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甲乙经 编辑

西晋皇甫谧创作的图书

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又称《黄帝甲乙经》《黄帝三部针经》《黄帝针灸甲乙经》。西晋·皇甫谧撰,12卷,128篇,成书于公元282年。前六卷论述基础理论,后六卷记录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包括病因、病机、症状、诊断、取穴、治法和预后等。采用分部和按经分类法,厘定了腧穴,详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和禁忌、针刺深度与灸的壮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针灸学专著。

基本信息

编辑

书名:《针灸甲乙经》

别名:黄帝甲乙经、黄帝三部针经、黄帝针灸甲乙经

作者:皇甫谧

成书年代:西晋

归属类别:中医典籍

成书背景

编辑
皇甫谧总结了魏晋以前的针灸学成就,吸收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的精华,删其浮辞,除其重复,做了十分繁重的选材整理工作,并加入了自己的实践经验而著成本书。

流传版本

编辑
有北宋熙宁二年初刊本、南宋及元刊本、明正统二年(1437)重刊本、嘉靖刊本及《医统正脉》刊本等。

校注、整理

编辑
北宋熙宁二年(1069),林亿等曾对《针灸甲乙经》作校对缮写,即所称“新校正”。1980年山东中医学院主持编写了《针灸甲乙经》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编辑
皇甫谧(215~282),魏晋间学者、作家、医学家。幼名静,字士安,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人。从席坦学儒。武帝屡下诏征,皆称病不就,终身不仕。左思作《三都赋》成,请其作序,遂见重于世。中年患风痹,乃钻研医学。著有《帝王世纪》、《高士传》、《烈女传》、《玄晏春秋》、《针灸甲乙经》等。

书评、序言

编辑
林序

臣闻通天地人曰儒,通天地不通人曰技,斯医者虽曰方技,其实儒者之事乎。班固序《艺文志》,称儒者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此亦通天地人之理也。又云∶方技者,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非能通三才之奥,安能及国之政哉。晋·皇甫谧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有高尚之志。得风痹,因而学医,习览经方,前臻至妙。取黄帝《素问》、《针经》、《明堂》三部之书,撰为《针灸经》十二卷,历古儒者之不能及也。或曰:《素问》、《针经》、《明堂》三部之书,非黄帝书,似出于战国。曰:人生天地之间,八尺之躯,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十二经之血气大数,皮肤包络其外,可剖而视之乎?非大圣上智,孰能知之,战国之人何与焉。大哉!《黄帝内经》十八卷,《针经》三卷,最出远古。皇甫士安能撰而集之,惜简编脱落已多,是使文字错乱,义理颠倒,世失其传,学之者鲜矣。唐·甄权但修《明堂图》,孙思邈从而和之,其余篇第亦不能尽言之。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今取《素问》、《九墟》、《灵枢》、《太素经》、《千金方》及《翼》、《外台秘要》诸家善书校对玉成,缮写将备亲览。恭惟主上圣哲衣冠文明,光辉上下,孝慈仁德,蒙被众庶,大颁岐黄,远及方外,使皇化兆于无穷,和气浃而充塞,兹亦助人灵,顺阴阳,明教化化之一端云。

国子博士臣高保衡尚书屯田郎中臣孙奇光禄卿直秘阁臣林亿等上

皇甫序

夫医道所兴,其来久矣。上古神农始尝草木而知百药。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色候,参之天地,验之人物,本性命,穷神极变,而针道生焉。其论至妙,雷公受业传之于后。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中古名医有俞跗、医缓、扁鹊,秦有医和,汉有仓公。其论皆经理识本,非徒诊病而已。汉有华佗张仲景。其它奇方异治,施世者多,亦不能尽记其本末。若知直祭酒刘季琰病发于畏恶,治之而瘥,云:后九年季琰病应发,发当有感,仍本于畏恶,病动必死,终如其言。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而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言。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此二事虽扁鹊、仓公无以加也。华佗性恶矜技,终以戮死。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选论甚精,指事可施用。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亦有所亡失,其论遐远,然称述多而切事少,有不编次。比按仓公传,其学皆出于《素问》,论病精微。《九卷》是原本经脉,其义深奥,不易觉也。又有《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皆黄帝岐伯选事也。三部同归,文多重复,错互非一。甘露中,吾病风加苦聋,百日方治,要皆浅近,乃撰集三部,使事类相从,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至为十二卷。《易》曰:观其所聚,而天地之情事见矣。况物理乎?事类相从,聚之义也。夫受先人之体,有八尺之躯,而不知医事,此所谓游魂耳。若不精通于医道,虽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此固圣贤所以精思极论尽其理也。由此言之,焉可忽乎?其本论其文有理,虽不切于近事,不甚删也。若必精要,后其闲暇,当撰核以为教经云尔。

章节目录

编辑
卷一

精神五脏论第一

五脏变腧第二

五脏六腑阴阳表里第三

五脏五官第四

五脏大小六腑应候第五

十二原第六

十二经水第七

四海第八

气息周身五十营四时日分漏刻第九

营气第十

营卫三焦第十一

阴阳清浊精气津液血脉第十二

津液五别第十三

奇邪血络第十四

五色第十五

阴阳二十五人形性血气不同第十六

卷二

十二经脉络脉支别第一(上)

十二经脉络脉支别第一(下)

奇经八脉第二

脉度第三

十二经标本第四

经脉根结第五

经筋第六

骨度肠度肠胃所受第七

卷三

诸穴

头直鼻中发际傍行至头维凡七穴第一

头直鼻中入发际一寸循督脉却行至风府凡八穴第二

头直夹督脉各一寸五分却行至玉枕凡十穴第三

头直目上入发际五分却行至脑空凡十穴第四

头缘耳上却行至完骨凡十二穴第五

头自发际中央傍行凡五穴第六

背自第一椎循督脉下行至脊凡十一穴第七

背自第一椎两傍侠脊各一寸五分下至节凡四十二穴第八

背自第二椎两傍侠脊各三寸行至二十一椎下两傍侠脊凡二十六穴第九

面凡二十九穴第十

耳前后凡二十穴第十一

颈凡十七穴第十二

肩凡二十八穴第十三

胸自天突循任脉下行至中庭凡七穴第十四

胸自输府夹任脉两傍各二寸下行至步廊凡十二穴第十五

胸自气户夹输府两傍各二寸下行至乳根凡十二穴第十六

胸自云门夹气户两傍各二寸下行至食窦凡十二穴第十七

腋胁下凡八穴第十八

腹自鸠尾循任脉下行至会阴凡十五穴第十九

腹自幽门夹巨阙两傍各半寸循冲脉下行至横骨凡二十一穴第二十

腹自不容夹幽门两傍各一寸五分至气冲凡二十三穴第二十一

腹自期门上直两乳夹不容两傍各一寸五分下行至冲门凡十四穴第二十二

腹自章门下行至居髎十二穴第二十三

手太阴及臂凡一十八穴第二十四

手厥阴心主及臂凡一十六穴第二十五

手少阴及臂凡一十六穴第二十六

手阳明及臂凡二十八穴第二十七

手少阳及臂凡二十四穴第二十八

手太阳凡一十六穴第二十九

足太阴及股凡二十二穴第三十

足厥阴及股凡二十二穴第三十一

足少阴及股并阴跷阴维凡二十穴第三十二

足阳明及股凡三十穴第三十三

足少阳及股并阳维四穴凡二十八穴第三十四

足太阳及股并阳跷六穴凡三十四穴第三十五

卷四

经脉第一(上)

经脉第一(中)

经脉第一(下)

病形脉诊第二(上)

病形脉诊第二(下)

三部九候第三

卷五

针灸禁忌第一(上)

针灸禁忌第一(下)

九针九变十二节五刺五邪第二

缪刺第三

针道第四

针道终始第五

针道自然逆顺第六

针道外揣纵舍第七

卷六

八正八虚八风大论第一

逆顺病本末方宜形志大论第二

五脏六腑虚实大论第三

阴阳清浊顺治逆乱大论第四

四时贼风邪气大论第五

内外形诊老壮肥瘦病旦慧夜甚大论第六

阴阳大论第七

正邪袭内生梦大论第八

五味所宜五脏生病大论第九

五脏传病大论第十

寿夭形诊病候耐痛不耐痛大论第十一

形气盛衰大论第十二

卷七

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上)

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中)

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下)

足阳明脉病发热狂走第二

阴衰发热厥阳衰发寒厥第三

太阳中风感于寒湿发痓第四

阴阳相移发三疟第五

卷八

五脏传病发寒热第一(上)

五脏传病发寒热第一(下)

经络受病入肠胃五脏积发伏梁息贲肥气痞气奔豚第二

五脏六腑胀第三

水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第四

肾风发风水面胕肿第五

卷九

大寒内薄骨髓阳逆发头痛第一

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发卒心痛胸痹心疝三虫第二

邪在肺五脏六腑受病发咳逆上气第三

肝受病及卫气留积发胸胁满痛第四

邪在心胆及诸脏腑发悲恐太息口苦不乐及惊第五

脾受病发四肢不用第六

脾胃大肠受病发腹胀满肠中鸣短气第七

肾小肠受病发腹胀腰痛引背少腹控睾第八

三焦膀胱受病发少腹肿不得小便第九

三焦约内闭发不得大小便第十

足厥阴脉动喜怒不时发㿗疝遗溺癃第十一

足太阳脉动发下部痔脱肛第十二

卷十

阴受病发痹第一(上)

阴受病发痹第一(下)

阳受病发风第二(上)

阳受病发风第二(下)

八虚受病发拘挛第三

热在五脏发痿第四

手太阴阳明太阳少阳脉动发肩背痛肩前皆痛肩似拔第五

水浆不消发饮第六

卷十一

胸中寒发脉代第一

阳厥大惊发狂痫第二

阳脉下坠阴脉上争发尸厥第三

气乱于肠胃发霍乱吐下第四

足太阴厥脉病发溏泄下痢第五

五气溢发消渴黄瘅第六

动作失度内外伤发崩中瘀血呕血唾血第七

邪气聚于下脘发内痈第八

寒气客于经络之中发痈疽风成发厉浸淫第九(上)

寒气客于经络之中发痈疽风成发厉浸淫第九(下)

卷十二

欠哕唏振寒噫嚏亸泣出太息下耳鸣啮舌善忘善饥第一

寒气客于厌发喑不能言第二

目不得眠不得视及多卧卧不安不得偃卧肉苛诸息有音及喘第三

足太阳阳明手少阳脉动发目病第四

手太阳少阳脉动发耳病第五

手足阳明脉动发口齿病第六

血溢发衄第七(鼻鼽息肉着附)

手足阳明少阳脉动发喉痹咽痛第八

气有所结发瘤瘿第九

妇人杂病第十

小儿杂病第十一

内容简介

编辑
《针灸甲乙经》卷一至卷六为中医基本理论和针灸基础知识,卷七至卷十二为临床治疗部分,包括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和腧穴主治。卷一主要论述人的生理功能以及脏腑与肢体五官的关系等。卷二论述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标本、经脉的循行路线和发病情况以及骨度、肠度等。卷三为腧穴主治部分,共厘定了腧穴348个(其中单穴49个,双穴299个),并采用分部依线的方法,划分了头面、颈、胸、腹、四肢等35条线路。详细叙述了各穴的部位、针刺深度与灸的壮数。卷四叙述了诊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的具体内容,重点论述了四时平脉与脏腑病脉、死脉以及三部九候的诊断方法。卷五为针道,详述了九针的形状、长度和作用、针刺的手法和补泻的方法、针刺的禁穴与禁忌等。卷六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论述了生理与病理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从卷七至卷十二为临床治疗部分,包括内、外、妇、儿等科,尤以内科为重点,涉及多种病证,在治疗方面,书中介绍了晋以前针灸治疗各种疾病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全书共列腧穴主治800多条,为后世针灸治疗学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针灸甲乙经》的腧穴和腧穴主治部分保存了已失传的《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的内容。

影响评价

编辑
《针灸甲乙经》对针灸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由晋到宋的针灸著作,如《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其穴位和适应证基本上没有超出本书的范围。如《针灸资生经》等专著,无不遵循本书编辑而成。明清两代的针灸著作,如《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等都是在本书基础上发展起来。《针灸甲乙经》还流传至日本、朝鲜,对两国的针灸学术与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下一篇 汲冢书

上一篇 制图六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