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山童 编辑

元末农民起义领袖

韩山童(?—1351年),赵州栾城县(今河北栾城)人,后因罪迁至永年(今属河北)白鹿庄。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 。出身白莲教世家,祖父为白莲教主,因宣传教义被谪徙永年(今河北永年)白鹿庄。韩山童继承祖父遗志进行传教工作,声称天下将大乱,弥勒降生,明王出世。后结识颖州人刘福通,刘等称其为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原之主,藉以鼓动百姓起事。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朝为开辟南北水路强征15万民工挑河筑堤。韩山童、刘福通认为时机已到,在河北永年白鹿庄聚众宣誓起事。部众以头裹红巾为标志,故被称为“红巾军”,韩山童被推奉为明王。县令闻讯急调数千军队围剿起义军,韩山童被俘,旋被杀。韩山童虽死,但他点燃的起义火种使元末农民大起义燃起熊熊烈火。

基本信息

编辑

全名:韩山童

所处时代:元朝末年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栾城(河北省栾城区)

逝世日期:1351年

信仰:白莲教

人物生平

编辑
白莲教在宋之前就传到北方。元朝统一后,南北香火都很旺盛,得到元朝政府的扶持。但自至元十七年(1280),江西都昌白莲教徒杜万一利用白莲教组织武装起义后,此类情况屡有发生,终于导致元武宗时被禁。元仁宗时,虽有所恢复,但仍受到歧视,而在民间则信徒愈来愈多。白莲教主在宣教时,与明教、弥勒教,甚至道教互相渗透。如元末红巾军起义前,南北白莲教主都宣传“弥勒佛下生”,韩山童则宣传“明王出世”。他们力图使苦难的民众相信,一旦弥勒佛下生、明王出世了,就迎来了光明的极乐世界。

红巾军红巾军

元末,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特别是变钞、开河后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贾鲁开河后,韩山童等决定利用这一时机发动起义。他们散布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同时暗地里凿一独眼石人,在其背上刻上“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几个字,埋在即将挖掘的黄陵岗附近的河道上。至正十一年(1351)四月,贾鲁开河后不久,民工挖出独眼石人,消息不胫而走,大河南北,人心浮动。韩山童等借独眼石人来鼓动造反,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五月初,韩山童与其信徒刘福通、杜遵道、罗文素、盛文郁、王显忠、韩咬儿等聚众3000人于颍州(今安徽阜阳)颍上县,杀黑牛白马,誓告天地,准备起义。韩山童发布文告内有“蕴玉玺于海东,取精兵于日本。贫极江南,富夸塞北”(《草木子·克谨篇》)等语,打出“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辍耕录》卷二七《旗联》)的战旗。韩山童还自称宋徽宗八世孙。这些文告和宣传,无非是为了揭露当时社会的贫富不均,用“复宋”来号召群众投入反元武装起义。但正当起义群众聚集一起宣誓起义时,地方官突然派兵前来镇压,韩山童被捕牺牲,韩林儿与其母杨氏,乘乱逃到武安山(今江苏徐州境)躲藏起来。

这时,刘福通等冲出重围,重新聚合起义军,于五月初三日占领颍州城,大起义正式爆发。刘福通等击败前来镇压的元军,迅速占领今安徽、河南许多城镇。至正十五年(1355)二月,刘福通利用高邮战役后的形势,再次掀起大规模的反元武装斗争。他将韩林儿自砀山夹河迎至亳州(今属安徽),立其为帝,号小明王,建国大宋,改元龙凤,以林儿母杨氏为皇太后。韩林儿号称宋徽宗九世孙,故国号称宋,以迎合汉族人民的民族感情,表示“复宋”之实现;所谓“小明王”者,是为迎合“明王出世”之预言,以示黑暗已经过去,光明来到。

历史评价

编辑
《国初群雄事略》引李文凤论曰:“元之不能以匹马、只轮临江左者,以有宋为捍蔽也。韩氏君臣非特有功于中国,其亦大有功于我明也乎”

《明史·韩林儿传》赞曰:“元之末季,群雄蜂起。……林儿横据中原,纵兵蹂躏,蔽遮江、淮十有余年。太祖得以从容缔造者,藉其力焉。帝王之兴,必有先驱者资之以成其业,夫岂偶然哉!”

下一篇 刘福通

上一篇 刘继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