称赞苏绰具有辅佐君王成就大业的才能,宇文泰便提拔苏绰为著作郎。文泰与公卿一起去昆明池观赏捕鱼,走到汉代传下来的仓池时,过头来询问身旁的人,他们中没有一个知道仓池的情况。宇文泰就把苏绰叫来,向他提问,苏绰把一件件事都讲得绘声绘色。宇文泰很高兴,就一直问到天地开始创造化育时有什么景象,历代兴盛与灭亡的经过如何,苏绰始终对答如流。宇文泰与苏绰一道骑着马慢慢地并行,到了昆明池,竟然没有撤网就返回了。在丞相府,宇文泰将苏绰一直留到晚上,就一些军政大事征求苏绰的意见,苏绰讲述,宇文泰躺着倾听。当苏绰指出治理国家有哪些关键之处的时候,宇文泰从睡榻上起来,整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不知不觉他的膝头已经在席子上往前移动,苏绰的话从晚上又持续到第二天清晨,宇文泰还听得不满足。第二天早上,宇文泰对周惠达说:“苏绰真是个奇特的人,我这就让他管理重要的政务。”他随即任命苏绰为大行台左丞,让他参与掌管处理机密大事从此苏绰越来越受到宇文泰的宠信。苏绰开始制订处理文书的程序如用红笔批出,用黑笔签收,还有关于计帐、户籍的一些办法,这些程序、办法后来的人大多遵照沿用了。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