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州 编辑
保州是如今的保定市。北宋建隆元年(960),因宋太祖祖籍所在之地,故在清苑县(保定市东北马庄一带)置保塞军,寓“保卫边塞”之意。
中文名:保州
别名:保定市
行政区类别:河北
寓意:保卫边塞
地位:尧帝的故乡等
建立时间:981
中山国
今保定市区在战国时期始建城池。保定是尧帝的故乡,春秋、战国时期燕、中山就在境内建都,有三千多年历史。保定在殷商时期为北燕之地,西周至战国为燕赵之地。
上谷郡
秦始皇统一天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改河北中北部为上谷郡,保定位于其中。后来保定成为河北都会, 则称保定为上谷。
始建
北宋建隆元年(960)于清苑县置保塞军。太平兴国六年(981)保塞军升为保州,清苑县更名保塞县。金保塞县复名清苑县,并复置满城县。宋淳化三年(992)李继宣知保州,筑城关,浚外濠,葺营舍,疏一亩泉河,造船运粮,保州始成都市。因处于宋辽边界,宋辽多次在此地战争。金末年,保州城在战乱中成为废墟。金天会七年(1129)于保州设顺天军,保州为顺天军节度使驻地。
重建
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张柔主持重建保州城池,重新划市井,定民居,建衙署,筑寺庙,造园林,修筑土城墙,疏浚护城河,引一亩泉河水入城,既起到防御作用又改善城中水质,并利用水能在城外建水力石磨,奠定了保定城的基础。新建的保州城为京师门户,为燕南一大都会。元太宗十一年(1239年)以保州为顺天路治所,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顺天路为保定路,辖1录事司、7州、8县,州领11县,“保定”之名自此始,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
建府学及书院
宋熙宁四年(1071)保州建州学。明代改为保定府后,又始建府学,并建有二程书院、金台书院、上谷书院。
明代改建
明惠帝建文四年(1402),都督孟善加固城墙,以砖石砌城,筑女儿墙堞口3710雉。隆庆年间(1567~1572),张烈文等三任知府将土城逐步改建成砖城,加固并增筑城楼,从战略防御出发,根据当时条件和地利,确定城池形制,城周基本呈方形,唯西城南部向外呈弧形凸出500米,整个城池形似足靴,故有“靴城”之称。
直隶省会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保定路为保定府。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决定将国都迁北平(迁都后改称北京),并将北平行都司更名为大宁都司,迁驻保定,负责京畿附近的护卫与安全。清沿旧制,仍设保定府。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移驻保定,保定为直隶省省会。保定直隶总督署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初为保定府署,永乐年间为大宁都司衙署。保定之名,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大都即北京。保定自古为京畿重地,元朝设郡明朝建府清朝为直隶总督署,自清雍正八年(1730)至清朝灭亡(1911)直隶总督驻此,一直为河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中心。
保定市人民政府成立
1948年11月5日,解放军围攻保定。11月22日凌晨,驻保国民党军政人员逃往北平。解放军随即入城行政人员也陆续进城,建立保定市人民政府,为冀中区直辖市。
外县:腰山王氏庄园;白洋淀;清西陵;满城汉墓;涞源风光;开元寺塔; 狼牙山;野三坡; 冉庄地道站遗址;聚龙洞;定州贡院;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涿州双塔; 汉中山王墓; 龙潭景区; 阜平天生桥国家地质公园; 石佛国家森林公园;战国城; 天生桥;紫荆关; 抱阳山; 大龙门城堡;开善寺; 燕下都古城;三义宫;昌利农业旅游示范园;曲阳桥乡;永福寺; 龙潭湖自然风景区; 天桥瀑布群; 白石山仙人峪; 龙门天关;药王庙; 义慈惠石柱;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倒马关。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