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汉铜奔马 编辑
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马超龙雀等,为东汉青铜器,国宝级文物,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为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铜奔马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显示了一种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是中华民族伟大气质的象征。
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超掠飞鸟的瞬间,飞鸟回首惊顾,更增强奔马急速向前的动势,全身的着力点集注于超越飞鸟的一足之上,准确地掌握了力学的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
1983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6年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鉴定为国宝级文物;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2021年12月之后,根据国家珍贵文物保护相关规定,铜奔马真品将于每年5月1日至10月15日代替复制品,在甘肃省博物馆丝绸之路文明展厅展出,其余时间在库房维护保养。
中文名:铜奔马
馆藏地点:甘肃省博物馆
出土时间:1969年10月
所属年代:东汉
类别:青铜器
别名:马踏飞燕
出土地点: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
级别:国宝级文物
1969年9月10日
文物出土
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
1969年12月
文物馆藏
甘肃省博物馆收藏。
1972年
尼克松访华观看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观看了铜奔马。
1973年
出国展览
铜奔马在英国展览。
展开全部
1969年12月,甘肃省有关部门决定,将雷台汉墓出土的文物全部上调甘肃省博物馆保存。
1971年9月19日,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偕夫人于立群陪同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宾努首相带领的政府代表团访问中国西北地区时,专门参观了甘肃省博物馆,仔细查看了雷台汉墓出土的这批青铜俑,当他看到铜奔马后,发出了“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就是拿到世界上去,都是一流的艺术珍品”的感慨。郭沫若到回北京后立即向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详细介绍了这批青铜俑,尤其是铜奔马的情况,并当场商定马上将这批文物调京,充实北京故宫正在举办的“全国出土文物展”。铜奔马在北京展览后,立刻震动了史学界和考古界,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专家学者纷纷在有影响的报刊上发表评赏文章,说铜奔马是“无价之宝”。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观看了铜奔马。
1973—1974年,铜奔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的重要展品,先后在法国、日本、英国、罗马尼亚、奥地利、南斯拉夫、瑞典、墨西哥、加拿大、荷兰、美国、比利时等国展出。在英国展览期间,《泰晤士报》及《星期日泰晤士报》赞助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纪念章(铜质和银质),正面图案为铜奔马并环铸“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和“中英友好”字样;背面图案为伦敦皇家学会外景及“CHINESE EXHIBITION 1973—1974”字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大英博物馆观看铜奔马时,称其为“一颗耀眼的明星”。
1978年,铜奔马在中国香港展出。中国香港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金质纪念章,正面图案为铜奔马,下方有“香港·1978·HK”字样及中英对照展览全称;背面图案环铸一组敦煌飞天造型。
1983年,铜奔马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1986年,铜奔马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2002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将一尊原大的24K镀金青铜复制品铜奔马作为国礼,赠送给来访的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 同年,铜奔马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超掠飞鸟的瞬间,飞鸟回首惊顾,更增强奔马急速向前的动势,全身的着力点集注于超越飞鸟的一足之上,准确地掌握了力学的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
力学原理
铜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超掠飞鸟的瞬间,飞鸟回首惊顾,既增强了奔马急速向前的动势,又巧妙地利用飞鸟的躯体以及展开的双翅,扩大了着地面积,稳定了重心,其造型完全符合现代力学的平衡原理。
铸造工艺
铜奔马铸造工艺为分范合铸,即分别铸造马身、马尾、马腿、蹄下飞鸟等部件,再合铸完成整体造型。同时在马腿内夹入铁芯,以增强马腿的支撑力和强度。至今铜奔马右前蹄底可见残留的锈蚀铁芯,马臀上一左一右还有两块锈蚀铁质垫片。
彩绘装饰
历经两千年的时光,铜奔马色彩随着青铜表面的锈蚀而逐渐脱落,化身为一匹“绿马”,但这并不是铜奔马的原貌。甘肃省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铜奔马出土时,考古人员就发现它的头部和背部残留有明显的彩绘痕迹。”
《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清理简报》介绍道,“从各部残痕可以看出马身上都用朱、白、黑等色加以涂绘,如口腔、鼻孔涂朱,牙涂白,眼内周角涂朱,眼珠涂白,黑墨点睛,并用墨线勾勒唇、须、鼻、目、眉、鬃等处,然后视部位施彩以增强神态之生动效果,在马腹鞍边亦残存有朱、白彩绘痕。”
铜奔马用鸟形底座,在艺术上也是一种创造。制作者在固定奔马的同时,将底座的实用功能与艺术创造结合起来,这一大胆而又巧妙的做法,增添了作品的艺术效果。制作者匠心独运,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把奔马和飞鸟绝妙地结合在一起,大胆地让马的右后蹄踏在一只凌空飞翔的鸟身上。衬托出马的迅疾,使一匹静止的铜马活灵活现地呈现于世人面前。
铜奔马是东汉青铜艺术的精品之作。东汉铜奔马的造型方式,沿用了当时通行的奔马的形象,并且创造性地加上了飞鸟,既起到了实际中的固定作用,又增加了马飞奔的气势。整体上看,它是汉代人勇武豪迈的气概、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的表现,反映了汉王朝的强大与富足。
1号墓为夫妻合葬墓,规格较高。其墓门向东,由长斜坡墓道、甬道、前室(附左、右耳室)、中室(附右耳室)、后室组成。墓门上方有砖雕门阙一座,墓室总长19.34米,条砖砌筑,覆斗顶,藻井方砖绘大型莲花图案。出土有金、银、铜、铁、玉、骨、漆、石、陶等珍贵文物230多件,古钱币3万余枚。其中铜器127件(部分有铭文),铸造最为精致的是铜车马仪仗队,而工艺水平最高的是一匹铜奔马。
2号墓形制与1号墓相似,只是规模不及,且无耳室。
雷台汉墓
雷台汉墓
汉代社会盛行车马冥器随葬,视马为财富的象征。汉代的“车马出行仪仗队”和“出行图”在墓葬壁画和画像石、画像砖上是常见题材。铜奔马别具一格,与其他车马相互衬托,体现了墓葬随葬冥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汉代通西域,设河西四郡,马发挥了独特作用。根据河西走廊汉简的记载,马被广泛地用于交通驿站、长城防御、军事行动等方面。汉武帝曾三次派人到西域求乌孙马。马在汉代可谓战功赫赫,功绩卓著。
本身价值
1983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1986年,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衍生价值
1973年,铜奔马在英国展览期间,《泰晤士报》及《星期日泰晤士报》赞助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纪念章(铜质和银质),正面图案为铜奔马并环铸“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和“中英友好”字样;背面图案为伦敦皇家学会外景及“CHINESE EXHIBITION 1973—1974”字样。
1978年,铜奔马在在中国香港展览期间,中国香港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金质纪念章,正面图案为铜奔马,下方有“香港·1978·HK”字样及中英对照展览全称;背面图案环铸一组敦煌飞天造型。
1973年至2014年,中国国内外先后发行了九种以铜奔马为主题或主体图案的邮资票品,包括普通邮票、纪念邮票、小型张、小本票、明信片等邮品类型。
2002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将一尊原大的24K镀金青铜复制品铜奔马作为国礼,赠送给来访的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
2018年,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国家旅游局完成了历史使命。经文化和旅游部同意,于当年12月将原国家旅游局办公大楼上悬挂的三面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徽标和国家旅游局徽标移交甘肃省武威市,永久安置在铜奔马出土地——武威雷台。
1973—1974年,铜奔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的重要展品,先后在法国、日本、英国、罗马尼亚、奥地利、南斯拉夫、瑞典、墨西哥、加拿大、荷兰、美国、比利时等国展出。该展览在各国巡展期间,观众逾500万人次,特别是在伦敦展出的近四个月中,观众达77万人次,创下当时伦敦艺术展览参观量新纪录。
1978年,铜奔马在中国香港展出。
2021年,新华社记者从甘肃省博物馆获悉,铜奔马真品将于每年5月1日至10月15日代替复制品,在甘肃省博物馆丝绸之路文明展厅展出,其余时间在甘肃省博物馆库房维护保养。
马的争议
中国旅游标志的文物原型是什么马,主要有四种说法。
一说是“天马”。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体型高大,腾空飞驰,与汉武帝时引进的“天马”很像。
二说是“神马”。神马又名“天驷”,指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第四位星,名“房”,亦称“马祖神”。
三说“紫燕骝”。骝指黑鬣、黑尾巴的紫红色骏马,骑行速度快,如飞燕般。汉文帝被称为“九逸”的良马,其中有一匹便是“紫燕骝”。
还有一说是“特勒骠”。特勒骠本是唐太宗所拥有的“六骏”之一,其奔跑时一侧前后腿同时凌空腾踔,名“对侧步”,为特种良马,非常稀少。
鸟的争议
铜奔马争议最多的是所踏的“鸟”。
第一种观点是郭沫若所称的燕子。第二种观点是“龙雀”。东汉张衡《东京赋》中有“龙雀蟠蜿,天马半汉”之语,龙雀乃秦汉神话传说的风神“飞廉”,能把风神踏在蹄下。第三种观点是“燕隼”。燕隼体型大小如鸽,形似雨燕,飞行迅速。
这些不同说法的分歧点在于马足所踏之鸟的种类。铜奔马,定名平实,不会有任何失误,避开了对于鸟形底座本身属性的认定。
朝代及主人的争议
甘肃省博物馆在考古报告中认为,此墓年代是东汉晚期,在“东汉灵帝中平三年至献帝期间(186年~219年)”,故称“雷台汉墓”,其依据是所出土的“五铢钱”和文物上“守左骑千人张掖长张君”等铭文,遂断定铜奔马是东汉文物;但学者共提出东汉、汉魏、西晋、晋末、前凉等五种说法。
甘肃省博物馆在考古报告中认为,铜奔马的主人是“张某将军”,但有学者认为应为曾任武威郡左骑千人官的东汉人“张君”。另外还有“张江”、“张绣”、“张轨”、“张骏”等说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