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 编辑

昆虫纲动物

牛虻牛虻

牛虻是双翅目虻科昆虫, 又名牛苍蝇、牛蚊子等。 身体强壮而有软毛,头大,半球形,或略带三角形,复眼很大。某些雄虫为接眼式或离眼式,有华美的色彩和斑纹,触角有长有短,多向前伸出,基部二节分明,腹部宽阔,有亮丽的条带和斑纹;雌虫口器锋利如刀片。

牛虻主要分布在广西、四川、浙江、江苏、湖北、山西、河南、辽宁、黑龙江等地 。池边、水旁常见。成虫取食花粉和花蜜,雌虫还吸取哺乳动物和鸟类的血液。成虫白天活动,以午时为活动高峰。 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雌虻交尾后将卵产在集卵信息物上,卵呈白色,卵经1—2天转变为褐色或黑色,再经6—8天即可孵出幼虫;幼虫呈白色或黄色,圆柱形,两端呈锥状,体长2—4毫米,孵出后,幼虫经6—8次蜕化,5—20天左右开始化蛹,随后蛹羽化为成虫。

牛虻是害虫,会吸食牲畜血液,能传播疾病感染动物和人类。 全虫去翅焙燥供药用,性微寒,味苦,有毒。不仅有活血调经、消炎止痛,治妇人月经困难、瘀血、子宫良性肿瘤、小腹硬满的功效;还有通经逐淤,治小腹胀痛、肌肤甲错的作用。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牛虻

外文名:gadfly

别名:牛蚊子、牛苍蝇、瞎蚂蜂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亚门:六足亚门

纲:昆虫纲

亚纲:有翅亚纲

目:双翅目

亚目:短角亚目

科:虻科

种:虻虫

分布区域:分布全国,主产广西、四川、浙江、江苏、湖北、山西、河南、辽宁

日本語:虻 あぶ

拼音:niú méng

外形特征

编辑

牛虻

东北林区俗称“瞎碰”或“瞎虻”,头大,半球形,或略带三角形。复眼很大,某些雄虫接眼式或离眼式;棵出或常有毛,常有绿红及其它金属闪光;单眼有时消失。触角有长、有短,多向前伸出,基部二节分明,端部3-8节愈合成角状。口器适于刺螯及吸收。下颚阔叶状;下颚须2节,片状有毛;上颚强大;下唇或喙直而短或有细长者。胸大有毛。翅大透明,或着色彩。亚缘室二个,后室五个,基室大形,臀室一般封闭,前缘脉围绕全翅缘,腋瓣大形。足强壮,胫节有时扁阔,中胫有二距,后胫有时缺距,有爪垫及爪间突。腹部宽有毛,扁形、7节,交尾器隐蔽。卵长针状,产叠成块并盖以胶质,易被黑卵蜂类所寄生,往往被误认为三化螟卵块。

生活习性

编辑
在环境复杂多样的自然界中,虻类最喜欢集中的地方是近水而温度较高的地方,水田、沼泽地、苇坑、流水、静水附近是它们生儿育女的理想环境。它们往往将卵集中产在水中禾本科等植物的叶上,幼虫一孵化便掉入水中,在水下生活,待到化蛹时才游到岸边。

牛虻牛虻

幼虫稀有陆生的,一般为水生或半水生,纺锤形。除一小头外,11节。每节有一隆起环,以便移动,末端有一呼吸管。肉食性,捕食小动物。

成虫白天活动,以午时为活动高峰。善飞翔。池边、水傍常见,飞行迅速。有时吸取花蜜,但最普通为好血性。雌虫有强度螯刺能力、牛马等厚皮动物亦易受其侵袭,雌虻每次数分钟,即能充满血液于腹部。温血动物,包括人类在内都受其害。东北林区,有时能飞快地,袭击颈部露出部分,啄取大块皮肉而逸去。

人工繁殖

编辑

种虻来

一般初养者以捕捉野生虻为主,虻的活动季节依地区及种类的不同而异。我国南方地区一般为4~10月份,北方地区为5~8月份。但以6~8月份最多,成虻(雌)吸血,喜在强烈阳光下,以中午为最活跃,雄虻不吸血,以吸取植物的汁液生活,生活在草丛及树林中,捕捉时,用事先做好的扣网到草场上的牛马群中进行捕捉(雌),雄虻可到牛马群附近的草丛及树林中捕捉,之后收集,虻的雌雄可通过复眼来鉴别:雄虻的复眼为接眼式,即两眼在中缘相接触,雌虻为高眼式,两眼间有明显的距离。

养殖设备

1.扣网:捕捉种虻使用,可用粗细适宜的铁丝绕成一直径大约为20厘米的圈,将一纱窗(网)一端缝合作成桶状固定于铁圈上,用竹竿或小木棍做网柄即可。

2.虻虫笼:为立方形(50×50×50立方厘米)大小也可根据需要自定,用铁丝或光滑的木品作支柱。外覆纱网,其一侧设操作口。

3.养殖器皿:准备三个小盒,可用塑料盒、铁盒及碗等均可,最好不用铁制品,分别用米盛装饵料、集卵信息物、水,要求在饮水盒中放一块海绵,把三个小盒置于虻虫笼中。

4.饵料、集卵信息物:种虻的饵料为全脂奶粉、白糖、秸水、鱼粉、鱼肠、屠宰下脚料、厨房废弃物等,幼虫的饵料为蚯蚓、甲壳、软体动物及昆虫的幼虫。集卵信息物;为发酵好的牛、猪、鸡粪及米糠。

5.种虻室:面积16~48平方米均可,应设玻璃窗纱窗,双层门,将种虻笼放在其中,冬季设煤炉或其它设施保温,最好设1~2个红外线灯补热。

6.商品虻育成室:专积根据规模可大可小,一般为16平方米左右,设6~8个育蛆池,育蛆池一般深为10~15平方米,内放发酵好的鸡猪粪便,要求其含水量在80%以上,另距池壁四周10~15厘米处留出提供化蛹场所。

饲养管理

种虻的饲养管理;将虻虫置于事先准备好的虻虫笼中,给以一定光照,种虻的生活温度为15℃~30℃,但以27℃~28℃,湿度65%~70%产卵最多。虻虫的生活史及各阶段管理:虻为全变态昆虫,其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卵:雌虻交尾后将卵产在集卵信息物上,卵呈白色,大小为1-1.2×0.2~0.4毫米,聚成堆,每次产卵800~1200粒。 将卵移至育蛆室内孵化,育蛆室内温度要求在25℃左右,卵经1~2天转变为褐色或黑色,再经6~8天即可孵出幼虫。

幼虫:白色或黄色,圆柱形,两端呈锥状,体长2~4毫米,幼虫孵出后即钻入育蛆料中寻食,这时可人为的为其添加一些如蚯蚓,软体动物等,也可向育蛆池中洒入一些白糖、奶粉、动物血液等,供其快速生长,幼虫的生活温度宜在25℃~30℃之间。

蛹:幼虫需经6~8次蜕化,生活期为5~20天左右。蜕化后的幼虫即爬出育蛆料,到干燥地方化蛹,这时可在育蛆池的边缘洒一薄层干燥米糠、锯末等物,蛹期为7~20天,此期温度应在20℃以上,以促进其发育。

商品虻的采收:当蛹羽化为成虫之后即可捕捉,方法不限,但主要保持其完整性,之后晒干,即可。

危害

编辑

牛虻牛虻

由于叮咬后的伤口在虻类唾液的刺激下常形成肿包、疼痛,所以对家畜骚扰性极大,据统计乳牛可因虻的叮咬而使产奶量下降11%~15%,高者可达19%~25%。虻除了能传播马传染性贫血病外,还可传播其他很多种重要的人、畜疾病,如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及我国台湾省等地流行于牛、犬之间的苏位病,此病20世纪50年代也曾在我国西北骆驼身上发生,造成的损失很大。此外虻还可机械传播大家熟悉的炭疽病,另如在世界上传播较广的野兔热、丝虫病,马的腰麻痹病、脱拉病、睡眠病、拿干拿病、苏阿鲁病、媾疫病、大脑炎、小泡牲口炎等等。

防治

编辑
由于虻在自然界孳生地区广大,飞翔力又强,此地虽然有所防护,而由其它地区飞袭过来的虻则照样可以为害,所以治虻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较满意的效果。有人试验,利用一种叫DEET 的高效驱避剂喷在牛、马体上,果然在两小时之内,没有任何虻去牛、马身上吸血。见效快,但只能有短期效果。有人在牧场草原地区以用烟雾剂灭虻,也有一定效果,但要选择合适的天气。另外还可以破坏虻类孳生地的办法来防治虻类,如在它们幼虫孳生的水面上撒矿物油,并将水边产有虻卵的植物叶子处理掉,或填平一些小洼等,这些方法虽都有一定效果,但在大面积开展则浪费人力、物力。

人类在观察、研究此类的生活中,发现自然界有一些昆虫天生是虻的敌人,这些天敌对虻类有一定的杀灭作用,是抑制它们数量增长的因素之一,人们利用这些天敌来消灭虻类,也是对其防治的重要方法之一。黄胸黑卵蜂可将卵产在虻类卵中,使虻在未发育为幼虫时即夭折于卵中。据观察对土灰虻卵的寄生率可达23%~34%,赤眼蜂也可寄生于虻类卵中。瓢虫和隐翅虫的幼虫见到虻卵是十分满意的,因为这是一顿美餐。蜂虻的幼虫专门以虻的幼虫和蛹为自己的食物,其效率可达15%~20%。有些金小蜂则将自己的卵产于虻类的幼虫体内,结果虻的幼虫便被吃空身体而死亡。有一些线虫则索性直接寄生于成虻体内或蛹内,有时在一只虻体内可发现有五六条线虫在那里聚餐。据观察一种叫铁线虫的寄生者对虻的寄生率达5%~6%。有一些绒螨的稚螨也可寄生于成虻体内。此外有些真菌也可感染虻类生病而死亡,如有些地区虻被真菌感染率达28%。如经人类有意对此散布则常可高达75%。其它一些捕食虻昆虫如胡蜂、食虫蛇、蜻蜓及很多寄生性昆虫如青蜂、寄生蜂等均可致虻类于死地。所以利用生物防治法防治虻类,前途还是极为乐观的。

叮咬处理

编辑
牛虻叮人时皮肤很痛,会出血。继而产生红斑丘疹和风团,又痒又痛。被虻伤害后,可以在受伤局部皮肤上涂抹清止痒剂、皮质激素制剂,如皮炎平、无极膏、肤轻松等。痒痛剧烈者,可口服抗组织胺药物;或强的松等。出现糜烂渗液者,可做局部冷湿敷,并涂抹一些氧化锌油等。

牛虻牛虻

下一篇

上一篇 记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