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干弱枝 编辑
强干弱枝,汉语成语,拼音是qiáng gàn ruò zhī,意思是 加强树干,削弱枝叶;比喻削减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 出自《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
中文名:强干弱枝
近义词:强枝弱干
出处:《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
注音:ㄑㄧㄤˊ ㄍㄢˋ ㄖㄨㄛˋ ㄓㄧ
拼音:qiáng gàn ruò zhī
示例
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帮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金鼓响振,布众奔沮。(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四回)
(一) 消除藩镇割据:为扭转地方拥兵自重、尾大不掉之势,太祖大力加强中央的权势,削弱地方的力量。如在州以上置路,各路均设「帅、漕、宪、仓」四官分掌地方之军民、财政、刑法、粮食,直接向中央负责。
(二) 防止兵变重演:五代十国时,武人专政篡弑、兵将哗变拥立之事迭生,后周太祖郭威如此,宋太祖本人亦藉「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而得国。为防止此类事件重演,遂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提倡文人典军,严禁武人干政。他又借杯酒言欢之机,晓喻诸将告老辞职,史称「杯酒释兵权」。
(三) 增加中央收入:唐朝中叶以后,地方擅行收税自肥,造成中央国库空虚。为改变这种反常状态,太祖便将财权统制于中央,在全国十五路设转运使,直接向中央负责。
(四) 维持王朝久安:太祖的「强干」不仅在加强中央政权,尤其在加强皇权,其总目的是使赵氏天下长治久安、宋朝国祚连绵不绝。为此,他大力削弱宰相(中书令)实权,在其下添设副宰相(参知政事),以分其权。另又以枢密使分取中书令的军政权,以三司使分取中书令的财政权。
赵匡胤的「强干弱枝」、「重文轻武」政策,虽然成功地削弱了地方权力,使宋朝国祚延长,但却造成两宋的积贫积弱,使财政拮据、地方凋敝、外患深重。终两宋之世,这种局面一直没有大改变。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