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置三司条例司 编辑
制置三司条例司,为宋代主持变法的临时官署名 ,是熙宁变法开始时的决策机构。
变法以前﹐宰相枢密使不得与闻财政大计﹐造成兵﹑财﹑民三权的脱节﹐问题丛生。
为改变这种情况﹐熙宁二年(1069)二月二十七日﹐王安石任参知政事的同时﹐即创建了这个机构﹐作为变法的领导机构,以“经画邦计﹐议变旧法﹐以通天下之利” 。权力凌驾于三司之上,中书及门下皆不得过问。
熙宁三年(1070)五月十五日诏罢 。
主官
同制置三司条例,二员。
掌领制置三司条例司,制订新法,签书三司条例司公事。因初置时,由参知政事王安石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故冠之以“同”字 。
属官
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二员或三员;
制置三司条例司相度利害官,若干。
并有权临时选官遣使,考察新法实行之利弊 。
为使变法付诸实现﹐这个机构一方面吸收一些有志改革之士参加﹐议论各项问题﹐另一方面让三司判官﹑发运使﹑转运使及内外官员﹐以及“诸色人”等﹐陈述意见。
又选派刘彝﹑谢卿材﹑侯叔献﹑程颢﹑卢秉﹑王汝翼﹑曾伉和王广廉等八人,到各路“相度农田水利﹑税赋﹑科率﹑徭役利害”﹐以便从对现实情况的了解中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以兴利除弊﹐变而通之。
于是﹐在这个机构积极努力下﹐于熙宁二年七月之后,连续发布了由吕惠卿拟就的均输﹑青苗(常平法)﹑农田利害条约等法﹐对役法的变革也确定了“使民出钱雇役”的基本原则﹐从而使改革事业蓬勃展开﹐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
变法派在朝廷上逐步占了上风后﹐条例司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于熙宁三年五月废去﹐其权归于中书。
在王安石直接领导下﹐中书五房和司农寺成为变法的决策机构﹐新法通过司农寺名义予以发布。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