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文 编辑
满文(满语:ᠮᠠᠨᠵᡠ ᡥᡝᡵᡤᡝᠨ,转写:manju hergen;英语:Manchu script)是用来拼写满语的文字。满文主要借鉴了传统的回鹘式蒙古文,后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形成了符合满族本民族语言表达要求的新满文。
满族不仅创造了自己的文字——满文,而且将满文作为清朝的法定文字来推广和使用,形成了大量的满文古籍文献,包括图书、档案、碑刻、谱牒、舆图等等。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中,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满文古籍文献都属于最多的一种。它在中国文字史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领域,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中文名:满文
外文名:ᠮᠠᠨᠵᡠ ᡥᡝᡵᡤᡝᠨ(满语)Manju Hergen(满文转写)Manchu Script(英语)
定义:满语的文字形式
拼写语言:满语
类型:拼音文字,全音素文字
使用时期:公元1599年至今
尼山萨满传
满族的祖先肃慎人有无自己的语言文字,因无明确的文字记载,现已无从考证。但有据可考的是,女真人作为满族的先人,有自己的语言,起先没有自己的文字,而借用契丹文。女真首领阿骨打建立金国后,出于治国的需要,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命完颜希尹创制女真文。完颜希尹奉命“依仿汉人楷书字,因契丹字制度,合本族语,制女真字”,这种女真字史称“女真大字”。“女真大字”通用十几年后,金熙宗完颜又创制了一种女真字,史称“女真小字”。此后,两种女真字并行通用。金灭亡后,进入中原的女真人受汉文化的影响,逐渐汉化,皆改用汉语文,不再有人知晓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而留在东北的女真人仍然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到了明朝后期,本民族语言仍在使用,但文字业已废弃,逐渐变得无人知晓,女真人遂改用蒙古文字。
满文
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基本上统一了女真各部,女真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得到迅速发展,与明朝、蒙古各部的联系日趋频繁,仍借用蒙古文字记事和交际,已不适应女真社会全面发展的需求。1599年在“老满文”使用33年后,即1632年标点符号。现代满文的标点符号和书写汉字的书写大体相同,但要旋转90度,因为满文是竖排书写的。另外的是,满文的逗号是一个向下形状小箭头,而句号是两个向下的小箭头。满文避讳
汉文中对皇帝、圣人名讳的避讳,古已有之。自入关以来,清多承明制,尤其宗室定了字辈之后,写汉文时均是存在避讳的。为了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满文避讳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但是由于避讳并非满人习俗,其情况十分纠结复杂,其避讳规则可参照《初学满文指蒙歌》。
满文原本是一种表音文字,满文有音无义,但在书面上,有时候为了区分读音和词义,除了避讳皇帝、圣人的名字外,一些是以n结尾的单词,在字尾的左边加上一个点,区分读音的比如:a和en,不加点的话,字型是不太能区分开来的,所以en是有点的。另一类是为了区分词义,表示汉语借词音译的n尾音的音节需要加点,没有点的则表示该词汇是原有词汇,比如:han,没有点的单词意思是“汗”,汗王、皇上的意思;加点字的意思是“汉”汉族的汉;an,无点就是原有词汇“寻常”、“平庸”等意思,加点则译音汉语音节中的an。
满文书写规则
另一种是把满文单词写法稍微改写成近似音,而汉字的则是缺笔。
满文有仿汉字楷书、行书、草书和篆书的四种字体。楷书的使用范围较广,使用于各种书籍的刊刻、精写本的抄写,以及诏书、谕旨、奏折、题本等公文的缮写。行书的使用范围更为广泛,凡书籍普通写本的抄写、各种书稿的起草、中央到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及官员之间来往文书的缮写,以及各类公文档案的汇抄存档等方面,都要使用行书。草书的使用范围较窄,主要用于一些文稿的起草、个人信件和札记的缮写,以及书法作品的创作等方面。1748年(乾隆十三年),清乾隆帝命傅恒等人,仿照汉文篆字,重新创制了满文篆字,共计32体,并确定了各体篆字的满汉合璧名称,即玉筋篆、芝英篆、上方大篆、小篆、钟鼎篆、垂露篆、柳叶篆、殳篆、悬针篆、龙篆、穗书、鸟迹篆、垂云篆、鸾凤篆、科斗书、龟书、倒薤篆、鸟书、坟书、大篆、麟书、转宿篆、雕虫篆、刻符篆、金错篆、鹄头篆、飞白书、龙爪篆、奇字、缨络篆、剪刀篆、碧落篆。从此,满文篆字的种类增多,字体规范,名称统一。为了推广新创制的满文篆字,当时用32种字体刊印了《御制盛京赋》。不过,满文篆字的使用范围较窄,在清代主要用以镌刻宝玺和官印。
满文Unicode字体和输入法已经问世,已经可以实现电脑输入和正确显示。但由于多数网页不能很好地支持竖写排版,现网络上仍多采用太清满文转写或穆麟德转写进行交流。
历史价值
清朝政府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及国内颁行的重要文告、文件等必须有满文文本,满族封疆大吏及朝臣要员向皇帝报告军机大事及官场民情,为保密起见,多用满文缮折启奏。清代用满文书写了大量公文,也用满文翻译了大量汉文典籍。此外,还有不少清代保存下来的碑刻、谱书等也都是用满文撰写的,清朝留下来的大量满文史料,作为清朝历史的见证,是一笔极为珍贵的历史遗产。
保留下来的满文文献绝大部分是用改进后的文字(即新满文)写的,例如《异域录》、《尼山萨满》以及一系列以清文鉴命名的辞书等。另外还有一种满文篆字,是参照汉文篆书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创制的。共有32种字体,依笔划的特征命名,如缨络篆、龙书等。用这种篆字刊印过乾隆皇帝的《御制盛京赋》,但主要用于玉玺和朝廷的印章。
满文在清代作为“国书”在文牍中与汉文并用,并编写过历史、文学和语言文字等方面的著述,翻译了《孟子》、《资治通鉴纲目》、《三国志演义》、《聊斋志异》等大量汉籍。辛亥革命后,满文基本上不再使用。保存下来的满文档案数以百万件计,是研究清初社会性质、清代历史、中国对外关系以及满语满文演变情况的珍贵资料。
满文 难经脉诀 清抄本
清代满文档案可谓包罗万象,涉及面极为广泛,且所反映的内容多不见于汉文档案和其他文献,具有重要的利用和研究价值。满文档案是研究清代通史和各种专史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研究满语满文取之不尽的宝库。保护情况
中国现存满语文文书档案浩如烟海,而能看懂满语文的人却寥若晨星。这样,就形成一种关联,即随着满语文走向濒危的边缘,满文档案等珍贵史料也将成为无法破译的“密码”。作为一个地域的记忆,史料特别是档案承载着这里社会历史发展的全面信息。满文档案作为研究清史及满族史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是我们古为今用的历史依据。
然而,尽管保存下来的满文史料十分丰富,但随着历史的变迁,满语文已处于濒危的窘境,倘若消亡,尚未翻译过来的满文史料中记录的清朝肇兴、入主中原、康乾盛世等内容,不久将变成一种无法破译的历史化石。这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个无法弥补的损失。
任何一种文字的产生,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正是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率部纵横驰骋,致力于统一女真各部的草创时期。伴随着激烈的军事斗争,建州女真社会经济和文化获得迅速发展,同明朝、朝鲜及蒙古各部的联系日渐增多。努尔哈赤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命额尔德尼和噶盖创制了满文,后人称其为“无圈点满文”或“老满文”。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命达海对老满文进行了改造,后人称改造后的满文为“加圈点满文”或“新满文”。清朝定鼎中原后,满语被定为“国语”,满文被奉为“国书”。
世事沧桑。而今,1000多万满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东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但以满语为母语的,只有黑龙江省的富裕县三家子、黑河市的爱辉等地的几位老人,会写满文的人寥寥无几。辽宁居住着500多万满族同胞,占全国满族人口的一半以上。辽宁还有8个满族自治县(含两个县级市)和若干个满族乡镇,是满族聚集和活动的主要地区,可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以新宾满族自治县为例,全县唯一一所能教满语课的小学,受教师少、经费缺、学生毕业后无出路等因素影响,满语课处于停教状态。
新中国成立后,满语文的学习和研究曾受到高度重视,在中央民族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院校里设立了满文班,培养满语文专业人才。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相当一批满语文专业人才退休,而中青年的满语文人才极其缺乏,形成了满语文专业人才严重断档现象,而精通满语文者更是凤毛麟角。
近年来,辽宁省档案馆运用科学方法对满文档案进行保护和存放,采取了一系列防火、防盗、防尘、防虫、防潮、防腐等措施。从技术角度、安全角度看,存放在现代化库房里的满文档案如同进入了“保险箱”。然而,由于通晓满语文的工作人员少,无论是整理编目,还是翻译出版,其工作任务都极为艰巨。可以说,如何使“死档案”尽快“复活”,满语文专业人才的匮乏已成为抢救和保护满文档案工作的“瓶颈”。长此以往,大量珍贵的满文史料有可能成为没有人能破译的文字。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