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适 编辑
苏适,(1067年-1122年),北宋官吏,字仲南,小名罗。
本名:苏适
别名:罗儿。仲南
所处时代:北宋
民族族群:汉
出生地:眉州眉山
出生日期:1067年
逝世日期:1122年
主要成就:北宋官吏。
父亲:苏辙
母亲:史氏
儿子:苏籀(养子)、苏范、苏筑
妻子:黄氏
兄弟:苏迟、苏逊
好友:张耒
“先考栾城公晚岁归自南方,杜门宴寂,谢绝宾客。亲戚故旧知其不复有意于世也,喜有贤子以绍其后,盖谓吾弟仲南也。”苏迟在墓志铭中一再推崇二弟,“先人既没,门户恃以为重。”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曾评价苏适的诗:苏子诗如刃发硎,十章入耳韵泠泠。文章三昧无多子,祇守君家旧典刑。
有一个老人受少妾怂恿状告儿子要害自己。苏适诘问老者:“你年龄这么大了,要将儿子置于何地?一旦事情坐实,他将难以求生!”老者痛哭。苏适又说:“一定有人为你出了什么主意。老年杀子,又有谁来照料你?少妾岂能倚靠?”老者为之感悟,与儿子和好如初。
苏适又曾主管洛阳河南仓。当时购置营缮木料,苏适主张价格优厚些,可以尽快完成任务,百姓也能从中获益。伊阳一带的百姓为此感戴不已。
苏辙去世后,苏适又任信阳军录事,遇到罕见的雨情,浉水过堤,城中人惊恐不已。苏适受命主持防汛事务,要求官员各守其责,百姓不得擅自行动。他将老弱安置完毕,率领民众加固堤防,水势所向,一身当先,最终守住了大堤,城池赖以保全。
徽宗时期,蔡京力主铸造大钱和夹锡钱(铁钱),滥发纸币,实行掠夺性的货币政策,加剧了通货膨胀,民生为之凋敝。苏适在信阳军任职时,“方废铁币,小民乏食,相率遮道”,人祸猛于天灾。面对逃难百姓,苏适请求发义仓粮加以救济,上司道:“未经请示,不可。”苏适道:“事不可缓!如果因此受到责谴,我一人承担。”开仓之后不久,他就接到了朝廷赈灾的命令。众人佩服苏适有先见之明。
受党争影响,苏适几经停废。他仕途的最后一站,即广信军通判。当时碍契丹衰乱,幽燕一带百姓纷纷归附,朝廷也积极谋划联金灭辽,积聚粮饷,聚集兵力。“苏适昼夜勤瘁,事得以济,而疾亦作矣。”
苏适任职河南仓时,苏过曾赋诗相送:“忆君结发读书日,肯学呻吟事刀笔。功名直欲高古人,议论从来气横臆。”当年,前程仿佛尽在掌握。只是岁月蹉跎间,一切悄然改变,能够躬耕颍昌,差可知足。“丈夫升沉何足道,竭身养志真奇特。”出仕为官,既是迫于父兄的督促,也是不得已的生活选择。
此时的苏过,也要走马太行,远赴太原担任税官。“嗟余白发亦自笑,眷眷一官乃鸡肋。”
苏过叹道:与仕途相比,颍昌陋室更值得留恋吧。犹如小小的鹪鹩,只要能有一枝可以安身就足够了。至于天下安危,不是你我可以议论,可以承担的。
有一次,苏适途中欲借宿农家。有人提醒他说,那里刚被盗贼占据。苏适道:“我没有加害过他们,他们怎会加害我这困厄之人?”他遂穿着平民衣装前往。盗贼问明他的姓名和目的地,说:“这是仁人之家。”叮嘱农人好好照顾,长揖而去。
“逮先人蒙恩而归,则有宅以居,有田以耕,中外各得其所,仲南之力为多矣。”苏迟将苏氏家族定居颍昌的首功,毫不吝惜地让给了弟弟。
苏适对家族的另一贡献,则在祖籍蜀中。
苏辙因路途遥远,不便回家乡扫墓,苏适数次代行。苏适在祖茔建造了石墙,修建了坟寺,又立下僧规,增加斋粮收入,使祖茔能够获得长久的照料。此外,他还为外祖母料理丧事,并周济贫寒的族人。如此种种,都是苏辙应办未办,想做而不能做的。可以说,苏适为父亲代行了家族责任。
南迁途中和隐居颍昌期间,苏迟和三弟苏远也陪侍在父亲身边,尽到了责任。相比起来,苏适独力承担了更多艰险的任务。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