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汉语汉字

豳

豳,汉语二级字 ,读作豳(bīn),本意指豳山,又用作古都邑名,也作“邠”。周后稷的曾孙公刘迁居于此,相传周代祖先即在此立国。在今甘肃省宁县、正宁、陕西彬州市、旬邑县一带 。古公亶父率众由豳地往南迁于岐山县周原。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豳

拼音:bīn

部首:山(传统归豕部)

仓颉:UMOO

字级:二级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7

五笔86:EEMK

五笔98:MGEE

笔顺编号:13533342135333452

四角号码:22770

统一码:8C73

注音:ㄅㄧㄣ

基本字义

编辑
◎豳 Bīn

〈名〉

Bīn(音宾)古地名,在今中国陕西省彬州市旬邑县,甘肃省宁县正宁县一带。

豳州:州名。西魏时设置,隋废,唐仍为州,开元间改称邠州。即现陕西省彬州市。

豳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共有诗七篇,其中多描写农家生活,辛勤力作的情景,是中国最早的田园诗之一。

北魏皇兴二年(公元四六八年),在赵兴郡为华州,州郡同治定安县(今甘肃宁县县城)。

太和十一年(公元四八七年),华州更名班州。

豳州豳州

太和十四年,更班州为豳州。

西魏废帝二年(公元五五三年),改豳州为宁州。

隋大业元年(公元六零五年),改宁州为北地郡。次年,改北地郡为豳州。大业八年,又改豳州为北地郡。

唐武德元年(公元六一八年),改北地郡为宁州。

唐武德元年从宁州析置豳州(治在今陕西省彬州市)。

唐开元年间改称邠州。

现彬州、旬邑、正宁、宁县是被《诗经》所反复吟唱过的古豳之地。

姓。

古籍解释

编辑
康熙字典

《唐韵》补巾切《广韵》府巾切《集韵》《韵会》悲巾切《正韵》

下一篇 马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