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入门 编辑

200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中国史学入门中国史学入门

《中国史学入门》是2007年9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顾颉刚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中国史学入门

作者:顾颉刚

出版时间:2007年10月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00675532

类别:史学理论

装帧:平装

内容提要

编辑
这是一本为想进入中国史学园地的初学者讲说治史门径的书。这些讲说简单明了,通过几句话就把要领说清楚了,使读者很快就能从总体上了解和把握中国历史的基本情况。另外,它告诉读者研究中国史要读哪些书,每种书有哪些内容和优缺点、不同版本的内容和文字上有哪些出入,各书之间的相互关系怎样。这就可使后人在前人或今人取得的成果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探索,以推进中国史学的发展。

图书目录

编辑
序言

前言

一、中国民族史概要

1.打破两个错误的观念

2.中华民族的形成、壮大和发展

(1)商

(2)周、秦

(3)汉、

(4)三国、两晋

(5)隋、唐、五代

(6)宋、辽、金

(7)元

(8)明

(9)清

3.各民族神话中的祖先

(1)盘古开天辟地

(2)三皇五帝的各种说法

(3)夏、商、周的传说和历史

二、经书、子书和战国古书

1.最早的中国文字

2.经书漫淡

(1)《诗经》

(2)《尚书》

(3)《礼经》

——《仪礼》

——《周礼》

——《礼经》

(4)《春秋经》

——《佐传》

——《公羊传》

——《榖》

(5)《孝经》

(6)《论语》

(7)《孟子》

(8)《尔雅》

(9)《易经》

(10)经书杂论

……

三 中国史书

四 杂史

五 经学、汉学

六 清代古学整理、考据学

七 史料学与考古学的结合

八 略谈中国古代社会

九 浅谈中国古代文学

十 中国宗教史略

十一 中国哲学史略

十二 中国历代京都和北京小史

后记

修订再版后记

校订后记

三版校订后记

作者简介

编辑
顾颉刚(1892—1980),江苏苏州人。现代历史学家,“古史辨”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顾颉刚于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0年北京大学本科哲学门毕业。以后留任教于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云南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社会教育学院、兰州大学等,并任北平研究院历史组主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主编《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燕京学报》、《贡半月刊》、《边疆周刊》、《齐大国学季刊》、《文史杂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顾颉刚受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整理国故”思想的影响,从二十年代起即从事中国历史和古代文献典籍的研究和辨伪工作。主张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疑古的精神,吸收近代西方社会学、考古学等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箱。与钱玄同等发起并主持了古史辨伪的大讨论,又广集当时的研究成果编成《古史辨》八册,形成了“古史辨”派。顾颉刚在其研究中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认为时代越后传说的古史期越长,周代时最古的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朝有三皇,汉代以后有盘古,古史系统的形成,主要出于战国到西汉的儒家之手。他以疑古辨伪的态度考察了孔子与六经的关系,指出孔子的“正乐”与社会上没有关系,批评梁启超把孔子说得太完美;断定六经决非孔子“托古”的著作,六经没有太大的信史价值,也无哲理和政论的价值;否定了儒家利用六经(尤其是利用《尚书》)编成的整个古史系统。又提出,必须打破中国古代民族只有一个、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以及古史人化、古代是黄金时代等观念。这些观点今天看来虽不尽正确,但在当时却具有反封建、反对经学偶像的意义。

顾颉刚一生著述颇丰,除所编《古史辨》之外,重要的尚有《汉代学术史略》、《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尚书通检》、《中国疆域沿革史》、《史林杂识》等等。

下一篇 黄伯思

上一篇 怪诞不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