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国 编辑
春秋时期嬴姓诸侯国 ,黄姓发源地。周时存留的黄国位于河南东南部、湖北东北部一带。黄国故城位于河南省潢川县城西北6公里隆古乡境内,遗址保存完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黄国
外文名:Huang State
官方语言:上古汉语
主要民族:华夏、淮夷
灭亡时间:公元前648年
国姓:嬴姓黄氏
黄国,史实见于《左传》,始于鲁桓公八年(公元前704年)。这时楚国方兴,在楚地约会诸侯,黄、随二国都没参加, 结果,汉阳的随国受到讨伐,淮水的黄国由于相距较远,躲过一劫,但也遭到楚国的斥责。鲁庄公十九年(公元前675年),楚文王首次伐黄。 公元前675年,楚文王"伐黄,败黄师于踖陵,遂还" 。可能是感动黄国的抵抗精神和强大武力,楚军并没有一鼓作气灭亡黄国,在惨胜之后匆匆回国。而面对势力已扩张到淮河中上游的楚国,黄国采取了依靠强齐抵御强楚的策略。鲁僖公二年(公元前658年),黄国参加了在宋地举行的谋划伐楚的齐国、宋国、江国、黄国等四国会盟。 第二年,四国又在山东阳谷盟会。 前655年秋天,黄、江二国伐陈。 随着齐国霸主地位的形成,淮域诸国纷纷叛楚附齐。极力北上争霸的楚国当然不甘示弱,前655年就将黄国的姻亲小国弦国灭掉,弦国国君逃到了黄国。 6年后,即前649年冬,楚国借口"黄人不归楚贡",出师由伐黄。 半年后,即前648年夏,黄国终于被楚成王带兵灭国了。
黄国据《史记》与《黄国故城志》所载黄国建国创始人为嬴姓伯益长子大廉字太康,建立于公元前2148年春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故城隆古乡。黄夷南下中原,东夷少昊的后裔--黄夷的后代嬴姓伯益长子大廉建立了黄国。黄国为嬴姓黄氏。但卜辞中有"伐于黄尹二羌"的记载,是黄夷(尹)最早的记载。从黄姓最原始的族源少昊氏的黄夷来说,黄氏无疑起源于少昊嬴姓。原始社会晚期至夏朝商朝和西周时期称黄夷,东周列国时期称黄国。周襄王四年癸酉(公元前648年)约传衍五十代黄国裔孙,春秋末年被楚国吞并,地名依然称黄邑。国君嬴姓黄氏。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称光州。
黄国的后代黄歇后仕于楚,被封为春申君,地位仅次于楚考烈王,是战国四公子之一。楚考烈王没有儿子,黄歇为这件事发愁,就寻找宜于生育儿子的妇女进献给楚王,虽然进献了不少,却始终没生儿子。后来赵国李园把他的妹妹献给黄歇,并立即得到黄歇的宠幸,并有孕。后来黄歇将李园的妹妹进献给楚王。楚王把李园的妹妹召进宫来很是宠幸她,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楚幽王,另一个楚哀王,把李园妹妹封为王后。楚考烈王去世,李园抢先入宫,并在棘门埋伏下刺客。春申君进入棘门,李园豢养的刺客从两侧夹住刺杀了黄歇,斩下他的头,扔到棘门外边。同时就派官吏把春申君家满门抄斩。而李园的妹妹原先受春申君宠幸怀了孕又入宫得宠于楚考烈王后所生的长子便立为楚王,这就是楚幽王。
古黄国处于江淮之间,守东方诸国西入淮河上游的门户,当南楚北进中原之要冲,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鲁僖公十二年(前648)黄为楚所灭。黄国属东夷之国,处于楚与中原之间,在其发展过程中,有机地融合了中原文化、东夷文化、江淮文化与楚文化。
黄国先民即夏商时期的黄夷。因黄国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被楚所亡是在情理之中。黄国文化在保留东夷本土文化因子的基础上,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并在器物制造技术、纺织技术、雕刻与绘画技术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有些甚至超过当时的中原文化水准。其墓葬制度、生活习俗等方面自成一格,并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既是一个文化的传播区域,又是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汇与融合区域。
据历史资料记载,颛顼帝的都城在今河南省濮阳一带。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后期阶段,社会总人口少,社会生产力低下,人民所缴的赋税和贡品不足于统治者的特殊生活费用。帝王的子孙人数太多,必须分封一大批王子王孙到全国各地为小王侯,食邑当地,由当地人民的赋税和贡品,供给王子王孙的特权阶层的生活。黄氏宗族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来到黄国当统治者,过着统治者的贵族生活。夏、商、周历代王朝,遵循先祖帝王分封制度,承认黄国的王侯地位,世袭相传至公元前648年被楚国所灭之后,黄氏宗族结束了统治者的地位,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共谋生存,共谋发展。
河南省 潢川县 黄国故城 卫星图
黄国故城位于今潢川(光州)西北6公里处的隆古乡,遗址保存完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椐考古专家考证,黄国故城最迟在西周时期已经形成规模。城址呈长方形,周长6720米,总面积为2.8平方公里,城墙残高5米-7米,时代为西周到春秋时期。现存城墙系用黄土夯筑而成,城墙高处为7—8米,低处为4—5米,基宽59米,上宽10—25米,如今尚存三处城门豁口,其墙之厚、路之阔、基之固,均可见当年之巍峨。如今在故城遗址内,仍遍布着陶片、瓦当和多处青铜器作坊遗址,从这里曾铸造出许多精美作品,仅在今潢川、光山等当年黄国疆域内出土的黄国青铜器就有800余件,其中有铭文的为38件,现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黄太子伯克盘、黄父盘、黄君簋、叔单鼎4件青铜器,均出土于潢川,被郭沫若收录入其所著的《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中。1978年,考古工作者又在今潢川李老店磨盘山收集到一批青铜器,其中的铜镭肩部有“黄孙须子亚伯”铭文。铭文中所提“黄孙”就是黄国贵族;“须子”即须颈子,是亚伯臣的称号,由此又证明黄国在今潢川。
潢川黄国故城
在黄国故城西南约20公里的今光山县宝相寺一带,发现黄国贵族墓地。1983年发掘出黄君孟夫妇墓,1988年发掘出黄季佗父墓。在黄国疆域内的罗山、光山、潢川等地都出土不少珍贵的黄国文物,时代多为春秋早期。现尚存三处城门豁口,是江淮西部地区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城遗址。由于它在公元前648年被楚国所灭,迄今经过2650多年的改朝换代和灾荒战乱,时过境迁,古城荒废倒塌,黄国都城已经荡然无存,已经掩埋在一片田野百植之中。
在黄国都城故址的一个小山岗上有一个小水池,池边竖着一块石碑,石碑上边刻着“历史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黄国宫殿天池,潢川人民政府立”。在黄国都城的西面,有战国四君子春申君黄歇的坟墓,是公元1996年潢川县黄氏宗亲会重修的,其余的古迹荡然无存。解放后发掘黄国都城时的700多件青铜器的历史文物,被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
嬴姓远祖当为东方部族的少昊氏后裔,至舜、禹之时,其近祖伯益(伯翳)与偃姓的皋陶同时受封于山东和淮河中下游地区,为嬴姓,秦、徐、郯、莒、黄、江等方国同祖同宗。嬴姓部族与东方其他部族被夏人、商人和周人视为东夷,黄国原为夏商时期活动于淮河流域的黄夷,在夏商的军事压力之下西迁安徽与河南交界处,这便是周代时黄国的前身。
黄国到周襄王四年(公元前648年)被楚国吞并以后,后裔以黄为姓,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融合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之中,走上新的生活旅程。
黄氏宗庙
追根溯源,自有黄国,方形成“以国为氏”的黄姓。唐代林宝的《元和姓篡》云:“黄,伯益之后,受封于黄,为楚所灭,以国为氏。”宋郑樵所著《通志·氏族略》载:“黄氏嬴姓,伯益之后,受封于黄,今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有黄国故城,在楚与国也,僖公十二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北宋江夏黄氏族谱序中亦称:“考我黄氏,始于神农、黄帝、少昊,颛顼高阳氏的孙女为伯益的祖母,伯益长子,食邑于黄,遂因地而赐姓焉,黄地在光州十二里,有黄城。”北京、湖南、山西等地出版的姓氏专著以及出自广东、福建、河南等地的黄氏族谱,均有类似的记载。大量史实证明,黄姓源于黄国,根在光州。黄氏家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历经沧桑,几度兴衰,不断繁衍壮大,逐渐形成黄氏望族。公元前648年,黄国为楚灭后,国亡家破的黄国臣民,纷纷离乡背井,但他们不论走到哪里都仍是以国为姓,其中大部分流散到当时的楚国腹地,于是就有了因黄氏迁居而得名的黄冈、黄陂、黄安、黄石、黄梅等地。还有一部分被“浮诸江南,以实海滨”于是就形成了南方诸多黄氏家族和黄洞蛮壮族的黄姓。
楚灭黄三百年后,在黄国故址出现了一位伟大的黄姓人物,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春申君黄歇。宋代邓世明所著《古今姓氏书辩证》中载:“黄为楚灭后,其族仕楚,春申君即其后。”这位留居黄国故址遗民的后代,为复兴黄氏家族,委身仕楚,为相二十五载,政绩卓著,赐以淮北十二县,成为战国著名四君子之一,从而给黄氏家族带来了第一次中兴。公元前238年,春申君黄歇在宫廷内讧中遇害,其子孙受株连而被迫流散各地,致使黄氏家族再度中衰。但黄氏家族并没未因此而沉沦,他们分别与原来流散各地的黄氏族人汇合,顽强奋进,不仅渡过了危难,且先后在许多地方形成了望族。
黄氏宗庙
据有关史料和姓氏通书证实,黄歇长子黄尚一支,形成了后来的淮阳黄氏和江夏黄氏;次子黄俊一支,形成了后来中原阳夏黄氏;五子黄堂一支,形成了后来的东吴黄氏。继之而起的金华、邵武黄氏望族,皆是江夏黄氏繁衍的分支,在海外的黄氏族人,大多是从上述各地先后南迁的。纵观黄姓的播迁过程,其发展脉络清晰可见,即由黄国——黄歇,发展至淮阳、江夏黄氏,进而播衍出金华、邵武等黄氏望族等分支旁系,然后播迁出海外异域黄姓,他们源出一脉,同根同祖。历朝累代,黄姓人才辈出,各领风骚,对中原文化向南传播及一系列的社会变革,都起过重要作用。继黄歇之后,西汉著名丞相黄霸被誉称为当朝第一循吏;东汉黄香以孝道楷模而流芳千古;后唐黄峭山教子有方且颇具开拓精神,带来了邵武黄族的繁荣;北宋的大书法家、大诗人黄庭坚,元代的女纺织家黄道婆,近代的民国第二开国元勋黄兴等等,其名臣名人之多,枚不胜举。如今,黄姓儿女更是遍布海内外,其中许多佼佼者活跃于国际国内的社会舞台,分别在政界、侨界、商界、文化界、外交界、金融界崭露头角,他们的事业举世瞩目,他们的名字四海传扬,充分显示了黄氏家族的兴旺发达和勃勃生机。
黄国出土文物
世界黄氏宗亲总会第十届第二次恳亲大会在武汉市江夏区隆重举行,来自美国、新加坡、泰国、韩国、马来西亚等11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福建、广东、河南、上海等20多个省的1800余黄姓后裔来江夏寻根问祖、投资兴业。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是中国大姓“黄”姓的始祖。江夏,是海内外黄姓华人公认的总郡望和发祥地,故有“天下黄姓出江夏,万派朝宗江夏黄”之说。数千年来,黄氏子孙以“忠、孝、义、和”为理念,自强不息、开拓进取,为宗族的兴旺、国家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
海外华人华侨中的黄姓族人兴起了一股来江夏寻根谒祖的热潮。武汉市江夏区政府以及江夏黄氏研究会顺势而为,采取系列措施擦亮“江夏黄”历史文化品牌:重建黄氏大宗祠和春申君黄歇古墓;申报“天下黄姓江夏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投资拍摄电影《春申君》等。此次大会的主要活动有:举办“天下黄姓江夏祭”祭祀活动;拜谒黄姓上始祖黄歇;召开世黄总会十届二次恳亲大会;召开首届“江夏黄”经济论坛暨项目推介会;举办《江夏崛起》大型文艺晚会;举办首届“江夏黄”文化论坛书画笔会等。活动中,江夏区重点向海内外黄姓企业家推介了中山舰旅游综合开发等16个项目。
世界黄氏宗亲总会成立于1980年,成立以来,每年分别在美国、台湾、菲律宾等地举办恳亲大会,每届三次,这是“世黄大会”30年来首次在中国内地举行。
黄子国列位君主
谥号 | 姓名 | 备注 |
- | 大廉 | 前2148年建国。嬴姓伯益长子,字太康 |
中间约19代世系无从考证。被周封为子爵,周前称黄邑,列国时称黄国 | ||
熙侯 | 黄石 | 在位时间无从考证 |
前惠侯 | 黄宜(庄) | - |
文侯 | 黄孟(泰) | |
昭侯 | 黄显 | |
后惠侯 | 黄宽(庄) | |
景侯 | 黄亮(春) | |
成侯 | 黄安民(达) | |
武侯 | 黄前(简) | |
穆侯 | 黄企生(远) | |
括号中为周天子所赐名。此后约20代世系无从考证。前648年黄被楚灭。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