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宪 编辑

吴宪吴宪

宪(1893年11月24日—1959年8月8日),男,字陶民,福建福州人。博士,生物化学家、营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吴宪于1916年6月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其后又在该校继续进修有机化学,并兼任实验助教;1919年获得博士学位;1920年春应聘回国,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化学助教;1924年7月1日被越级晋升为助理教授并担任生物化学科主任;1928年晋升为教授;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批院士;1953年8月辞职退休,定居于波士顿;1959年8月8日凌晨逝世。吴宪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临床生物化学、气体与电解质的平衡、蛋白质化学、免疫化学、营养学以及氨基酸代谢等方面,此外,还涉及到性激素、抗生育等方面。

人物经历

编辑
1893年11月24日,吴宪出生于福建省福州的一个官学并著的家庭。

1904年,参加全国的科举考试。

1906年,进入全闽高等学堂预科班(现福州第一中学的前身),接受新学教育。

1910年,通过了清政府组织的庚子赔款留美考试。

1911年春,入留美预备班(清华大学的前身);8月,作为该校第一班62名成员之一由上海乘船赴美留学;9月4日,抵达美国旧金山,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海军造船工程专业。

1913年9月,改专业为主修化学,副修生物学。

1916年6月,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其后又在该校继续进修有机化学,并兼任实验助教。

1917年秋,被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录取,从师于奥托·福林(Otto Fo1in,1867—l934年,美国生化学家),在其指导下研究血液化学。

1919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又随福林从事为期一年的博士后研究。

1920年春,应聘回国,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化学助教。

1921年,升任襄教(associate,相当于讲师),主持生理化学的教学工作,不久使生物化学从生理学科独立出来,正式成立生物化学科(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1924年7月1日,被越级晋升为襄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并担任生物化学科主任,成为该校的第一位中国籍主任和最早的中国三教授之一(另两位是林可胜和刘瑞恒),也是当时协和最年轻的科主任。

1925年12月,回到北京协和医学院,继续工作。

1928年,晋升为教授,直到1942年1月该校被日军占领解散。

1932年,常与胡适、丁文江、翁文灏、傅斯年、蒋廷黻、陈之迈,吴景超等朋友聚会,交换、讨论对国际国内各种形势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参与创办了《独立评论》周刊,并以“涛鸣”为笔名,在该刊上先后发表过13篇文章,针对当时形势、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问题发表个人见解。

1938年,根据当时国民经济情况,主持制定了中国国内第一个《中国民众最低限度之营养需要》标准。

1944年3月,离开北平前往重庆,在西郊歌乐山南麓中央卫生实验院筹组和领导营养研究所。

1945年,回到重庆后向政府当局汇报了美国之行,并起草了一份进一步扩大发展营养研究所的计划,然后回到北平与家人团聚。

1946年夏,开始筹建中央卫生实验院北平分院,并任院长,同时继续兼任营养研究所所长。

1948年1月,作为访问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内外科医学院生化系学习质谱技术,熟悉使用重同位素来研究生物学问题。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批院士。

1949年9月,应聘担任伯明翰州亚拉巴马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访问教授,同时在夫人协助下从事研究工作。

1952年10月,突发心肌梗塞,不能继续紧张工作。

1953年8月,辞职退休,定居于波士顿,开始了退休生活。

1955年1月,迁居布鲁克莱恩(Brookline)自己的寓所。

1958年4月,心肌梗塞的再度发作。

1959年8月8日凌晨,逝世于波士顿的麻省总医院,葬于麻省(马萨渚塞州)波士顿近郊吉梅卡的森林山墓园。

<p>1987年严彩韵(左4)和家人在福林-吴宪纪念室内合影

1987年严彩韵(左4)和家人在福林-吴宪纪念室内合影

吴宪教授写的《怎样科学地生活》。

吴宪先生(前排右)与严彩韵(前排左)照的全家福。

吴宪先生(前排右)与严彩韵(前排左)照的全家福。

1956年吴宪教授(右前3)参加纽约召开的“中央研究院”会议

1956年吴宪教授(右前3)参加纽约召开的“中央研究院”会议

1936年,吴宪教授(左8)参加协和医学院毕业典礼。

1936年,吴宪教授(左8)参加协和医学院毕业典礼。

主要成就

编辑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一)临床生化方面。吴宪以1919年的博士论文《一种血液分析系统》为基础的一系列工作,为现代临床血液化学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手段,具有历史性的创新意义,在国际上长时间被广泛采用。其中关于血糖测定的方法被国际上沿用长达70年,为此他被誉为国际血液分析的权威。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测验血中的非蛋白氮组分对病人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例如仅一次尿酸测定就需耗血25毫升。而福林—吴的新方法只需10毫升就足以进行包括尿素、肌氨酸、肌氨酸酐、尿酸和糖的测定(其中只需一滴血就能测定血糖)。除了血液外,他还对尿、唾液和脑脊液持续进行了多年的分析和探讨。

    (二)气体与电解质的平衡方面。吴宪在1922年—1923年间与范斯莱克(当时是协和访问教授)、麦克林(F.C.Mclean)等合作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在等量渗透(osmotic equality)、唐南平衡(Donnan equilibrium)与钾钠不扩散的基础上,在每一呼吸循环中,为电解质与水、血浆与血细胞之间的迁移做出了解释。这项工作成为生化文献中的经典性工作。

    (三)蛋白质变性的研究。吴宪在协和期间主持的一项较大规模的研究,以解决这一当时国际上尚未解决的问题。1924年—1940年间,他与其同事严彩韵、邓葆乐(C.Tenbroeck)、李振翩、林国镐、林树模、陈同度、黄子卿刘思职、杨恩孚、周启、徐嘉祥、王成发等陆续发表“关于蛋白质变性的研究”专题系列论文16篇,相关论文14篇,并于1929年第13届国际生理学大会上首次提出了蛋白质变性理论,认为蛋白质变性的发生与其结构上的变化有关,但这一理论在当时未能引起重视。以后,在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他于1931年在《中国生理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y)上正式提出了“变性说”,用种种事实表明,天然可溶性蛋白质(即球蛋白)的长肽链一定是由氨基酸的各种极性基团被分子内的某种次级键按一定方式连接而形成有规律的折叠,使蛋白质分子具有一种紧密的构型(现在称为构象)。蛋白质的这种次级键一旦被物理、化学的力破坏,构型就被打开,肽链则由有规律的折叠而变为无序、松散的形式,即发生了变性。

    (四)免疫化学。吴宪1927年开始了这方面研究后作出不少成绩。他和李振翩、郑兰华、萨本铁、周田、李冠华、刘思职、王成发等在15年中进行了一系列颇有成效的研究,其中,他在国际上首创了标记手段。他用带色基团的血红蛋白,继而又用碘化清蛋白作为标记抗原,这种方法比用同位素作标记进行类似的研究要早许多年。利用这一方法,吴宪等人在其他蛋白质存在的同时进行了抗原、抗体沉淀物的定量分析,从而确定了抗原与抗体的定量关系,以后又进行了纯抗体的分离并证实了抗体的“一元论”。

    (五)营养学。1927年起,吴宪与严彩韵、陈同度、万昕、张昌颖等对中国食物进行了大量而系统的分析研究,他们还对素膳和荤膳大鼠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通过数十代大白鼠遗传、饲养实验,比较了纯素膳与荤杂膳的营养价值及其对动物的生长、生殖、基础代谢、自发性活动以及寿命的影响,由研究结果得出这样的结论:与西方相比,中国一般人民体质弱和身材矮小的原因主要不是种族和遗传上的,而是由于膳食质量差。只要加强营养,完全可以得到改善,这就从理论上否认了外国人对中国人体质问题的种种偏见。1989年,他编著出版了中国现代最早的营养学专著——《营养概论》。20世纪30年代,他还在对中国食物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编著了我国第一部《食物成份表》。吴宪关于营养学的研究不仅有学术意义,而且对当时的中国有一定现实意义。

    (六)氨基酸代谢。吴宪晚年(1948年—1953年)在美国进行的研究。为了研究人类生物学,他用N15标记氨基酸和其它有关的化合物,对之进行了一系列代谢实验,于1949年发表了该系列的第一篇论文。1953年以后,由于健康原因,此项工作未能得以继续,然而,在退休后他仍一边自学高等数学,一边将其所学得的微积分法和质谱分析法相结合应用于分析测定,从而提出了一项普遍原则,用以说明在这些实验中所得的关于排泄的数据,并于1959年发表了最后的三篇论文。

  • 学术论著

    截至1959年8月,吴宪一生发表研究论文163篇,专著3种。

    1931年,吴宪正式发表了关于蛋白质变性理论的论文,是首次在世界上提出了蛋白质变性机理。

    吴宪的博士论文《一种血液分析系统》被认为“引发了一场血液化学方面的革命”,是奠定吴宪在生物化学界地位的主要论著。

  • 学术交流

    1929年,在波士顿召开的第13届国际生理学会上,吴宪提出蛋白质变性学说,认为天然蛋白质分子不是一条长的直链而是一个紧密的结构。这种结构是借肽键之外的其他键,将肽链的不同部分连接而形成的,所以容易被物理及化学的力所破坏,即从有序的折叠排列形式变成不规则及松散的形式。

    1944年7月,吴宪被派往美国,作为营养学专家、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UNRRA)的中国代表,参加研究战后经济恢复与重建的会议,会后又在那儿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经济建设进行考察。

    1947年5月,吴宪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邀请,作为中国的六代表之一,途经美国参加7月在英国牛津举行的第17届国际生理学大会,并在大会上宣读了《脂醇类对蛋白质的变性率》论文。

    1948年5月,吴宪参加了第4届国际热带医学和疟疾大会,提交了一篇关于中国和东南亚营养不足情况的论文;11月,出席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营养顾问委员会的会议。

    人才培养

  • 学校治理

    吴宪作为生化教授与科主任,始终具有不断发展的战略眼光:他重视学术交流,1922年协和外籍教员成立美国实验生物学和医学会北京分会(Society for Experiment Biology and Medicine,Peking Branch)时,他就参加了该会的学术活动,他曾先后邀请美国生物化学家范斯莱克、科恩(A.E.Cohn)和黑斯廷斯等教授来科任访问教授,进行讲学和合作研究。

  • 平台和课程建设

    吴宪重视实验室建设和学生实验课的设置,一到协和就开设了实验课,编写实验讲义。1926年,吴宪在协和医学院协助林可胜成立了中国生理学会,并自其成立起就参与负责该会的具体工作。

  • 教学创新

    吴宪首次提出了“物理的生物化学”(Physical biochemistry,现称生物物理化学)的概念,以物理化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应用于生物化学问题的解释和研究,从分子水平基础上考虑生物的化学问题。

  • 编写教材

    吴宪根据自己多年教学和国际生物化学的发展,在1934年出版了用英文写的《物理生物化学原理》,作为协和本科医前期一年级生物化学的课本,并亲自讲授,为学生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 学生培养

    吴宪严格选择师资和重视培养青年,除了医学院学生外,截至2008年3月他还先后吸引了十余位刚回国的青年化学家到实验室工作,并接受培养进修生和研究生20余人。据他的学生估计,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生化教师和研究人员有70%以上曾在协和医学院受过训练。”他们后来或在教学、或在研究单位担任领导任务,并在教学和研究工作第一线献身,大都已为中国生物化学或其他化学学科方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

    1948年3月

    中央研究院第一批院士

    原德国自然科学院名誉院士

    美国亚拉巴马州科学院院士

    参考资料来源:

  • 社会任职

    编辑

    任职时间

    职务

    1921年—1927年

    中国科学名词编审委员会化学组委员

    1926年—1940年

    中国生理学会理事会委员

    1927年—1941年

    《中国生理学杂志》常务编委

    1929年—1931年

    中国生理学会理事会书记兼会计

    1931年—1935年

    中国生理学会理事会会长

    1932年—1938年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科学研究补助金和奖励金审查委员会委员

    1935年—1937年

    《中国化学会会志》编委

    1935年—1940年

    中央研究院第一届评议会评议员

    1948年—1949年

    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营养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1949年—1950年

    热能需要量委员会委员

    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

    美国化学会会员

    美国生物化学家协会会员

    美国实验生物学和医学会会员

    荷兰《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顾问委员

    美国自然科学荣誉学会(Sigma Xi Society)会员

    中国化学会创始期会员

    中华医学会特组营养委员会主席

    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通讯研究员

    参考资料来源:

    个人生活

    编辑
  • 家庭背景

    吴宪的祖父吴维贞(1831—1903年)是当地一位大盐商,父亲吴小铿(1874—1954年),母亲梁蓉孚(1875—1939年),家中共有兄妹三人,他排行第二。吴宪幼年是在外祖母家度过的,六岁回到父母身旁,开始入塾读经,以旧学启蒙。

  • 婚姻家庭

    1924年12月20日,吴宪与北京协和医学院本科助教严彩韵(1902年—1993年)结婚,严彩韵是中国教育家严范孙的侄女。他们共同培养了5个孩子:长子吴瑞、次子吴应、长女吴婉先、二女儿吴婉莲、三女儿吴婉明。

    关系

    姓名

    简介

    妻子

    严彩韵

    严彩韵从事营养学教学和研究事业,被收录于《美国科学名人录》(American Men and Women of Science);晚年服务于美国纽约市圣·路加医院营养中心及代谢组织,担任顾问。

    长子

    吴瑞

    吴瑞(Ray J.Wu,192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由于在DNA的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而成为分子生物学家。

    次子

    吴应

    吴应(Victor Wu,1931年-)获哲学博士,是化学专家,在谷类蛋白质方面有大量工作。

    长女

    吴婉先

    吴婉先(Evelyn Wu Nelson,1925年-)获理学硕士,是膳食师和中学数学教师。

    次女

    吴婉莲

    吴婉莲(Dorothea Wu,l927-1992年)获理学硕士,曾任某公共图书馆文艺与音乐科主任

    三女

    吴婉明

    吴婉明(Christine Wu,1929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是放射科专家。

    参考资料来源:

  • 兴趣广泛

    吴宪喜爱体育运动,自从在波士顿当学生起就是如此,包括骑马、游泳、打网球、溜冰、跳舞、散步等。他还常常吟颂一些自己喜爱的中国古诗,或者写诗,以此为消遣放松。他收集各种名贵瓷器,并经钻研,成为这方面的辨伪行家。他喜爱建筑设计和营建花园。

  • 人物评价

    编辑
    吴宪对于国际生物化学和中国科学事业的贡献是卓著的,由之赢得了他在国际学术界的声望和在中国科学界的地位。吴宪具有十分敏锐的观察力,他有把重要事物从不重要事物中辨别出来的才能,并且在任何讨论中都能抓住问题的实质,他能迅速及时地把握住当时国际研究的前沿工作,以及对中国社会有价值的问题,进行高水平的研究,并能不断创新。同时,他还有高超的实验研究技能。和他一起工作过的人都感到他思想敏锐、见识深濬、敢于探索。吴宪是位身材修长、体格健壮、精力充沛、思想敏锐、沉稳机智、富有修养和同情心而又寡言少语的人。他兴趣广泛,热爱生活,具有人情味。他的一枚图章上刻有“博学、审问、慎思、试验、明辨、笃行”的字样,这既是他一生的追求,亦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他的个性品质中有许多优异过人之处,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始终不渝地追求尽善尽美,无论做什么事情,也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他总是这样要求自己。除了事业及家庭生活外,吴宪还注重自己的人格与情操的修养,无论言谈举止,交友处世,处处显示出“绅士”风度;无论怎样生活,都使其具有意义,并有科学性。凡与他接触.过的人都会感到,他是个很有修养的人,具有很强的克制力,总能完美地驾驭自己的情绪,待人接物彬彬有礼,掌握分寸,心胸开阔,能与人友好相处,极富同情心,对朋友真诚相待。他的学识才华和高尚的品格使他赢得了许多朋友,其中既有他的严师、上司,又有他孩子的朋友。熟悉他的人都认为,他集真正的科学家和绅士、哲学家为一身,把东西方文化的长处完美、有机、和谐地融为一体。(《中国科技史料》第14卷曹育评)

    吴宪是“中国化学的巨人”,“毫无疑问,吴宪是20世纪前半叶中国最伟大的化学家,或者说是最伟大的科学家。当他在1919年发表他的第一项研究时,在中国还没有任何一类的化学研究。”到1949年,“化学研究已发展到全国时,对这一事业,没有人比吴宪贡献得更多。”(美国学者里尔顿·安德森(J·Reardon-Anderson)评)

    “只有当亲眼看到他的工作时,你才能充分领略到他才智上的异彩和技术上的完美。他是当今生物化学中伟大的并且具有真正独创性的领袖之一。”(美国生物化学家范斯莱克评)

    吴宪先生在学术成就、学科建设、机构创建和社会贡献对我国医学科学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他的卓越成就使他成为世界级生化大师。吴宪先生是一位真学者、真科学家、真技术专家、真文化大家,他的爱国精神、科学追求与治学精神都值得协和人效仿、传承与发展。(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评)

    吴宪有科学救国、敢为人先的大爱与担当,他胸怀国家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的协同精神以及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主要内涵,是指导科技工作者从事科学实践的宝贵财富。(刘德培院士评)

    吴宪不仅是中国的生物化学和营养学之父,更是第一位为诺贝尔科学奖提名的中国科学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吴虹评)

    人物纪念

    编辑
  • 哀悼慰问

    吴宪去世后,中国台北、东京、波士顿的日报,纽约时报(国际国内版)、伯明翰新闻等报纸均报道了这一消息;《科学》、《化学与工程新闻》,以及麻省理工学院的《技术评论》杂志也都有所记载;美国《金陵协会通讯》1959年第8期上还刊登了有关他生平事迹的综合报道。他的家人收到了成百件寄自各地表示哀悼和慰问的电报、信函以及敬献的鲜花,它们来自吴宪的同行、同事、学生以及亲朋好友,他们与吴宪的家人共同为失去了一位曾为人类做出过许多贡献的科学家、学者、教师、真诚的朋友和亲人而痛惜。在这些电报和信件中,他们各自从不同角度回顾了吴宪不平凡的一生,高度赞扬了他的贡献及其精神风范,并且相信吴宪的事业及风范会被(包括其家人在内的)人们继承下去。

  • 吴宪大楼

    吴宪大楼吴宪大楼

    2020年12月29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北京举办“缅怀吴宪先生创建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100周年”纪念活动,并为新命名的“吴宪大楼”揭牌,共同回顾协和生化学系百年发展历程和精神传承,致敬以吴宪先生为代表的几代协和生化学系人对中国医学科学事业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共谋未来发展。

  • 福林—吴宪纪念室

    为纪念奥托·福林和吴宪对血液学的贡献,哈佛医学院设有福林—吴宪(Folin-Wu)纪念室。

  • 人物影响

    编辑
  • 名字收录

    吴宪的名字被收入《国际医学名人录》(International Who's Who in World Medicine)、《美国科学名人录》(American Men of Science,第九版)、《中国名人录》(Who's Who in China)、以及《科学家传记大辞典》(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ography)等书。

  • 吴宪生物化学教授基金

    吴宪的夫人严彩韵与其长子吴瑞先后共同赠款设立“吴宪生物化学教授基金”(1983年筹备,l987年实施),以资助继续为中国生物化学做出贡献的教授。

  • 吴宪生物化学教授席

    1993年,吴宪的夫人严彩韵与其长子吴瑞在吴宪的母校——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设立“吴宪生物化学教授席”(Hsien Wu Professorship)。

  • 吴宪图书馆

    1993年,吴宪的夫人严彩韵与其长子吴瑞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成立“吴宪图书馆”,帮助该所购置生物化学最新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