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墉城 编辑

河南四镇之一

金墉城金墉城

金墉城位于汉魏洛阳故城西北隅,三国曹魏时魏文帝曹丕在此兴建百尺楼,随后魏明帝曹叡将其扩建成军事堡垒, 为汉魏时期洛阳城(今河南省孟津县平乐镇翟泉、金村的金墉城)西北角上一小城。魏晋时被废的帝、后,都安置于此。城小而固,为巩固戍守要地。

魏初年为“河南四镇”之一。隋洛阳城西迁后,金墉遂在洛阳之东。

公元618年,瓦岗起义军曾据此进逼洛阳。唐贞观后废。今称故址为阿斗城。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金墉城

建造时期:三国魏明帝时

建造位置:洛阳城西北角

地位:攻故戍守要地

今称:阿斗城

城垣周长:约14345米

城池结构

编辑

金墉城金墉城

金庸城南北成长方形,东、西、北三面城垣各有几处曲折,保存状况较好,南城垣因洛河北移被毁,西城垣残长4290、厚约20米,北垣全长3700,厚约25 -30米,东垣残长3895,厚约14米。南垣长度以东西垣的间距计算约2460米。

西、北、东垣共计城门12座,其中西垣3座。从南到北依次为广阳门、西明门、闾阖门;北垣二座,从西至东依次为大夏门、广莫门;东垣3座。从北至南依次为建春门,东阳门、清明门;据文献记载,南垣应有4门,自东至西依次为开阳门、平昌门、宣阳门、津阳门。

城西北隅仿邺城三台建金庸城,为军事防御设施。洛阳城仿邺城的设计,将宫城集中于城内中部以北,将官署、居民区置于城区南部。城南设立国学、明堂、灵台、此灵台为东汉时所建,魏晋沿用,汉晋灵台遗址是我国发现的最早一座天文观测台遗迹,距今已有1900多年。

历史由来

编辑
金墉城,俗称李密金墉城,在今洛阳市东15公里处的孟津县平乐镇翟泉、金村一带。由曹丕于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在东汉洛阳城(汉魏洛阳故城)基础上修建而成。历经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朝代。

在曹魏、西晋为帝后游乐的别宫;北魏孝文帝迁洛之初,宫阙未就之时,曾住城中;隋末瓦岗军李密兵控河洛,将金墉城作为行营驻地,;魏晋至唐初的300余年间,一直是洛阳县治所在地。

洛阳北面三座小城,各有墙垣,连接为一整组建筑,北靠邙山,南依大城,城垣宽厚坚实,地势险要,是洛阳的军事要塞。据《水经注》记载:“谷水又东迳金墉城北,魏明帝于洛阳城西北筑之,谓之金墉城。谷水迳洛阳小城北,因阿旧城,凭结金墉,故向城也。结以为垒,号洛阳垒。”其中金墉城就是这三座小城。

西晋代魏之后,“魏宫人皆在其中”。北魏“迁京之时,宫阙未就,孝文帝徒金墉城”。《洛阳伽蓝记》曾描绘金墉城“重楼飞阁,遍城上下,从地望去,有如云也”。

到隋朝末年,天下大乱,金庸城又成为军事要地。瓦岗军李密在此称帝,作为瓦岗军的指挥中心。“钲鼓之声,闻于东洛”(指隋唐洛阳城,今玻璃厂一带)。唐朝初年,洛阳县治仍设在金墉城,至贞观6年(公元632年),移之东都毓德坊,自此以后,金墉城逐渐废弃。

东汉的王充在《论衡·道虚篇》中有:“如天之门在西北,升天之人,宜从昆仑上。”考古探测已经证明,在汉魏洛阳故城的西北部,确实存在着一处南北相连的三座小城,其南北长1080米,宽约250米,说明金墉城的有关记载是正确的。金墉城的得名,我们认为应当与后文提及传说中的“天墉城”和其上有积金与金台玉楼有关。

传说典故

编辑
千百年以来,当地有“二十五里双皇帝”、“夜转汴梁”的传说。

所谓“二十五里双皇帝”,是指隋末李密于大业14年(公元618年),建国号魏,自称魏公,住金墉城;王世充于泰皇2年(公元619年),废隋帝杨侗称帝,改国号郑,国都洛阳。两雄并立,争战于河洛之间,相距仅25华里。

所谓“夜转汴梁”,说的是五代时,金墉城还是城池殿阁,金碧辉煌。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嫌汴梁(今开封)荒,思故乡洛阳金墉城豪华壮丽,一梦醒来,金墉城移之汴梁。

下一篇 徐光

上一篇 郭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