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作状语 编辑

语言用法

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

在某些特殊的语言环境中,一般作为名词使用的词, 当它被放在动词前面,且这个名词不是动作行为的施事者,而是对动作行为起着直接修饰或限制作用,这个名词便充当了动词谓语的状语,担负起副词的语法功能,即副词性名词。

名词作状语有时被视为“名词活用为副词”,作为词类活用的一种,有时被认为是介词省略。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名词状语

外文名:Adverbial Noun

别名:名作状,副词性名词

类别:语言用法

概念

编辑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构成主谓短语作主语;或是放在动词的后面,构成动宾短语,作动词谓语的宾语。状语一般由副词充当。

但在某些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尤其是在文言中,一般作为名词使用的词被放在动词的前面,且这个词不是动作行为的实施者,而是对动作行为起着直接的修饰或限制的作用,因而充当了动词谓语的状语,从而担负起副词的语法功能。这被称为名词作状语,简称名作状。

名词作状语有的很富有修辞色彩。了解这种语法现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句意。

名词作状语有时被视为“名词活用为副词”,作为词类活用的一种,但这种观点有一定争议。

在文言文中,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的现象是很普遍的。

表比况

编辑
起比况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可译为“像……那样”。

词语有:儿啼,柴毁。

例句有:

《诗·大雅·灵台》:“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左传·庄公八年》:“射之,豕人立而啼。”

《孙子·谋攻》:“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

《庄子·达生》:“无入而藏,无出而阳,柴立其中央。”

《战国策·秦策一》:“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唐 柳宗元 《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秦观 《游汤泉记》:“独是泉出无亢满之累,其仁足以及物,岂所谓无出而阳,无入而藏,柴立乎其中央者歟?”

洪迈 《夷坚丙志·仲权郎中》:“平日嗜酒,膳食尽废,清瘦柴立,而精明殊不衰。”

叶适 《夫人徐氏墓志铭》:“既聘, 必明 忽暴得疾,不食柴立,亲戚为夫人忧。”

蒲松龄《聊斋志异·狼》:“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清 谭嗣同 《仁学》二三:“西人初亦未达此故,以谓通商足以墟人之国,恐刮取其脂膏以去,则柴立而毙也。”

梁启超 《加里波的戡定南意大利》:“於是 加福尔 又出其外交手段,而柴立其中央,若为不闻 加里波的 之阴谋也者,不予节制,而听其自去。”

名词“斗”,修饰动词“折”,译为“像北斗星那样”;“蛇”修饰动词“行”,译为“像蛇那样”。名词“犬”,修饰动词“坐”,比喻“坐”的状态,译为“像狗那样”。

表处所

编辑
这类名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从)……”。

例如: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②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核舟记》)

例①中的方位名词“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分别修饰动词“买”,作状语,表示“买”这一动作行为的发生处所。

例②中的方位名词“右”“左”,分别修饰动词“刻”,译为“在右边”“在左边”。

再如:

韩非子·十过》:“ 秦 得 韩 之都一,驱其练甲, 秦 韩 为一以南乡 楚 ,此 秦王 之所以庙祠而求也。”

《史记·项羽本纪》:“今尽王故王于丑地,而王其群臣诸将善地。”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而相如廷斥之。”

陶渊明 《桃花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张溥 《五人墓碑记》:“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又:“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表趋向

编辑
这类名词状语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译为“向(往)……”。

例如: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两例中的方位名词“西”,“前”,分别修饰动词“行”,译为“向(往)西”,“向(往)前”。

表工具、方式

编辑
这类名词状语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所采取的方式依据。翻译时,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等即可。

例如: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②学而时习之。(《论语》)

③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①中的名词“箕畚”修饰动词“运”,作状语,表示“运”所凭借的工具,译为“用箕畚……”。

例②中的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习”,译为“按时”。

例③中,“面”为当面,表“刺”之方式。

再如: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正德祈禳,神木为移。”

唐 柳宗元 《三戒·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苏轼《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得佳者,笼养之。”

表态度

编辑
这类用法的名词状语,所表示的是主语对宾语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那样”或“当作……一样”,注意不要和表比况用法混淆。

例如: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明 张溥 《五人墓碑记》:“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第一个例子中,“兄”本为名词,用于动词“事”之前,活用充当状语成分,可译为“当作兄长一样”。

表频率

编辑
这类状语由表时间名词活用充当。翻译时,可在时间名词加上一个“每”字即可。

例如: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伤仲永》)

②岁赋其二。(《捕蛇者说》)

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日”修饰动词“扳”,作状语,表示“扳”的频率,译为“每天”。同样,

例②中的“岁”表示“赋”的频率,译为“每年”。

表时间

编辑
这时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翻译为“在……”。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②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旦”和“暮”分别修饰动词“辞”与“宿”,表示“辞”与“宿”的时间。同样,

例②中的“朝”和“暮”表示“往”与“归”的时间。

举例

编辑
1、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朝”“夕”,分别充当动词谓语“济”“设”的状语,表时间:“在早上”“到黄昏”)《烛之武退秦师》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方位名词“东”作动词“封”的状语,表处所:在东边)《烛之武退秦师》

3、日食饮得无衰乎 (时间名词“日”作“食饮”以及省略的谓语“行”的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天)《触龙说赵太后》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时间名词“日”放在动词“参省”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天)《劝学》

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方位名词“上”和“下”用在动词“食”和“饮”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上、向下,指在地面上,在地下)《劝学》

6、秋水时至(名词“时”作动词“至”的状语:随季节,按季节)《秋水》

7、顺流而东行(方位名词“东”,作动词“行”的状语:朝东,向东)《秋水》

8、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词“席”“包”“囊”分别作“卷”“举”“括”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席子那样,像包裹那样,像口袋那样)《过秦论》

9、天下云集响应(名词“云”“响”分别作“集”“应”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云那样,像回声那样)《过秦论》

10、赢粮而景从 (名词“景”作“从”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影子那样)

11、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 (方位名词“内”“外”分别作“立”“连”的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方向:对内,对外)《过秦论》

1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于是项伯复夜去(名词“夜”充当“驰”“去”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当夜,当晚)《鸿门宴》

13、日夜望将军至(时间名词“日”“夜”充当动词“望”的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日、每夜)《鸿门宴》

14、吾得兄事之 (名词“兄”用作动词“事”的状语,表示对待人的态度:像对待兄长那样)《鸿门宴》

15、道芷阳间行/间至军中(名词“间”充当动词“行”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从小路)《鸿门宴》

16、园日涉以成趣/时矫首而遐观(“日”“时”作动词“涉”“矫”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经常性:天天;每天) 《归去来兮辞》

17、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词“雾”“星”用作“列”和“驰”的状语:像雾一样涌起,像星一样飞驰)《滕王阁序

18、下临无地(方位名词“下”,作动词“临”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下,往下)《滕王阁序》

19、士大夫之族,……则群聚而笑之(名词“群”作动词“聚”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情态:成群)《师说》

20、辇来于秦(名词“辇”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来”所用的工具:用车子,乘车)《阿房宫赋》

21、一夫夜呼(名词“夜”作“呼”的状语,表示时间:在夜间)《伶官传序》

22、负而前驱(方位名词“前”作动词“驱”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在前面)《伶官传序》

23、仓皇东出(方名词“东”作“出”的状语,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东)《伶官传序》

24、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事不目见耳闻(名词“舟”“目”“耳”分别作动词“行”“见”“闻”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船,用眼睛,用耳朵)《石钟山记》

25、内外多置小门/使不上漏/雨泽下注/东犬西吠/前辟四窗(方位名词作状语)《项脊轩志》

26、人皆得以隶使之(名词“隶”作动词“使”的状语:当作奴隶一样)《五人墓碑记》

27、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爲時止十有一月耳。(连词“而”一般只连接两个动词或动宾词组,名词“墓”由连词“而”与动词“葬”连接,用作动词,修墓)《五人墓碑记》

28、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沒不足道者,亦已眾矣;(同上)

辨析方法

编辑
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时间名词除外)一般不能直接作状语;而在古汉语中,普通名词作状语却很普遍。普通名词作状语时,存在着与主谓结构划界的问题。普通名词作状语,位置在谓词的前面,其结构形式和名词作主语完全相同,两者如不仔细区分,就会产生误解。如:“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倘若把此例中的“狐鸣”当成主谓结构,意思就是“狐狸叫喊”,这样,就歪曲了原来的意思。下面说明辨析名词作状语与主谓结构的几条辨析方法:

一.要看谓词与其前面的名词的意义关系。

名词和谓词如果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就是主谓结构;若是修饰、限制与被修饰、限制的关系,就是名词作状语。如:“吾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中的“父事丞相”,如果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意思就是“父亲侍奉丞相”,这显然与原来的句意不同。应该理解为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像对待父亲一样地侍奉丞相”。所以,这里的“父”就是名词作状语,而不是主谓结构中的主语。

二.要看能否在名词前加介词,或“像......一样”组成介词结构或比况结构。

因为,无论是在现代汉语,还是在古代汉语中,介词结构都不能作主语,这是无可置疑的。下面,就以古汉语中普通名词作状语的功能类别,作简要说明。

1.表比喻。如“项伯乃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的“翼蔽”就可说成“像翅膀一样掩护”。

2.表态度。如“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中的“客待之”可译为“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

3.表工具、方式。如“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其中的“船载”可理解为“以船载”,但不能认为名词前省略了介词“以”。因为,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一般不加介词,这是一种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词法规律。

4.表依据。如“失期,法当斩”,其中的“法当斩”可译为“依照法律判斩首之罪”。

5.表处所。如“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其中的“廷叱之”可译为“在朝堂上呵斥他”,但也不能以此认为名词前省略了介词“于”。因为,古汉语中,表示处所的介宾词组,大多放在动词之后作补语。如“战于长勺”、“盘庚迁于殷”。

6.表方位。如“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中的方位名词前,也可加介词“于”,如“南取”可理解为“向南取”。

由此可见,凡名词作状语的句子,一般都可在名词前加上介词,或“像......一样”组成介词结构或比况结构。这是名词作状语与主谓结构的根本不同之处。

三.要看句子前面是否另有主语。

凡表示有生命事物的名词用在谓词前,则有两种情况,即该名词或者是主语或者是状语。这就需要找句子前面是否另有主语。就一般情况而言,名词作状语的句子,往往在这个名词前面或上句中还另有主语。如“吾得兄事之”,既然“吾”作全句的主语,“兄”就不可能再是主语(一个句子中不可能有两个主语),而只能是状语了;而有时主语承前或蒙后省略了,这就需要往上下句中找主语。如“常以身翼蔽沛公”,本句中并没主语,就需往上句“项伯亦拔剑起舞”中去找,“项伯”便是主语。

四.要按情理推断。

凡按上述三种辨析标准仍难判定谓词前的名词是主语或状语者,则需按情理推断。例如,“其一犬坐于前”,倘若不结合上下文,就很难确定名词“犬”是不是主语。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按情理推,即可知原句是说“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在(屠户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