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借光 编辑

汉语成语

凿壁借光凿壁借光

凿壁借光,是汉语的一个成语,典出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

这则成语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学习的事情。其结构为连动式,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凿壁借光

拼音:záo bì jiè guāng

近义词:囊萤映雪、焚膏继晷

反义词:不学无术

出处:《西京杂记》卷二

成语出处

编辑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

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凿壁借光”。

成语故事

编辑
西汉时期,有一个少年叫匡衡,他特别希望能像学堂里的孩子那样,跟着老师读书。可是他家里很穷,实在没有钱拿出来供他上学堂。他经常一个人在学堂外面,听着里面的读书声。一位邻居看见他这么爱读书,就抽空教他认字。他终于可以自己读书了。

匡衡买不起书,就想办法借书来读。那个时候的书都是十分贵重的,只有有钱人家才有。为了能读到书,匡衡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村子里有个大户人家,家里有很多藏书。一天,他跑到那户人家,见到主人后,一边作揖,一边恳求说:“请您收留我吧,我给您家干活。我不要工钱,只求您能把家里的书借给我看看。我保证不会耽误干活。”主人看到匡衡彬彬有礼,眼睛里充满了渴求,就收留了他。匡衡终于如愿以偿地读到了书。

寒来暑往,匡衡他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休息吃饭的工夫才能看一会儿书。晚上回到家里,因为没钱,没有油灯,也不能看书。所以一卷书常要用十天半个月的时间才能读完。匡衡心里难过极了,却没有办法。一天晚上,匡衡从外而回家,只有邻居家的窗户透着光亮。匡衡忽然想到了一个主意,回到家,他就在自己与邻居家共用的那面墙上摸来摸去,终于找到一处墙壁有破损的地方。他找来一把小刀,沿着破损的墙壁轻轻地抠,抠不一会儿,一道弱弱的光线就从墙缝里透射过来。匡衡兴奋极了,不敢再往大抠,担心影响到邻居,于是,便借着这一点点光线看起书来。光线太暗了,看一会儿,眼睛就酸困酸困的,他就稍稍休息一下,接着再看。

就凭着凿壁借光这样的毅力,匡衡博览群书,终于成为西汉学者。

成语寓意

编辑
匡衡为了读书替别人打工,在夜晚,即使有一丝的亮光也要抓紧学习。这样的态度,以及努力刻苦的品质使匡衡成为大学者。有时候,外部条件制约着许多人的进步,但是有心人会为自己创造前进的机会。艰辛只是一时的体验,而经历过这些艰难后所收获的知识,才是人生宝贵长久的财富。

成语运用

编辑

成文用法

“凿壁借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这个成语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运用示例

广州日报评论员杨博《“中国科创”星耀发展新征程》:“新时代、新征程,中国人将在科技创新的星光照耀下,以韦编三绝、悬梁刺股的毅力,以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的劲头,引领世界潮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勇攀高峰。”

下一篇 怪诞不经

上一篇 夺门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