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阳建 编辑
欧阳建(约269年-300年),字坚石,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县)人。 卫尉石崇外甥。中国西晋时期文学家、 哲学家、 思想家。
欧阳建为石崇外甥,随其依附贾谧,是其“二十四友”文人集团的成员之一,雅有思理,才藻美赡,驰名北方。历仕山阳令、尚书郎、冯翊太守等职,颇有政声。赵王司马伦擅政,欧阳建每加谏止,司马伦不但不从,反而怀恨在心。永康元年(300年),贾谧被诛后,欧阳建也被司马伦及其党羽孙秀所害,满门抄斩。
欧阳建临终之时,作五言诗《临终诗》一首,客观上揭露了西晋末年的黑暗政治。其文章以《言尽意论》较著名,立论鲜明,语言简洁,逻辑比较严密,受到当时清谈家的重视。
别名:欧阳坚石
字:坚石
所处时代:西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渤海郡南皮县(今河北省南皮县)
逝世日期:300年
主要成就:开创“言尽意”学说
主要作品:临终诗、言尽意论
本名:欧阳建
官职:冯翊太守
欧阳建就是活在这么一个朝代,欧阳建熟读圣贤书,明君君臣臣之封建大义,则挡不住锦衣玉食,也不舍用蔑视世俗来反抗。对这个世界看不起,却不敢去改变,甚至不敢去说。于是只能转向无用、无害而且可以有名的清谈。欧阳建是玄学圈子中的佼佼者,言尽意论一出,“形不待名而圆方已著,色不俟称而黑白已彰”,而世人服。
魏晋贵族生活图
现实中,欧阳建与舅舅石崇都是站在贾后船上的。贾后有三恶,在当女儿时候就被人诟病。而靠控制傻瓜皇帝控制了大权。而欧阳建却为之效力,成为了“二十四友”之一。二、《临终诗》为八王之乱受司马伦祸害,临刑前所做,“上负慈母恩,痛酷摧心肝。下顾所怜女,恻恻心中酸。”诗文甚哀楚。
风水玄学
为了攻破玄学家们虚玄的‘谈证’,欧阳建把醉熏熏的言意关系问题还原为心物(名实)关系问题,即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与何晏正相反对,他认为:‘形不待名,而方圆已著;色不俟称,而黑白以彰。’先有方圆之形,然后才有方圆之名;先有黑白之色,然后才有黑白之称。客观的形色是第一性的,而主观的名称是第二性的。” 言意之辩,即文字语言与文字语言所要表达的意义(此意义非文字语言的表面意义,而是其内含的根本思想或道理等)的关系,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则更是玄学家们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他提出“言尽意”的学说,认为“形不待名而圆方已著,色不俟称而黑白已彰”,“诚以理得于心,非言不畅,物定彼,非名不辨。”就是说,客观世界是离开人的概念和语言而独立存在的,但语言概念又是人们用以说明客观世界的工具。这驳斥了当时玄学家认为语言概念无法表达事物真相的一种看法(“言不尽意”,如后来不久南朝佛教之“不可说”论)。欧阳建的《言尽意论》是一篇小小的文章,在中国哲学史中,讲到它时一般也只有很小的篇幅。欧阳建的这篇《言尽意论》哲学论文,在当时的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两条路线斗争中,阐明了反映论,批判了先验论具有时代意义。在中国的哲学史中,欧阳建的《言尽意论》和裴頠的《崇有论》,同是唯物主义路线中的重要著作。
长期以来,在《中国哲学史》教科书和各种专著或论文中,则几乎无一例外地把欧阳建引用其论敌的论据,作为他本人的思想来加以引用和分析,而且作为欧阳建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最主要论据,给与极高的评价。这种分析,最早见之于任继愈教授主编之《中国哲学史》(四卷本,1963年12月第一版,1979年3月第二版)。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